重溫歷史

重溫歷史

作者:王正杰

今天距高考還有81天,它是2020年的高考學子艱苦奮戰的日子。但是,我的高考已經過去快一年了,在這些日子裡,知識體系的崩潰、知識點的遺忘是非常嚴重的。特此翻閱高中歷史課本重溫一下相關知識,同時又能回味郭老師講課的情景,豈不美哉。

下面就來重溫、再學習一下我國封建社會的一些有名制度:

一. 秦朝推行郡縣制

李斯認為周朝的分封制已經證明是一個政治災難,周王室的親戚一旦取得土地,立刻互相疏遠和進行戰爭。他力排眾議,建議實行郡縣制,並得到了秦始皇的採納。在郡縣制底下,共設三十六郡,每郡有守、尉和監各一。郡下轄縣,郡守和縣令,由皇帝直接任命。至漢代仍承襲這個制度,形成州郡縣三級行政管理,自此成為日後各朝地方政制的基礎,直到唐朝,才被道路制所取代。

二. 兩漢推行“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董仲舒看到漢朝建立以來幾次王國謀反的事件,認為應當宣傳大一統的思想,以便鞏固皇帝的地位。他根據自己的理解和當時政治上的需要,改造了由孔子創立經孟子發展的儒家學說,並且把各家學說和陰陽五行等迷信思想融合在一起,使儒家學說變成了一種為封建政治服務的、帶有宗教色彩的理論。向漢武帝提出了“天人三策”、“三綱五常”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方針,對於加強統一管理是有積極作用的,但它把戰國以來諸子百家自由宣傳學術思想的權利剝奪了,起到了禁錮人們思想的作用。

三. 魏晉南北朝推行門閥制度

門閥制度是世家豪族政治、經濟勢力高度發展的產物。它胚胎於東漢,確立於魏晉,而到南北朝時臻於極盛。選用官吏專看家世出身,說白了就是血緣關係。陳腐僵化的門閥制度,是封建等級的一種特殊形式。它既反映了世族權勢的惡性膨脹,又標誌著門閥貴族已經完全失去活力,正在走向最後的衰朽沒落。

四. 隋朝推行科舉制

隋煬帝時,設立進士科,用考試方法來選取進士。開科取士把讀書、應考和做官三件事緊密聯繫起來,科舉成了封建知識分子進入官場的階梯和取得高管厚祿的門路,受到封建知識分子的熱烈擁護。自隋朝創行開科取士,唐朝加以完善後,科舉考試成為我國封建時代的教育考試製度。

五. 唐朝推行均田制

唐朝仍然實行均田制,是北魏以來均田制的延續。武德七年,朝廷首次頒行均田及賦稅制度,其內容是:“凡天下丁男給田一傾,篤疾廢疾給四十畝,寡妻妾三十畝。”均田制的實施,把自耕農束縛在土地上,使朝廷有了較為穩定的財政收入和力役、兵役來源。

六. 清前期推行“攤丁入畝”

明朝末年,由於嚴重的土地佔有不均和繁重的賦稅負擔,引起了農民大起義。改革賦役分配製勢在必行。1723年,雍正帝向全國正式頒佈詔令,實行攤丁入畝。具體做法就是把一縣的丁役銀錢總額,分別攤入到該縣的每畝土地中去,不再徵人頭稅。此制度的實行,廢止了幾千年以來壓在人民頭上的丁役,對於促進生產力發展起到了一定積極作用。

今天重溫了一下部分朝代的制度,歷史是不可能重複的,但歷史又是一面鏡子,也是現實的根源。每一個朝代現有的更替都來自昨天,人同樣是如此,只有不斷總結,才能夠展望未來。


作者簡介:

王正杰,20歲,在校大學生,河南林州人。中國紅十字會會員、河南省青少年作家協會會員。

重溫歷史/王正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