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疫復工兩手抓 淬鍊基層黨組織

戰疫復工兩手抓 淬鍊基層黨組織

疫情期間,塘美村“兩委”幹部參與24小時輪班值守,做好湖北返穗人員登記排查工作。受訪者供圖


從廣州市區驅車,經廣園快速路,不到40分鐘就來到增城區新塘鎮塘美村。這裡臨近濟廣高速、荔新大道,且廣園快速路穿村而過,交通網絡交匯,可快速通往廣州市中心區、東莞市和深圳市。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平日熙攘的人流往來將這裡變成了一個大考場。去年經過自查評估,已經符合軟弱渙散“摘帽”條件的塘美村,將此次抗疫作為檢驗整頓成效的“試金石”,依靠黨員和村民團結一心,在戰疫一線淬鍊基層黨組織的組織力。

疫情期間,塘美村黨委迅速成立防疫專項工作領導小組,制定防疫工作總體方案和應急預案,村內百餘名黨員逆行而上衝鋒在前。在防疫安全形勢下,村內80%以上企業已復工復產,村中重點項目徵拆工作也在有序推進中。


守基層

11個合作社百餘名黨員日夜輪值關卡

下車、測溫、登記,經過這幾道入村的程序後進入塘美村。從最早設置的13個監測關卡到如今的5個監測關卡,塘美村百餘名黨員始終堅守在崗位上,為往來村口的人們測量體溫,登記健康管理信息,將潛在的危險因素阻擋在村外。

塘美村位於新塘鎮工商業發展聚集區,毗鄰增城經濟技術開發區,且新塘民營工業園也坐落其中,所以該村是周邊廣大企業員工的首選居住地。村內呈企業多、出租屋多、來穗人員多的“三多”特點,同時該村緊鄰廣園東快速路、荔新公路、新新公路等主要幹道,新塘客運站位於其中,人員往來頻繁且密集,是新塘鎮乃至增城區防疫工作中的重點難點村。

從年三十那天起,60歲的塘美村書記劉蔭波就一直奔波在防疫一線,他是該村首批主動請纓守衛社區的黨員之一。

“在防疫前期,曾一天連續工作過16小時。”劉蔭波一天常常一走就是十幾戶,上午要對居家健康管理人員進行上門一對一服務,下午要為他們送菜、取快遞、詢問身體狀況,盡力滿足健康管理人員的生活需求;趕上發防疫物資時,還要挨家挨戶為村民發口罩,同時做好防疫宣傳,幫助大家提高警惕減少恐慌。

“在這次疫情防控工作中,塘美村黨員們的先鋒帶頭作用明顯,對村民起到了積極的帶動作用。”新塘鎮鎮派第一書記何向航透露,疫情開始後村內百餘名黨員衝鋒在前,迅速在村內11個合作社組建立11個工作組,通過網格化管理編織出全覆蓋、無死角的疫情防控安全網。同時,各工作組還積極協助鎮派“三人小組”工作,為其下沉基層提供指引。

“村民經受住了疫情的考驗,黨員更是在這次疫情中得到磨礪,湧現出很多舍小家為大家的感人事蹟,尤其是看到了很多年輕黨員積極的身影,他們已經在危機中脫穎而出,在疫情中淬鍊成長。”何向航說。

劉家林便是其中之一。“當時,村裡進行疫情防控調動工作,很多黨員都第一時間站了出來,他們給了我鼓舞和感動,更加堅定了我入黨的決心。”劉家林說,自己本是新塘鎮綜治辦的工作人員,守護基層是本職工作,在特殊時期就更應盡一份力量,便在疫情期間向組織交了入黨申請書。

疫情開始時,劉家林把家中與防控相關的物資都捐了出來——口罩、測溫計、雨傘、酒精以及掛黨旗的旗杆。前段時間湖北籍人員集中返穗,劉家林和同事們對回村的人們一一登記排查,使村中零輸入病例的良好形勢得以保持。近日,外防輸入任務同樣不能放鬆,劉家林又奔走在酒店、出租屋等基層防控的重點防線。

“疫情的每一個階段都牽動著大家的心,這不僅僅是一份工作的問題,更多還涉及到許多人的情緒,要真正帶著為大家服務的心去完成工作才行。”劉家林說。

民有所呼,黨有所應。塘美村百餘名黨員不負使命,在疫情“大考”中見證初心,充分發揮了村級黨組織作為幹群“連心橋”,村級管理“定盤星”的作用,守護了一方平安。截至4月20日,該村新冠肺炎病例情況始終保持零輸入、零擴散、零確診。

穩復工

調動村內富餘勞動力補足用工缺口

“復工復產的審批效率非常快。”位於塘美村的增城區重點項目永旺夢樂城·名古匯商業中心項目經理蔡成洲透露,項目一期工程於2月17日申請復工,19日得到批覆後,20日工地上就再度響起了機器的轟鳴聲,從遞交申請到恢復施工僅用了3天時間。

為儘快恢復正常社會經濟秩序,塘美村村幹部們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一手抓復工復產,努力變“兩難”為“兩全”,永旺夢樂城·名古匯商業中心便是首批覆工建設工程,該項目建成後將成為華南區域最大的永旺商場。與此同時,塘美村各企業均已積極響應復工復產號召,截至目前,村內80%以上企業已恢復生產。

復工復產後,疫情形勢仍然嚴峻,不少企業遇到了招工難問題。“一些村民無固定工作或暫時無法返回崗位,與其讓這部分人閒在家裡,不如將大家組織到新的崗位上,既解決了企業招工難問題,也能幫大家貼補家用。”何向航積極奔走,聯合村黨員們四處組織村內富餘勞動力,將用工難題化解成求職機遇。他介紹,搭建用工橋樑只是第一步,村民們對工廠和工程項目的工作不熟悉,還要負責聯繫企業為大家做培訓,以保證在崗工作質量。

“在村委會的幫助下,我們比以往還新增了200餘名工人,實現了120%的復工。”蔡成洲對前來應援的村民心懷感激,他表示,僱用來自塘美村的村民不但能節省員工住宿成本,還因人員結構穩定達到了項目運營高效的目的。目前,該項目一季度已順利完成既定目標,預計建成後將帶來稅收、就業、集體租金等拉動經濟的利好因素。

疫情之下,不少企業按下了“暫停鍵”,然而,何向航參與的重點項目依舊馬不停蹄地推進著。“企業基本停工了,項目徵拆工作沒有喊停,預計完成的時間點也沒有絲毫延遲。”何向航嘆了口氣說:“勸村民們參與舊改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所幸絕大部分村民都簽字了,我們給自己定下的目標比上級指派的更嚴格。”何向航表示,舊村改造工作最關鍵的就是要轉變村民的傳統思想,讓大家對這裡的未來規劃和發展前景有信心。

疫情擋不住人們追求美好生活的腳步,無論復工復產還是舊村改造,塘美村正通過挨家挨戶地溝通和解釋,慢慢將夢想變為現實。眼下,何向航仍在為國家重點項目徵拆和區重點項目徵地工作忙碌著,對他來說感到壓力是常有的事情,“黨員最怕的就是不作為,壓力恰恰是責任心的體現。”他說。


來源 | 南方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