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個月自媒體,心累了,辛苦了那麼久卻沒有推薦量,該怎麼辦,你也有同感嗎?

阿東放映廳


我做自媒體有三年多了,不過我以前是寫圖文的,最近才開始發一發視頻。不過我覺得不管是圖文,還是視頻,對於您這類問題是很多人都有碰到的。

我今天分享一下這三年多的一些感受吧!希望對您有所幫助!

首先不管是文章還是視頻,都要純原創,這樣平臺更認可,所以大家在做自媒體之前,要想好自己喜歡做什麼,在哪方面更擅長,這樣選擇好了領域才能持續輸出好的內容。

其次,做自媒體不能真的自己埋頭苦做,要多去平臺推薦區看看你同領域的作品,尤其對於評論多的視頻,你說人家有300多萬播放的視頻聲音有問題,那你有沒有注意看他的標題?下面的評論?有沒有總結出這個視頻成功的原因呢?我們發出去的東西,最好能抓住一些大家感興趣的關鍵詞,這也是系統推薦高的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還有一定要持續輸出優質原創內容,如果發一篇停一週,這樣視頻池裡沒有你多少內容,肯定推薦播放量都很難起來。

此外,每個平臺都會經常有公開課,建議您有選擇性的進行學習,尤其在您的賬號後臺可能會收到一些邀請,多參加,首先聽課有助於您瞭解平臺的一些發文規則和推薦機制,認真完成作業參與打卡還有可能獲得平臺獎勵,對於提升賬號的優質度是好處多多。

最後不要踩雷!不要踩雷!不要踩雷!現在對於一些不推薦的文章和視頻,系統在作品下方會有提示,記得以後要避開,一而再再而三地觸碰,也許賬號就會被“記過”了,大家都應該懂後果。

好了,祝願大家繼續堅持,天天出爆款!



豔子健康新生活


實在不能,去別的網吧!


於澤洋8


幹了一個月,還沒有推薦量,是該好好梳理一下了,看看原因究竟出在哪個環節。(以下以寫文章為例說說我的看法)

先說說“推薦量”

有“推薦量”就是平臺對你創作的認可。獲得“推薦量”是你的作品走向受眾的第一步,如果沒有推薦量,你的作品就只能是“藏在深宮人不知”,就像傳統紙媒一樣,沒有過編審關,你的作品就不可能發表到報紙上、雜誌上了。

如何提高推薦量

首先對內容的基礎性要求

你說一個月沒有推薦量,我懷疑你的文章,是不是連基本的字句表達、文章邏輯本身就很混亂,甚至無法讓人閱讀理解。如果是這樣那你就要腦補“寫作”、修煉基本功了。

其次是選題

1、必須是粉絲、網友需要的內容,所謂“內容為王”就是說你創作的內容必須是有用的。比如:給人生帶來有益的啟迪、或者解決了某種困惑、或者分享權威的知識等。

2、必須是健康向上,正能量。這個就要求創作者本人必須“三觀”正,也就是說你發佈作品是讓人進步向上的、是增添活力的,而不是讓人洩氣、頹廢的。

3、最好能融合當下熱點,選擇能引發爭議的話題。

再一個,就是“權重問題”,要多看看自己的“信用分”

堅持不跨領域:你必須嚴格在所認證的領域進行創作深耕,不能一會兒談藝術,一會兒談育兒,一會兒又談歷史,這樣平臺是沒法幫你推薦到相應的領域,即使推薦了,也不能獲得精準粉絲及網友的閱讀量,從長遠角度來說是不利於你個人品牌打造的。

不跑題:自媒體不是專業論文,你只要抓住一個小點,集中火力把這一個點講深講透就行了,字數建議控制在300到1000。

不觸碰平臺紅線:平臺有很多規則,比如:不能盜用別人的文章、不能洗稿、不能有廣告,倡導原創等,你要花時間好好研究一下。

另外,你也可以嘗試多請別人在文章底部互動交流,你自己也可以參與到互動中去,互動情況是今日頭條文章推薦機制中很重要的一個標準,一個一般般的文章底部爭議不斷,結果推薦展現也會多起來,因為本身有爭議的話題就是有看點的。

當然吸引眼球的圖片、標題等也會增加閱讀量,並反向刺激平臺增加推薦量,很值得你多多琢磨。還有,平臺在你剛入行的時候,支持力度還是蠻大的,但願你能儘快在這一“機遇期”找到問題的癥結,堅持創作並獲得更多的推薦量。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