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難民日常的《何以為家》,沉重道出父母與孩子生命關係本質

《何以為家》是一部真實故事改編的紀錄片

,講述的是黎巴嫩一個底層難民家庭中小男孩贊恩的真實故事。影片裡所有的孩子,都是生活在難民營裡的真實人物,他們本色的出演了自己的悲慘人生。本片2019年4月在中國內地上映,票房破3億,豆瓣評分高達9.1分。

這部電影以其真實、感人的紀錄和演員本色的出演,勇奪第71屆戛納影展評審團大獎,並提名了第91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電影版權在全球瘋賣。作為一部小眾影片,獲得了專業評審和觀眾的一致好評,實屬難能可貴。

這部出產於黎巴嫩的電影,主要聚焦敘利亞難民的日常。這也是一部讓我在觀影中不斷落淚,不斷思考的電影。影片一開始,就拋出了一個懸念:

在一個法庭上,一名叫贊恩的12歲男孩,以父母生下了他為由,向法庭起訴他的親身父母。

接下來整部電影按照這個主線娓娓道來。贊恩的父母沒有工作,沒有身份,以製作毒品為生。在生活極其貧困的情況下還不斷的生育,一共生了6名子女。贊恩是家裡的長子,他不僅不能上學,還要打長工去照顧弟弟妹妹。生活的苦難和無望讓他離家出走,在途中他偶遇同是沒有合法身份的拉希爾母子,體會了短暫的母愛。後來拉希爾被警察帶走後,贊恩帶著她的兒子尤納斯相互扶持的生活。

大多數在看完這部電影后,會譴責小男主贊恩的父母。然而,這場悲劇的背後,真的就只是因為父母的貧窮與無知嗎?我並不這樣認為。本文,我將從三個視角,來深度剖析小男主贊恩童年的喜怒哀樂,並從心理學角度思考這部電影的教育意義。

  • 少年犯與父母都是受害者
  • 贊恩的多重“父親”身份
  • 贊恩的第一次微笑


帶著以上的思考,讓我們共同走進這部電影的悲歡離合與人間慘劇。

聚焦難民日常的《何以為家》,沉重道出父母與孩子生命關係本質


01、無情的父母造就贊恩的人生悲劇,但加害者本人卻也始終被碾壓在殘酷的命運車輪下,背後的淵源讓人深受觸動

贊恩說:“我想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母親卻說:“我這一生都是奴隸,如果你是我,你根本就活不下去,你早就上吊自殺了。”

1)少年犯境遇:悲劇的根源來源於父母的不作為

影片中的贊恩是家中的長子,除了永無止盡的打工,還要照顧5個弟弟妹妹。每天他拖著比他體重還重的物品,去附近雜貨店送貨。當滿載書包和孩童的校車從他身邊經過時,當那些小孩的歡聲笑語和同情的眼光在他身上停留時,我從他的眼神裡看到的是麻木和隱忍。生活的絕望像病毒,在他的身體裡不斷的生長。

有一天,當他得知妹妹懷孕大出血,因為沒有身份,醫院不收治,活活在醫院門口流血而死的消息後。那一刻,他積蓄多年的憤怒終於爆發,他將刀捅向了妹妹的丈夫(雜貨店老闆)的腹部。而後,他被關進了少年監獄。在律師的支持下,他將父母告上了法庭。他說:

“我想起訴我的父母,因為他們生下了我。”

從孩子的角度來說,父母已經如此貧窮,卻還在不斷的生育,加速著一個個毫無意義生命的誕生,上演著一慕慕人間悲劇:

  • 你們這些無良知的父母,只知道生育,卻根本沒有資格當父母,你們為什麼要生下我。
  • 從我出生的那一刻起,沒有身份,不能上學,從來沒有享受過父母的寵愛。
  • 我們從出生到死亡,都沒有任何印跡,就好像沒有在這個世界上來過。
  • 我們的生活不如腳上的鞋,很糟糕,但不得不每天都穿著。

除了應對父母的毆打就是在無盡無望的生命漩渦中翻滾、煎熬,遍體鱗傷,你們為什麼要生下我?

聚焦難民日常的《何以為家》,沉重道出父母與孩子生命關係本質

2)母親的無奈:贊恩的父母看似無情,實則也有無奈的一面

贊恩的父母因為戰火,從敘利亞逃亡到黎巴嫩。他們沒有合法身份,只能帶著六個孩子靠製作毒品苟延殘喘的生活。他們依靠不停的生育來緩解著生活的壓力:

  • 如果生了男孩,可以打長工貼補家用,
  • 如果生了女孩,可以將其成年後賣掉換錢。

贊恩的父母被起訴後,母親對著律師說:

“我這一生都是奴隸,你有什麼權利批評我,你有我這種處境嗎?因為你活不下去,你連做惡夢都活不下去,換成你是我,你早就上吊自殺了。”


如果看到這裡,想像你是贊恩的父母,你真的能樂觀的活下去嗎?那你活下去的勇氣又是什麼呢?很多人都會譴責贊恩的父母,不負責,沒有擔當,不停生育,無知而自私。而

從另一個角度來講,他們也是悲劇的產物,他們也想像普通的人一樣活著,但始終逃不出難民命運的悲慘,他們也是這個慘烈世界裡的受害者。

聚焦難民日常的《何以為家》,沉重道出父母與孩子生命關係本質

3)我的思考:母愛缺失對人格的影響

記得電影中有個片段:贊恩無法忍受父母的暴行後,憤然離家出走。他來到了一個遊樂園,將旋轉木馬上女性半身雕像的外衣,費力拉下,露出胸部的鏡頭。

這個鏡頭反應了贊恩在內心深處對於母愛的缺失和不滿足。他渴望在童年能有母愛的滋養。他無意識的通過這個舉動喚醒著在心中沉睡已久的對母愛的嚮往,他渴望媽媽溫暖的擁抱,渴望在媽媽懷裡撒嬌。

高爾基曾經說過:

“母愛是世間最偉大的力量。沒有無私的、自我犧牲的母愛的幫助,孩子的心靈將是一片荒蕪。”

而那些缺乏母愛的孩子,長大後更容易沉迷毒品、暴力犯罪,同時可能面臨更多精神疾病或其它健康問題。

聚焦難民日常的《何以為家》,沉重道出父母與孩子生命關係本質

02、年齡稚嫩的贊恩卻承擔多重“父親”身份,過早成熟讓贊恩內心失去安全感,兩者極端反差引發戲外觀眾深思

異常成熟的贊恩,過早的接替了“父親”的角色。他是妹妹薩哈的“父親”,尤納斯的“父親”,也是自己親生母親的“父親”。

在這部電影裡,出現了一個巨大的反差。贊恩稚嫩的臉龐上並沒有孩童的天真爛漫,而是超出想象的成熟和冷靜。而贊恩的父母,卻喜怒無常、脾氣暴躁。孩子像“父母”,父母像“巨嬰”。

接下來,我將一一呈現這個影片中,身份轉換的經典鏡頭。

  • 薩哈的“父親”:贊恩照顧妹妹,長兄如父

當贊恩發現妹妹薩哈初潮來時,他反應極快的將妹妹帶到廁所,脫下自己的衣服遞給妹妹,並讓她墊在私處,幫她癮藏這件事情。並且叮囑她,千萬不要讓父母知道。因為,他深深的知道,如果父母知曉後,妹妹即將被強制性的賣給別人做老婆。

在贊恩的心中,他早就知道了自己和5個弟弟妹妹的命運:男孩的出生,就意味著打工、賺錢養家。而女孩的出生,就意味著成年後被賣掉換錢。沉著冷靜,成熟機智的他,作為家中的長子,在照顧弟弟妹妹的同時,他不斷的和父母對抗著。他哥哥身份的背後,隱藏著一個“父母”的角色,那就是保護著自己的妹妹不被親生父母拋棄。

  • 尤納斯的“父親”贊恩:照顧嬰兒尤納斯,與他相依為命

贊恩離家出走後偶遇同是難民的拉希爾,拉希爾也是黑戶,同時還帶著一個1歲的小男孩尤納斯。拉希爾收留了贊恩,他們一起生活著。白天拉希爾外出打黑工,贊恩就幫著她照顧1歲的孩子。後來拉希爾因為身份問題被警察帶走後,

贊恩與尤納斯相依為命,扮演著“父親”的角色。

贊恩用搶來的滑板車和一口破鍋做了一個小車,讓尤納斯坐在上面,他們一起尋找生計。他冒充敘利亞難民領救濟品、奶粉和尿片給尤納斯。他用止痛藥製成毒品飲料賣錢維持生計。他像一名“父親”一樣,對抗著接踵而來的災難。

聚焦難民日常的《何以為家》,沉重道出父母與孩子生命關係本質

  • 母親的“父親”贊恩

妹妹薩哈死後,贊恩因殺人入獄。母親去監獄探視贊恩,希望獲得他的原諒,她說:“真主拿回一樣東西,就會賜給你另一樣東西,我又懷孕了,如果她生下來是一個女孩,我就叫她薩哈。“告訴他,雖然妹妹死了,但她又懷孕的消息時。贊恩聽後異常激動說:“你們根本沒有能力養孩子,為什麼還要生?你肚子裡的孩子會像我一樣。”之後他決定起訴他的父母。

在母親的觀點裡,人命是可以用來換的,死一個就再生一個。沒有人告訴她該如何生活,因為她從小就是這樣長大的。她將這本能的耳濡目染一代代傳下去,她從不覺得生兒育女是件錯誤的事情。而兒子贊恩卻非常清醒地認識到,母親肚子裡的嬰兒出生後意味著什麼。他像一名“父親”痛斥著自己的母親。他憎恨這個不聽話的“女兒”,這個無力照顧孩子的“女兒”,卻要一次次的帶給孩子們生命。

他渴望生命被尊重,他不希望他這個還沒出生的弟弟或妹妹,再一次像他一樣無尊嚴的活著。

  • 我的思考:孩子過早成熟到底有什麼危害?

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說,通常這些過早成熟的孩子,他們並不是順應自然成長起來的。他們通常過早地接觸到社會的陰暗面,或尖銳的競爭與衝突。他們的幼小心理勢必不堪重負,但他們被迫承受著。

這就好比是被催熟的水果或是拔苗助長的水稻,表面上看起來成熟了,其實內心裡還是住著一個長不大的小孩。這些陰影很容易形成孩子膽小、自我封閉的性格。等他們成年後,也會在選擇伴侶、親密關係上會出現重大問題。

聚焦難民日常的《何以為家》,沉重道出父母與孩子生命關係本質

03、命運的坎坷磨滅了贊恩的心性,但在母愛面前贊恩放下心理防設,為全片陰鬱氛圍注入一絲溫情和美好

贊恩離家出走後,被同是難民的拉希爾收留。拉希爾對待自己兒子的態度和贊恩母親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贊恩從來沒有感受過母愛,從小他都是在惡言相加、拳打腳踢的環境里長大的,媽媽經常對他說的話就是,“滾蛋,你這個垃圾”。

可是拉希爾每天看到兒子都是面帶微笑的,她不停的親吻著兒子,那種發自內心的愛在這個破舊的小房間裡,顯得溫暖而幸福。一塊客人吃剩下的蛋糕,被拉希爾偷偷帶回家,插上蠟燭給兒子過第一次生日。在吃生日蛋糕的時候,我第一次在這部劇中,看到了贊恩的微笑。

聚焦難民日常的《何以為家》,沉重道出父母與孩子生命關係本質

在我看來,這個微笑讓他體會到,母愛溫暖的微笑;這個微笑讓他相信,世界上存在著母愛的美好;這個微笑,讓感同深受,在母親陪伴下生命的滋養。無論在什麼背影下成長起來的孩子,他們都渴望被父母寵愛,他們不想被迫長大,他們都憧憬美好的童年。

寫在最後:

在孩子的成長道路中,童年的點滴會影響他們的一生,希望我們能通過這部電影反思自己的親子教育。正如心理學家阿德勒說過:幸運的人,一生都被童年治癒,不幸的人,一生都在治癒童年。

共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