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為什麼成為不了村上春樹

你為什麼成為不了村上春樹

村上春樹說過一個小故事:

在他的《且聽風吟》剛剛獲獎時,

他有一個朋友在背後說說:

“寫成這樣就可以出書嗎?那我也可以啊。”

然而,很多年過去,那位朋友並沒有出書,

甚至一個字都沒有寫過。

村上春樹善解人意地說:

或許是因為他忙,或許是作為聰明人的他還有很多其他事情可以做。

但總之是沒寫過。

可以指點,但不要指指點點

你為什麼成為不了村上春樹

這樣的事情應該大多數人都經歷過或者看見過。

例如以下場景:

看到參加選秀節目的人,總有人會說,

她怎麼這麼胖還來比賽?

他唱得好難聽啊,我都替他不好意思。

她和周圍人也太格格不入了吧……

看到朋友圈裡別人的分享,也有人會說,

他寫的東西應該沒什麼人看吧。

她畫的畫不好看,還不如我呢。

他拍健身照肯定也只是做做樣子。

但那些總是說三道四喜歡否定他人的人,

其實根本沒什麼大不了的。

總在批評、總在瞎想,

但他們其實自己什麼也不做。

而且你我,就極有可能被包含在這個“他們”中。

我一個學妹很喜歡畫畫,並且正在學習板繪。

她經常會在社交媒體上分享自己的作品。

我以前覺得,她的作畫還不夠成熟,

人物形態也有些奇怪,

竟然這麼有勇氣發出來。

我自己也想過學畫畫,

但我總覺得自己沒準備好材料,

沒有買數位板,就先不學了。

看到學妹的分享,我總是在心中暗暗不以為然。

之後長時間沒再注意學妹的動態。

大概過了大半年,我忽然又刷到了學妹的畫。

和早期不同,她的畫風已逐漸穩定,

並且看得出作畫精細了許多,

有些插畫作品甚至被一些大V轉發了。

這時我才意識到,曾經還看得到學妹背影的我,

現如今已經被她遠遠地甩在身後。

只會在心裡不服氣卻又做不出成果的人,

真的太可笑了。


摒棄雜音,只為取悅自己

你為什麼成為不了村上春樹

我們前進的路上總是摻雜著許多不同的聲音,

有好的,也有壞的。

但惡評總是比讚美刺耳並且醒目。

我們很有可能因為少數的幾句數落而變得沮喪,

然後停下前進的步伐,

去思考自己為什麼不能取悅他們。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過:

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

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可我們是否意識到,

我們根本不可能讓每一個人都喜歡自己。

比起在意怎麼被討厭,

不如多花點時間,做好該做的事情。

我的一個室友Z,是個漂亮女孩,

眼睛大大的,笑起來很明媚。

她常在學校晚會上擔當主持人,

光鮮亮麗的舞臺是她展現自己的地方。

她自信,她微笑,她享受掌聲。

但其實最開始,Z也困惑過。

Z以前對自己特別不滿意的一點,是身材微胖。

原因是有一位節目策劃老師因為身材對她表示過不滿意。

於是Z為此沮喪了很久。

甚至有幾次晚會前的一個月,她都只吃沙拉,

就是為了讓自己瘦一些。

但這樣的後果就是自己因為節食,

整個人的精神狀態有些萎靡,

舞臺效果也說不上多好。

後來有一次,她實在忍受不了了,

照舊一日三餐豐富美味,並且全心準備臺詞。

那次節目現場我在觀眾席,

為她舞臺上的沉穩大氣所折服。

我問了我身邊原本不認識Z的朋友,

說這個主持人怎麼樣。

朋友不假思索,立即回答,

“很好啊,很漂亮,感覺很有親和力,哈哈。”

我又問,她看起來不胖吧?

朋友疑惑了一下,搖搖頭,說:

“我反倒覺得電視上一些人太瘦了。“

看,其實好多我們自以為的缺點,

別人也許根本注意不到。

哦,還有那位數落過Z的老師,

後來因為愛挑刺被學校調走了,

換了一個和藹可親的老師,大家都很喜歡她。

Z的經歷完全是一次蛻變。

從一開始的在意,到不自信,到委屈自己,

再後來忍受不住,這才放棄無謂的改變,

去做真正的自己。

我們在很多情況下,

要是早些認清不能取悅所有人的事實,

也許就能規避一些彎路。


你為什麼成為不了村上春樹

一個真正成熟的成年人,

不在意別人評價,也不隨意評價他人。

他們願意花精力取悅自己,按自己的節奏,

過好自己的人生。

村上春樹就是一個單純到近乎執著的人。

他簡樸而有規律的生活就是最好的寫照。

就好比他數十年如一日地慢跑(後來加上游泳)、稿子絕無遲交記錄。

甚至他自嘲從出生到現在從沒有過宿醉、便秘、頭痛和肩酸的記錄。

村上的所作所為皆是隻為取悅自己。

他將自己簡單樸素的日常活成了一種風格。

做的不多,只是一直在前進。

因此,他配得上任何榮譽。

我們作為初步寫作者,

自然是很難成為村上春樹的。

但我們可以學習他。

拋開別人混雜的看法,先問問自己,

究竟想成為什麼樣的人,想寫出什麼樣的作品,

然後日復一日寫下去就好。

畢竟,熱愛的事自然可以堅持。

你為什麼成為不了村上春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