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與《左傳》、《穀梁傳》、《公羊傳》的具體關係是什麼?

薛小汀


第一部分

  • 孔子作《春秋》,通過謹慎的用字在其中蘊涵有褒貶、善惡之意,所以《春秋》一書記事十分簡略。
  • 為了詳其事,明其義,後世學者對《春秋》進行了不少的引申和發揮。

  • 據《漢書·藝文志》記載,《春秋》成書後,對它進行解釋的有五種書:一曰《左氏傳》,二曰《公羊傳》,三曰《穀梁傳》,四曰《鄒氏傳》,五曰《夾氏傳》。

  • 除了《左氏傳》外,“《公羊》《穀梁》立於學官,鄒氏無師,夾氏未有書”(《漢書·藝文志》)。

  • 《鄒氏傳》無人傳授,《夾氏傳》僅是口頭傳授,並未著於書帛。後人將《公羊傳》《穀梁傳》與《左氏傳》合稱為“《春秋》三傳”。

第二部分

  • 《左氏傳》又稱《左氏春秋》,簡稱《左傳》。


  • 關於《左傳》一書作者的姓名、時代、籍貫、官職,學術界有不同說法。

  • 一般認為,《左傳》為左丘明所作,左丘明是春秋末年的魯國人,曾任魯國太史。

  • 《左傳》是我國古代第一部記事詳細、議論精闢的編年史。

  • 《嚴氏春秋》引《觀周篇》說:“孔子修《春秋》,與左丘明乘如周,觀書於周太史,歸而修《春秋》之經,丘明為之傳,共為表裡。”

  • 《嚴氏春秋》是漢宣帝時的博士嚴彭祖所作。其所引《觀周篇》乃是《孔子家語》中的一篇。

  • 據《漢書·藝文志》:“《孔子家語》二十七卷。”是書記載孔子的生平事蹟,約成書於春秋末戰國初,與《論語》一樣,是研究孔子的重要資料。因此,《嚴氏春秋》所引應當是可靠的。


  • 《史記·十二諸侯年表序》又說:“孔子明王道,幹七十餘君,莫能用。故西觀周室,論史記舊聞,興於魯而次《春秋》……七十子之徒口受其傳旨,為有所刺譏褒諱挹損之文辭不可以書見也。魯君子左丘明懼弟子人人異端,各安其意,失其真,故因孔子史記具論其語,成《左氏春秋》。”從中也可以看出左丘明是與孔子同時代的史官。

  • 鑑於《春秋》記事簡單,而孔子弟子又退而異言的情況,左丘明乃因《春秋》而作《左傳》。《左傳》中的許多“故曰”“故書”之類的詞語足證《左傳》乃是《春秋》之傳。

  • 《左傳》以魯國為內,以各諸侯為外;魯公不書諡,魯卿大夫不書“魯”;一般又稱魯為“我”,記魯事不書“魯”;稱王室和諸侯國人赴魯為“來”。


第三部分

  • 《左傳》所記的年代與《春秋》近似,但內容卻遠比《春秋》豐富。所記年代自隱公元年(前722)到魯哀公二十七年(前468),比《春秋》經文多出了13年。

  • 《左傳》記事也不像《春秋》那樣以魯為主,而是記載了當時幾個重要諸侯國家的歷史,舉凡當時政治、軍事、經濟等社會各方面的內容都有所涉及,並且徵引許多古代史事,保存了許多古代史料。

  • 如果說《春秋》像宋代的王安石所說的那樣是“流水賬簿”,那麼《左傳》則已是一部有系統、有組織的史學著作,它不僅記事清楚,而且結構謹嚴,文辭優美。它是先秦歷史極為重要的古籍。

第四部分

  • 《公羊傳》《穀梁傳》與《左傳》差異較大。

  • 相傳,公羊高和穀梁赤分別是《公羊傳》和《穀梁傳》的最早傳授者。

  • 公羊高是戰國時期的齊國人,穀梁赤是戰國時期的魯國人,據傳,他們都是孔子弟子子夏的學生。但他們僅是兩傳的傳授者,而兩傳的寫定卻都在西漢時期。


  • 兩書之中分別以二人的傳述為主,但也有其後學的東西摻雜其中。

  • 《公羊傳》和《穀梁傳》的起訖年代都與《春秋》相同,二者都是以問答體的形式,逐層闡述經文的“微言大義”,重在釋義而不是敘事。

  • 所以前人常稱《左傳》為史學,《公羊傳》《穀梁傳》為經學。

  • 但《公羊傳》和《穀梁傳》也有一定的史料價值,例如有關魯國“初稅畝”的記載,《穀梁傳》就比《左傳》記得詳細。

  • 魯宣公十二年(前597年)的邲之戰,《公羊傳》與《左傳》的記載也不盡相同。另外,《公羊傳》與《穀梁傳》之間的記載也有內容和詳略的差異。


讀一世界


相傳孔子以魯國史料為依據寫的《春秋》,並按時間順序對歷史事件大略記載。《左傳》《公羊傳》《穀梁傳》合稱春秋三傳,都是詳細闡釋《春秋》的書,左、公羊、穀梁相傳都是作者的姓氏。其中《左傳》對《春秋》的闡釋重在記事,將很簡單的記載詳細補充,因為是以記敘為主的史料,所以今天提得最多;而《公羊傳》是根據《春秋》裡的句子,專門闡發微言大義;《穀梁傳》則是解釋《春秋》裡的字詞,並說明義理。


探索者3987


  概括地說,《春秋》相傳是孔子編撰的史書,而《左傳》、《穀梁傳》、《公羊傳》(合稱《春秋三傳》)則是為了解釋《春秋》而產生的。前者稱為《經》,後者稱為《傳》。“經”的本義是指織機上的豎線、織物的縱線,用來稱書籍時,是指標準書籍,類似於現在的教材。而“傳”的本義是口頭傳述,是老師把知識傳授給學生的形式,類似於現在老師在備好課後,把知識講授給學生。據《莊子·漁父篇》的記載,老子授課的地方叫做“杏壇”。現在山東曲阜的孔廟景區裡就有杏壇,年前我剛去過(見下圖)。

  孔子編《春秋》的事蹟,在《莊子·天運篇》有記載。在出土文獻中,郭店楚簡《六德》也有提到《春秋》,證明至少在戰國時代已經存在孔子修《春秋》的說法。

  《春秋三傳》的形成過程大體相似。《左傳》的作者是左丘明,按《史記》的記載:“左丘失明,厥有《國語》。”這裡的《國語》,就是指《左傳》;而這裡又說左丘明失明瞭,可見他當時所謂的著《左傳》仍然為口授。現在流傳下的《左傳》以杜預注本最流行。《公羊傳》作者為公羊高(另有說公羊壽),受學於孔子的弟子子夏,傳至漢景帝時開始形成文本。現在流傳下來的《公羊傳》以何休注本比較流行。《穀梁傳》的作者是穀梁赤,也受學於子夏,其書形成文本也在西漢時期。現在流傳下來的《穀梁傳》以晉代的範寧註疏本比較流行。

  按鄭玄《六藝論》說法:“《左氏》善於禮,《公羊》善於讖,《穀梁》善於經。”這是對指《三傳》特點的評價。

  以上回答,希望能幫到你。若有疑問,可以關注我,一起討論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