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中國人,依然做著魯迅先生筆下的人

1.

魯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

本文章不批判人,只嘲諷某些連人都不算的東西,也請各位好好思考下先生的話語。

先生和如今的某些人最大的區別是,先生以筆為戎,批判整個中國,把自己也包括在內。他冷峻的筆調下有著遮掩不住的期望

如今的中國人,依然做著魯迅先生筆下的人

以前學生時代看不懂先生的話語,如今覺得字字刺骨,顫人心肺

先生曾在《而已集9》說過:我的話已經說完,去年說的,今年還適用,恐怕明年還適用,但我誠懇地希望不至於用到十年二十年後

但先生,您或許沒想到幾十年後乃至今日,您的話還是一如既往的一針見血

先生您臨終前說:趕快收斂,埋掉,拉倒。或許是希望往後國人再也想不起您的話語,因為到那時再也不見那些陰暗

但先生,人性依然如此

如今的中國人,依然做著魯迅先生筆下的人

2.

如今只要在網上發一張擁有美貌外表的女人,底下評論滿是汙穢言論!真不知道這些人滿腦子除了性,還裝了什麼,把色情當玩笑,卻毫不自知有多骯髒。好看的女孩子就活該被人各種聯想?

所以先生說:一見到短袖子,立刻想到白胳膊,立刻想到全裸體,立刻想到生殖器,立刻想到性交,立刻想到雜交,立刻想到私生子。中國人的想象惟在這一層能夠如此躍進

面對大多數人都在做的事情,大眾隨波逐流,先生僅僅用了七個字,就敢叫天地換日月

從來如此?便對麼?

如同郭德綱說的一般:那種不明白任何情況,就勸你一定要大度的人,離他遠一點,雷劈他的時候會連累你。連什麼事情起因都不清楚,事情也沒發生在自己身上,僅憑自我的感覺便站在道德制高點奉勸他人:這點事情你也計較?你能不能大度點啊?怎麼這麼小肚雞腸啊?

先生在幾十年前就已看透:有時也覺得寬恕是美德,但立刻也疑心這話是怯漢所發明,因為他沒有報復的勇氣。或者倒是卑怯的壞人所創造,因為他貽害於人而怕人來報復,便騙以寬恕的美名

互聯網發達的年代,黑暗被曝光出來。某個正常出門的女性,卻莫名其妙被不認識的人渣拖到角落毆打致重傷。某個男子對自己妻兒家暴,導致對方死亡,這樣的人渣,只有在死刑的鐮刀之下才懂得後悔

所以先生說: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

面對災難時,我們該如何應對?面對不幸時,又該如何面對?我們想要偉大的心胸,卻不知何是偉大的心胸

魯迅先生:偉大的心胸,應該表現出這樣的氣概。用笑臉來迎接悲慘的厄運,用百倍的勇氣來應付一切的不幸


卑怯的人,即使有萬丈的怒火,除弱草以外,又能燒掉什麼呢?

如今的中國人,依然做著魯迅先生筆下的人

3.

像許可馨一般烏合之眾,這類人能活的滋潤,靠的不過是父母而已,自己卻未有多大本事。然而他們卻喜歡向著"高人一等"這四個字。字裡行間無不散發著西方自由民主的氣息,彷彿在那個地方,做什麼事情都會是自由一般。倘若別人不讓他們高興,他們便徹底暴露出自己的愚昧無知的本質

當年,先生走出國門,去學習,抱定的思想就是,學成歸國,拯救人民於水火。卻發現學醫無法拯救當時思想被控制的中國人,先生選擇棄醫從文

先生敢站出來呼籲大家該如何去做,無奈的寫下一句:學醫救不了中國人。頗有一副恨鐵不成鋼的氣息

如今的某些人喜歡躲在角落辱罵中國,卻把自己置之度外。如同瘋犬一般狂吠,卻不看看自己是什麼膚色。對於他們來說,錢,綠卡最重要。至於國家都是沒用的,嚮往著自由美利堅

先生早已對此類人做出評價:因目前極小的自利,也肯對於完整的大物暗暗的加一個創傷。人數既多,創傷自然極大,而倒敗之後,卻難於知道加害的究竟是誰


引起眾怒的新聞,性侵14歲養女的人渣。第一次看見這個新聞時,驚訝於居然有如此畜生存活於世,死到臨頭了還敢妄圖狡辯?

西裝革履的外表下,隱藏著汙穢不堪的行為

魯迅先生:我向來是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推測中國人的,然而我還不料,也不信竟會下劣兇殘到這地步

我是由衷希望那個性侵14歲養女的人渣可以暫時好好活著,千萬不要出意外

因為

法庭的審判正在等你

如今的中國人,依然做著魯迅先生筆下的人

4.

面對各種黑暗與不公?我們又該如何應對?

是要像許可馨那般恨國賊一般辱罵祖國?還是冷言冷語,一副眾人皆醉我獨醒的醜陋姿態?

我想,先生當年已經說出了該如何去做的方法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

此後如竟沒有炬火

我便是唯一的光

如今的中國人,依然做著魯迅先生筆下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