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日記」宜秀區白澤湖鄉黃石村:我與扶貧的不解之緣

安徽網安慶消息 作為一名奮鬥在一線的基層幹部,我感觸頗多。不是說我的工作做得多優秀,而是因為我和扶貧有著不解之緣。

初相識,把心思集中在“想幹事”上

初次接觸扶貧工作是在2014年夏季,那時我剛進村工作不久,作為一名後備幹部,和群眾打交道少,基層工作經驗不足,眼高手低,遇事毛躁,想問題總是理想化,難以挑起扶貧重擔,只能做些打印、複印的文字工作,與貧困戶接觸的時候總是心虛、膽怯。為了揚長避短,我主動向前輩同志學習,同時利用下班時間進組入戶,與群眾嘮家常。經過兩年多的錘鍊,我積累了基層工作經驗,走訪中也能和群眾打成一片,工作上得到了上級領導的認可和群眾的口碑。

短別離,把能力體現在“會幹事”上

2017年,因村級分工調整,我不再從事扶貧業務工作,但是並沒有徹底和扶貧脫離,仍然是轄區內五名貧困戶的幫扶聯繫人,負責包保貧困戶的資料收集歸檔和上下聯動工作。龍莊組王付田是我聯繫的貧困戶,因殘致貧,王付田作為家裡的主勞力,身患肢體二級殘疾,喪失勞動力,家庭重擔都壓在妻子柔弱的肩上。因擔心高額的醫療費用,一直不願去醫院治療,導致王付田一直癱瘓在床。為了解決他的後顧之憂,我向他宣傳健康扶貧政策,一直動員他去醫院做手術。最終說服了他,通過醫療手術他順利站起來了,生活能夠自理了。家裡的日子越來越好了,2017年順利實現脫貧。

重相逢,把目標鎖定在“幹成事”上

時隔三年,今年三月份,因人事變動我再次與扶貧相逢。再次相遇,我不再是當初懵懵懂懂的毛丫頭,經過多年的磨練,對扶貧工作有了更進一步的理解和認識,但畢竟沒有系統的學習業務知識,業務知識有所欠缺,有些專業術語和名詞還不是特別清楚,有的工作流程不是很懂,做起事來還有些磕磕碰碰的。為了儘快適應新的工作,熟悉扶貧相關業務知識,完成角色轉換,我決定從剛接觸到的小額信貸工作開始,從貧困戶申請、評級授信、放款等一系列的流程著手,一個步驟接一個步驟的完成,不懂的地方及時向前輩請教學習,把工作做實、做細、做到位。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村本年度順利完成10戶貧困戶小額信貸工作。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關鍵時間,接此重任,心中忐忑,為了做好扶貧工作,我唯有牢記入黨初心,一步一個腳印,懷著“不破樓蘭終不還”的信念,為打贏脫貧攻堅之戰奉獻自己的力量。 (葉霞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