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的故事》:一位院士带动一个少数民族县

五年前,澜沧拉祜族自治县是少数民族占全县总人口79%的“直过民族”聚居区,贫困发生率为29.33%的脱贫攻坚主战场,全县人均受教育年限仅为6.3年的封闭落后的边疆地区。


中国工程院院士朱有勇的定点科技帮扶,推动澜沧拉祜族自治县发生了深刻变化,实现了从深度贫困的“民族直过区”到“云南省科技扶贫示范县”的跨越。


科技创新使高原特色优势产业日益壮大


2015年,朱有勇接到去与缅甸接壤的澜沧拉祜族自治县进行驻乡扶贫的任务。


改变从深入了解开始。朱有勇长年致力于生物多样性控制植物病害的研究,一到澜沧县,他就带领团队对当地的气候、土壤、降雨等自然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对症施策。澜沧县境内有20万亩退耕还林的思茅松,朱有勇团队欣喜地发现:云南松、思茅松与三七之间具有相融相生的特性。


《精准扶贫的故事》:一位院士带动一个少数民族县

朱有勇院士讲授林下三七种植技术

朱有勇和团队经过大量艰苦的实验、试点、示范,构建了严格的技术标准和规范,成功攻克相关难题,创建起林下三七有机种植关键技术体系,确保林下三七产业的科学性和市场竞争力。

运用这种技术体系,利用林下资源让三七的生产从农田重新返回到适宜生长的原生态环境中去,不使用遮阴网、不使用一滴农药、不使用一粒化肥,在保证药材优质生产的同时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实现了以药材品质为导向的种植技术创新。

有纵深突破,也有横向拓展。朱有勇坚持依靠科技发展产业和制定规划,将“输血式扶贫”转变为“造血式扶贫”。在他的带领下,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冬早蔬菜、早熟葡萄种植和禽畜养殖等项目示范点建设不断拓展。通过多个科技扶贫示范项目基地,持续将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为生产力。


科技培训的作用日益凸显

在澜沧县,群众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封闭的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的民族习俗和语言文化,素质性贫困是当地贫困的重要原因。


朱有勇团队开展有针对性的职业教育、素质教育,传播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让贫困群众尽快补齐科学文化素质短板、提高农业生产技能。

朱有勇协调整合云南农业大学教师和澜沧职中教师团队,创办“乡(镇)农技人员+ 学员+ 农户”模式的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包括全日制的长期班和各种实用农业技术的短期培训班。

《精准扶贫的故事》:一位院士带动一个少数民族县

竹塘乡蒿枝坝100余农户正在种植冬季马铃薯


目前,院士专家科技扶贫指导班已陆续开展林下三七、冬季马铃薯、蔬菜、中药材资源、畜禽养殖、电子商务等培训班共计24期,培训农民学员1500余名,村组干部600多人次,涌现出近千名致富带头人。

这些培训班学员学成返乡后,成为当地科技脱贫的骨干,像一颗颗脱贫致富的“种子”撒遍澜沧大地,形成脱贫攻坚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之势。


科技扶贫影响日益深远


为最大限度帮助农户增加收入,朱有勇将自己的林下有机三七种植技术与知识产权无偿教授和赠送给广大农户。林下三七和冬季马铃薯产业在推广初期,很多农民都心存怀疑。


朱有勇就和农民同吃同住,一起下地干活,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反复讲解和示范,最终让农民通过沉甸甸的收获和实实在在的收入相信了科技的力量。

朱有勇心系脱贫攻坚事业的精神打动、感召和激励着他身边的科研人员,云南农业大学50多名教授、博士和硕士纷纷加入朱有勇的团队,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朱有勇把科研团队从学校带进“扶贫大军”,以广阔的澜沧大地为实验室,将科研成果转化成帮助村民脱贫致富的真招实招。

村民实实在在增加收入,地方切切实实改变面貌,贫困群众从靠天吃饭到坐上脱贫致富的“高速列车”。当地人亲切地将朱有勇在澜沧县竹塘乡蒿枝坝村的住所,称为“院士小院”或“科技小院”。


【本文来源于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准扶贫的故事》】


《精准扶贫的故事》:一位院士带动一个少数民族县

本书以全国100个精准扶贫先进案例为蓝本,从产业扶贫、就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健康扶贫和农村危房改造、综合保障性扶贫,以及开展贫困残疾人脱贫等多视角多层面,遴选出36个精准扶贫的故事。以期通过这些精彩、生动、励志的故事,进一步激发脱贫群众奋斗致富的精气神,为脱贫攻坚一线党员干部提供参考借鉴,更好助推如期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与全国人民一道共奔小康。


《精准扶贫的故事》输出版权


《精准扶贫的故事》(英文版)已于2020年3月与加拿大Royal Collins出版集团签署版权输出协议,预计于2020年底正式出版发行。由知名美国翻译家、作家、诗人Shelly Bryant担当翻译。


目录


《精准扶贫的故事》:一位院士带动一个少数民族县

《精准扶贫的故事》:一位院士带动一个少数民族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