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裡,你遇到過只注重結果的領導嗎?

環遊伊朗


在職場裡,無論是員工還是領導,甚至老闆,都應該只看重結果,沒有結果的企業和公司,在這個社會上是存活不下去的。

舉個一目瞭然的例子:

一個農民種地,從翻地播種,到施肥除草,辛辛苦苦大半年,任勞任怨,但最後卻發現因為種子沒選對,不適合這個土壤,導致顆粒無收。你說這個農民的大半年的辛苦勞動還有價值嗎?

所以,是結果重要還是過程重要?不言而喻。

一、“結果思維”的重要性

什麼是結果思維?

結果思維:就是把自己的能力和行動轉化為價值的思維方式。

上面說了,一個沒有結果思維,不能提供結果的企業或公司,是無法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下去的。同樣的,一個不能給公司提供結果的領導或管理者甚至是基層員工都是不合格的。

1、企業需要給客戶提供結果

我們所消費的任何一樣東西,都是企業提供的結果,試想,如果你買的冰箱一週就壞了,你會不找賣家的麻煩嗎?賣家不找廠家的麻煩嗎?如果賣家經銷的產品老是出毛病,他還會賣這個廠家的東西嗎?

合格的產品就是一個企業為客戶提供的結果,如果這個結果不合格,企業就無法生存。之前大量的生產活動都是沒有價值意義的。

再來看一個例子,快遞員送貨,他付出勞動了吧?風吹日曬,四處奔波,還要花大力氣搬貨,你能說他的勞動沒有價值嗎?然而,只要你收到的東西壞了,你一個投訴,他的勞動就是沒有價值的!

所以,企業生存的根本就是為客戶提供結果,而且是有價值的結果。

2、員工對企業也要提供結果

企業花錢僱你做什麼,買你的勞動嗎?

不是的。企業買的是你付出勞動而得出的結果。

你說你加班做個PPT,結果錯誤百出,被領導批評之後,十萬分想不通“再怎麼我也付出了那麼多,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吧。”這隻能說明你的職業化水平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

作為一個員工,如果沒有結果思維,你的工作會非常痛苦。因為你永遠只會看見自己的勞動,而看不見領導或企業需要的結果。但你的勞動如果沒有結果,對於領導和企業來講,就是毫無意義的。

就像農民種地一樣,沒有收成,付出再多的勞動,大家一樣會餓死。

3、結果思維,提高行動效率

不僅僅是在職場,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生活當中,你如果沒有結果思維,很有可能會做很多無用功。這就是有的人為什麼看起來很努力,卻什麼也做不好,就是因為他在做事情的過程中,沒有追求一個有價值的結果。

如果我們擁有結果思維,“以終為始”地去開始行動,那我們做事的時候就會直奔目標,大大地提高我們的行事和工作效率。


小結:很多職場人看不懂領導只問結果的做法,認為領導只要結果而看不見自己的努力和付出,是沒有人情味的表現。通過上面的分析,相信你這會應該能懂了:不是領導沒有人情味,是你需要改變你的行動思維方式。只有結果才能體現你的勞動價值。


二、“結果思維”的三個定律

1、“結果思維”定律一——結果﹥過程

你可能會說,“做什麼事情都追求結果,太功利了”;“人生到頭來,還不是隻有一個結果,那就是死,相當於什麼結果都沒有用”;“生命的應該是享受過程的”,我們也總聽到有人說“成功不是結果,而是一個過程”。

這種說法不無道理,如果你不能享受過程,那追求結果似乎就是一種折磨。

但你需要明白的是,結果並不是和過程對立起來的,沒有過程就不存在結果,但是沒有預先設定的結果,你都不知道你“過”了沒“過”,你的過程是什麼?

一個人的成功不一定是他最後“賺到了多少錢”的結果,但是一定有“為他人創造了多少價值”的結果,也一定有“提升了自己能力”的結果。

我們是通過“結果”與外界進行交換的,而不是通過態度、感受、和心情。


2、“結果思維”定律二——有交付價值的結果﹥無交付價值的結果

追求結果,還要看你的“結果”有沒有“交付價值”,舉個例子:

領導讓你幫他定出差的機票,因為時間太趕,加上處於出行旺季,網上所有的票都賣完了。

  • 方案一:“領導,我剛剛上網查了,所有的機票都賣完了。我只能再刷刷看能不能搶到。”

  • 方案二:“領導,網上的機票顯示都賣完了,我想到了三個其他方案,第一,我現在去機票代售點問問,他們或許有存票,只是價格可能要高出20%;第二,高鐵票我查了,還有幾張,只是時間上要多出5個小時,第三,用轉機的方式,先到xx再轉機過去xx,這樣的話時間要多出3個小時,機票費用多出40%左右,您看選哪一個比較合適呢?”

方案一和方案二都是結果,但如果你是領導,你會更喜歡哪個結果,或者說你會覺得提供哪個結果的下屬更可靠,跟個值得提拔?

很明顯是第二種,因為第二個結果的交付意義遠遠大於第一種結果的交付意義。


3、“結果思維”定律三——可複製的結果﹥不能複製的結果

如果我們能為企業或自己創造一個可以複製的結果,那就真可謂功不可沒了,因為現代化的企業的一大追求就是效率,效率是一個無論何時都不會過時的指標。

可複製的結果意味著,你為企業創造了省時省力又省心的結果。比如一些企業管理者制定出的工作流程,檢驗流程等,一旦實現標準化的流程管理,很多工作的效率都會得到大大的提升。


小結:工作中,我們不僅要追求結果,還要最求一質量更好的結果。因為結果的質量越高,代表著你的能力越高,你的勞動更有價值,也更有意義。


三、如何打造強大的“結果思維”

我們已經看到了“結果思維”對於企業和個人的重要性,可以說,一個人是否具備結果思維,直接關係到他的職業化程度,也就是他的職業發展水平高度。


那麼作為一個職場人,我們應該如何來培養和鍛鍊我們的“結果思維”呢?

我總結出了三個方法:

1、“以終為始”的工作方法

我們在接受領導任務或工作安排的時候,首先就需要明確,領導讓我們做這件事情,他需要的結果是什麼。只先搞清楚領導需要的結果,你的在執行的過程中才有一個目標導向。

當你的領導讓你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你腦子裡的第一反應應該是“領導讓我做這件事的目的是什麼?我需要給到他一個什麼結果?”如果這兩個問題你不明確,那麼就要及時向領導問清楚。

在我們的溝通過程中,存在一個“溝通漏斗”,就是一個人心裡想的是100%,但是他能表達出來的就只有80%了,在這些信息傳到接收者這裡的時候,接收者所能領會的可能就只有40%甚至更少了。

所以,在接受任務的時候,把你所領會到的意思,及時反饋給領導,獲得領導確認之後在去執行,是節省時間和提高工作效率的一個辦法。

先明確結果,再去執行任務,這種“以終為始”的“結果思維”,會讓你在工作中少做很多無用功。


2、尋求更多“可能的結果”

在領導安排任務的時候,有時候,他可能也不能明確你自己需要的結果,就比如讓你訂票,雖然他想要的結果是訂到他需要的票,但是也不能排除一些客觀因素的存在——票賣完了。

所以這個時候,就需要員工自己去發揮主觀能動性,去尋找更多的解決問題的辦法了。

再舉一個例子:領導讓你安排一次會議。你可能會做出的“結果”大概有一下幾種:

  • 通知。給所有人發個郵件通知開會時間地點。

  • 成功開會。通知發完之後,還會打電話給每個人確認是不是能到,提前安排好會議場地,準備會議需要用的設備,比如檢查投影儀,電腦有沒有故障等。

  • 有效討論。除了以上準備,還會給大家發會議相關資料,議題,議程等。

  • 達成共識。在會議中引導討論,並做好記錄,整理好之後發給每一個參會人員。

  • 解決問題。會後追逐,檢查大家有沒有按照會議結論開展工作,以及工作進度等,直到問題解決。

以上五個結果,對應的職業段位分別是:實習秘書,秘書,助理,經理,負責人。

真正有能力的高手,都是追求極致結果的人,僅是一個安排會議,他們看到的是會議背後的需要的結果——解決問題。

所以,對於結果的最求程度,決定了你的身價,決定了你的薪資報酬。


3、不要排斥“功利心”

古典在《躍遷》一書中講過,我們看書和學習的過程中都要抱著極強的“功利心”,才能有好的學習效率。不然你就會不知道為什麼而學,學來做什麼。

不要排斥功利心,它讓你有的放矢,不浪費寶貴的時間和精力。

在工作當中就更應該如此,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要得出相應的結果,你的付出才是有價值的,公司才值得給你發那一份工資。你只有不停地追求更高級的結果,你的職業生涯才能不斷往上攀升。


總結:

職場中,只有注重結果的領導才是好領導,只有注重結果的員工才是合格的員工,因為沒有結果大家都沒辦法在這個社會上生存。

所以,如果你碰到一個只注重結果的領導,那麼恭喜你,只管跟著他的步伐勇往直前,不停地去追求結果,追求更高級的結果就好了。


阿休的閱讀分享


【九九觀點】客觀上來講,所有的領導都只注重結果,而我們看到的所謂也注重過程的,不過是隻注重結果的方法罷了。

一、 職場結果論:出不了結果的員工不是好員工,不注重結果領導的不是好掌舵人

一般來說,領導的決策只有兩個:打還是不打?幹還是不幹?命令下發後,經過事前的部署,員工執行到位即可,而領導只注意結果,通過結果反應過程。在大部分情況下,也十分有理有據,可以看成是一個既定的規律。

而與之相對的,在領導眼裡,這個過程中出不了結果的員工也不是好員工,因為這未嘗不是隻注重結果的領導逆向選拔人才的方式,這樣的領導通常把過程強調在部署上,將部署作為一個淬鍊員工的平臺,將各位員工出的結果當作選拔的標準,那些優秀、工作能力強、能領會領導意思和領導互相配合的人自然會脫穎而出,從而達到篩選人才的目的。

二、 領導只注重結果不見得是壞事,員工領導也可求雙贏

一般來說,除了選拔人才外,領導只注重結果的目的有三:

1. 直奔目標,抓住要害:這樣的領導不會在一些小的得失方面在意的太多,他們的共同特徵是:直奔主題,抓主幹,先放過細枝末節,將主要的時間和精力花到部署戰略上,因為主幹的問題解決到位了,往往小方面的問題也會迎刃而解。

2. 給員工充分的成長空間:給一個大方向,給員工充分的能動性,調動起員工的積極性,為這件事情留一個有餘地的空間,既鍛鍊了員工獨立思考能力,又為事情留下更多的可能性,員工領導雙贏,何樂而不為?

3. 掩飾自己的弱點:現在的單位,外行領導內行的情況普遍存在,領導只看結果未必不是對自身不懂行的一種掩飾,但是不強調過程也難免惹人嘲笑,為了強撐面子而注重結果遲早會敗露。

綜上,領導只注重結果對員工也有好處,如果自己真的有能力有才華,遇上這樣的領導,脫穎而出不是什麼難事,也不愁沒人賞識,而且會在這種環境中增強自己獨立思考的能力和主觀能動性,對於雙方來說,是一件雙贏的事。而如果運氣不好,碰上外行領導也不要氣餒,這也是一個認清自己單位的機會,確實沒有發展空間的話,那麼儘早脫身也未必不是一個好選擇。


我是廈九九,上市公司品牌總監,職場二寶媽,成長學習博主、頭條號簽約作者,寫作教練,《撐過去,你終將成為更好的自己》作者。寫走心的成長感悟、實用的職場分享、高效的寫作技巧,歡迎關注我。


廈九九


關於這個問題,說說我的看法:

基本上遇到的領導都是注重結果的,但,是不是“只”關注結果,在表現形式上會有些不同 ,但是本質上都是關注結果的。因為,職場就是個看重結果的地方,不像在學校裡讓你有大把的時間來學習和試錯,公司花錢請你來,不是邀請你來成長的,是讓你來解決問題的,所以結果是非常重要的。

因為,業績和出成績是公司裡最關注的,作為領導,必然首先關注的就是你給公司帶來的結果。還記得畢業實習的那家公司領導,直接每人發了一本書叫《請給我結果》,讓大家寫讀後感,還在公司裡評選優秀感悟。

過程是產出結果的必要保證

在過程中有時也會遇到很多困難,如果你自己搞不定,在這些節點上需要向領導尋求幫助。在階段性彙報時,先彙報這個階段項目的進展情況,也就是結果如何,再彙報你遇到的困難,推進不下去的一些卡點在哪,但不要上來就說請求領導給予幫助,你要把為了解決這個問題而做的努力,不斷思考相處的,進而又去執行了的方案都描述出來,需要讓領導知道,為了這個項目你積極思考,努力解決問題,想了很多辦法,達成了當然皆大歡喜,如果沒有達成,就說說困難,這時候再說需要領導提供幫助。

領導只注重結果不能說有錯,原因前面已經分析過。

但是,如果領導完全不與下屬溝通,不瞭解下屬工作中的難處,幫助其推進項目,也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因為領導有他的作用,作用之一就是給下屬提供必要的資源,助力其完成任務,為部門調配和爭取更多的資源。

這時候你可能會說,領導直接和我撂下一句話:“這點問題都解決不了,我要你來幹嘛?”或者是“什麼都找我,要你來幹嘛?”

是不是有點扎心,有的領導就是這樣氣勢壓人,讓你無力反駁,而且領導這麼說的時候,你的確也是有些自責的。但是,有些問題的確自己解決不了,不找領導的話,會讓事情偏離初衷,或者帶來不好的影響。這個度,你自己要把握和評估,當然不是有一點點小問題,就去找領導解決,這樣你的額度很快就會消耗完了。

總結一下:

在職場中遇到只關注結果的領導很正常,如果遇到了也不要緊,在適當的時候,彙報你的項目進度,讓領導看到項目進展情況,你遇到的問題,和你為了解決問題做出的努力,再向他爭取資源來協助你完成任務。

“想都是問題,做才有答案”我是嘚瑟小仙女,關注我,職場路上一同成長

行動起來,躬身入局,成為更好的自己,為什麼不可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