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京杭大運河嘉興段上,自唐代至民國,建了許多拱型石橋。筆者查閱各種志書,發現嘉興市境內共有23座石橋,其中桐鄉市18座、市本級5座。要說清楚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首先要弄清楚運河嘉興市段走向上的一個變化。筆者前文說過,元末以後,大運河經崇福折西過大麻後入餘杭界。流經崇福時,運河是自北向南直穿而過。
然而在明代,崇福段的大運河走向卻有了變化。這是因為明嘉靖年間,倭寇數次侵崇福。當時京官呂希週休假在鎮,就與官民一起築城御倭。築城時,將穿鎮而過的直道運河改為繞城迤逶的彎道運河,即自西南向北,由今大通新橋東流至南三里橋轉彎處折北過東,再繞道至小南門之司馬高橋,向北過青陽橋,經迎恩橋過北塘出境。
至今民間仍留傳著“崇福呂希周,直塘改彎兜”的民謠。時間到了1970年,為改善航運交通,實施了“三彎取直”工程,崇福境內恢復了明代改造之前的運河河道,這樣明代的“三彎運河”又成了運河古道。因此,本文這次整理的運河古橋,將崇福鎮區兩段運河上的橋樑都計算在內。
2
現將京杭運河嘉興段的古橋自西南至東北,依次作一簡單介紹:
- ◎望仙高橋:位於桐鄉市大麻鎮,1982年拆除。橋北為望仙橋村,橋南為魚橋村。始建年代待考,因其地有麻姑仙蹟而得名,為單孔大型石拱橋。
- ◎松老高橋:位於桐鄉市上市鄉東安村與永秀鄉永平村的交界處,1982年拆除。為單孔大型石拱橋,始建於宋代。相傳,以前有老人在此擺渡50年,將所取擺渡費積累而建造此橋。後來老人化作松樹,橋也就得此名了。
- ◎甏瓦橋:也叫彭河橋,位於桐鄉市上市鄉東安村沈家自然村與芝村鄉利順村交界處。早已傾圯,後在原址上新建了鋼樑平橋。
- ◎虹橋:位於桐鄉市上市鄉勝建村虹橋自然村,為石樑平橋,歷史上拆建過多次,最後一次是1934年由崇福僧人重建,但在1982年被拆除。
- ◎大通新橋:也叫大德新橋,位於桐鄉市上市鄉新橋村大白墳自然村,在崇福鎮南約四里。明朝宣德年間建,為單孔大型石拱橋。南跨步石階30級,北跨步石階28級。橋洞下的南邊築有纖塘,縴夫可以從橋下通過。橋洞兩邊有石雕對聯“虹梁跨塘北,重題柱石仿彭河;歸路出城南,百里水程窺省會”。相傳此處本無橋,鄉民進城須繞道甏瓦橋或南三里橋,非常不便。為此有人發起募捐建橋。橋成,往來通行大為便利,故名大通新橋。
- ◎南三里橋:又名包角堰橋,在崇福鎮東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建,後又經明清兩朝四次重建、重修,1970年拆除。
- ◎司馬高橋:又名南高橋,位於崇福鎮東南部,跨1970年後的運河古道。明洪武年間建,為單孔大型石拱橋,兩側跨步各27級,橋頂平臺立有小石柱,柱端立有小石獅,橋洞兩側有石雕對聯。東聯:“碧浪騫興梁,事縣夏官貲共濟;白欄依雉碟,情深秋水伊人。”西聯已殘缺。今舊貌宛然。
3
據傳古代設置六官,以司馬為夏官,掌軍政和軍賦。後用為兵部的名稱。清光緒二年(1986)重建時,知縣請求動用庫銀,得到兵部支持,故橋以“司馬”命名。
- ◎青陽橋:位於崇福鎮東門,即青陽門外的運河古道上。清順治初年建,乾隆五十七年(1792)、光緒二年(1876)兩次重建,1982年拆除。
- ◎萬歲橋:俗稱南橋,位於桐鄉市崇福鎮南部的運河上,唐代大將尉遲敬德建,宋嘉定十四年(1221)、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同治九年(1870)重建或重修,1970年拆除。
- ◎義濟橋:俗稱中橋,位於桐鄉市崇福鎮中部的運河上。元至正年間建,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重建,1970年拆除。
- ◎永安橋:俗稱北橋,位於桐鄉市崇福鎮中偏北的運河上。宋紹興四年(1134)建,明萬曆年間、清康熙十年(1671)、四十五年(1706)、光緒初年四次重建,1970年拆除。
- ◎迎恩橋:位於桐鄉市崇福鎮北部的運河上,西接北塘直街,東連茅橋埭。明正統年間建,為單孔拱型石橋。1970年拆除。
- ◎北三里橋:又名拱辰橋,位於桐鄉市芝村鄉上莫村楊家壩自然村與虎嘯鄉李家壩村陸家角自然村的交界處。明天順六年(1762)建,為單孔大型石拱橋,後經多次改建、重建。因為橋離崇福鎮萬歲橋三里,故名。清光緒二年(1876)重建時改名拱辰。
- ◎南皋橋:古名通濟橋,現名南高橋,位於桐鄉市石門鎮南部,明嘉靖二年(1523)建,最後一次於清同治十一年(1872)重建,為單孔大型石拱橋,西側石階為34級、東為31級。橋欄兩邊各有石獅八隻,橋柱刻有對聯:“望一點含山西峙,遙看塔影小於針;按三條諸水南來,曲抱溪流清似玉。”1971年拆除。
- ◎東高橋:位於桐鄉市石門鎮東部。明成化十二年(1476)建,為單孔大型石拱橋,南坡石階36級,北坡石階34級。橋石柱上鐫刻有對聯:“接苕水自天目西來;逕玉溪入蘇境東折。”後屢經重建、重修,最後一次於清同治十年(1871)重建。1971年拆除。
- ◎青雲橋:俗名姐妹雙橋西橋,位於桐鄉市城南鄉新安村,始建年代待考。太平天國戰爭後,嘉興知府許瑤光請帑重建,並題橋聯。1976年拆除。
- ◎便民橋:俗稱姐妹雙橋東橋,位於桐鄉市爐頭鎮皂林村。明正統初年建木橋,天順時改石橋。上世紀九十年代中拆除。
- ◎單橋:又名萬年高橋、錢店渡橋,位於桐鄉市爐頭鎮單橋村。始建年代不詳,明嘉靖年間重建,清嘉慶二十三年(1818)重建時改名單橋,取與皂林雙橋單、雙相望之意。抗戰期間受損,1956年重修,1985年拆除。
- ◎大通橋:俗名陡門大橋,位於秀洲區原八字鄉陡門鎮東(今屬新塍鎮)。橋始建於明嘉靖年間,為單孔大型石拱橋,長35米、寬5米。清光緒十六年(1890)重建。該橋是原秀水縣西部運河上的唯一橋樑,是溝通運河南北的交通要道,故名。抗戰前該橋為新塍至濮院、王店的必經之路,曾築支柱在橋上,架板通車。1995年運河拓寬時,該橋被拆除。
- ◎西麗橋:位於今市區三塔塘東端。舊時穿通越門(西門)、過西麗橋,陸路可直達杭州。原為單孔石橋,始建於宋熙寧以後,時間上晚於北麗橋。石柱上雕有石獅,橋堍有蹲地石獅。石獅有兩人高,儀表凝重、勇猛,栩栩欲生。此種蹲地石獅,唯西麗橋獨有。清光緒二年(1876)重建,1949年5月兵毀。上世紀五十年代初,在原橋處建鋼筋混凝土橋。
- 西麗橋在嘉興城西,五行有“乾兌西方金”、“金生麗水”之說,故名。“麗”還有成對之意,所以大運河在嘉興城西、城北的橋都有麗橋。
- ◎北麗橋:位於今市區建國中路與環城北路交匯處的北側。舊時穿望吳門(北門)、過北麗橋,陸路可直達蘇州。北麗橋始建於宋熙寧七年(1074),後重建、重修多次,清同治七年(1868)許瑤光重建。原為單孔石拱橋,抗戰期間改為車行拱橋,1963年重建為梁板橋,1998年改建為廊橋。
- 北麗橋的來歷說法很多。一是清譚吉璁在《鴛鴦湖棹歌》的注中說,高麗使臣在宋熙寧七年(1074)路過嘉興,適逢此時在造橋,故名。二是清初《重建北麗橋記》載,橋處八卦的坎宮,古有“坎宮北方水”之說,橋東為秀水,故名麗橋。三是城西運河上的橋取名西麗橋,故北門的麗橋便叫北麗橋了。
- ◎端平橋:位於市區,是連接魚行街北端與北京路東端的橋樑。元《至元嘉禾志》就有“端平橋”橋名記載,說在嘉興縣“縣北三里”,以後的各種志書都沿用《至元嘉禾志》的記載,別無其它文字說明。端平橋下的運河是全程最窄處,橋又不高,所以東側有落帆亭,凡帆船過橋都先落下篷帆。
- 嘉興民間有傳說,此橋原名“瑞平橋”,乾隆下江南時,有一次遭霧,在落帆過橋時站在船頭看橋,並說:“啊,端平橋到了。”皇帝金口,“瑞平橋”就改名“端平橋”了。但是傳說只是茶餘飯後的笑談,並無根據。因為早在元朝就有“端平橋”了。
- ◎長虹橋:位於秀洲區王江涇鎮東部,是秀洲區北部溝通運河東、西兩岸交通的重要橋樑,也是浙北平原軟土基上修建的最大石拱橋。
- 長虹橋始建於明萬曆年間,清康熙五年(1666)、嘉慶十七年(1812)、光緒六年(1880)重修。長虹橋全長72.8米,共三孔。中間孔淨寬16.2米、高10.7米,兩邊孔跨各9.3米。平時水面至橋頂高18.8米,橋頂寬4.9米,兩側各有57級石階。西坡橋孔內砌有石纖道。橋雄偉壯觀,有長虹臥波之勢,故名。長虹橋為歷代文人所稱頌。它的藝術價值、科學價值也為現代建築界、文物界所注目。
4
縱觀京杭大運河嘉興段的石橋樑,始建於唐代1座、宋代5座、六朝1座、明代9座、清代1座,待考6座,至2006年8月,原貌、原樣的古橋僅存兩座,即桐鄉崇福的司馬高橋和秀洲區王江涇的長虹橋。京杭大運河上的古橋,特別是明代建造的大型石拱橋,高峻雄偉、堅固結實,桅高八九米的貨船均可揚帆而過。石拱橋在設計上將力學與美學融為一體,形成了江南水鄉的獨特景觀。
可惜由於主客觀的種種原因,現在運河上的石橋大都傾圯或拆除了。從已消失的古橋中我們應吸取什麼教訓呢?在“申遺”和發揚運河文化過程中,我們又應該借鑑什麼呢?
筆者認為首先要堅定一個理念,即古蹟是不能再生的。所以凡運河及兩岸遺存,第一就是要原地保護,如長虹橋是嘉興運河主幹道上唯一留存下來的三孔大型石拱橋。由於河道上的船多、噸位大,可以說它長年處在岌岌可危之中。
--END
文/康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