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朝十四代人经历了什么?

仅仅依据《史记》的记录,我们跨越几个世代来对比一下,关于夏王朝,我们还会看到些什么呢?

我们从这个王朝的创立说起,如果夏禹和商汤、周武在他们所属的王朝中扮演着相同的角色,皋陶(以及益)和伊尹、周公扮演的也是同样的角色,这样来看《史记》次元里的夏王朝,是不是故事一下子就丰满起来呢?

夏世代的故事就要结束了,同时,它也意味着一次真正意义上的颠覆和开创。


夏王朝十四代人经历了什么?


013


反派死于话多。作为《夏本纪》里最后的反派,夏桀在死前是充满懊悔的,他后悔自己当年没有把商汤杀掉。

“桀谓人曰:‘吾悔不遂杀汤于夏台,使至此。’”

这也可以理解为,到死夏桀都没有认识到自己失败的真正原因在哪里。夏桀和以后历史上的亡国之君一样,很难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他一定是觉得自己一直干得都很好,只是一个不小心,让小人算计了。

历史上一般也认同对他的负面评价,在后来的《殷本纪》里,司马迁再一次肯定了他“虐政淫荒“。总之,他不是一个善茬儿,也绝不是一个好君主。正因为这样,夏王朝灭亡的锅他是必须背起来的。

不过,在司马迁创建的《史记》次元里,《夏本纪》最后讨论的却并不是这个。如果我们仅仅盯着夏桀这个荒淫之徒的八卦,是否错过了一些重要的内容呢?司马迁可是个正经人。


在《夏本纪》的最后,司马迁记下来这样几句话,算是总结:

“太史公曰:禹为姒姓,其后分封,用国为姓,故有夏后氏、有扈氏、有男氏、斟寻氏、彤城氏、褒氏、费氏、杞氏、缯氏、辛氏、冥氏、斟(氏)、戈氏。“

这让我们又一次穿越回到夏王朝创立之初。禹在干什么呢?他是在搞“分封”啊。这让从舜时代发起的改革路线一下子明朗起来。我们说过了,舜时代开始发起来了一场改革,包括舜在内,一批新生代的政治力量上位,大禹治水不仅仅是治水,在十三年里,举国努力的结果是重新界定了疆域,规范了行政区划,建立了完备的赋税制度。新的形势要求对于天下的管理需要更加系统化,这事该怎么搞呢?

我们太容易把一个时代的更迭理解为某一个人努力的结果,它更可能是一个集体的决议,或者是各方势力妥协平衡的结果。到了大禹这个时代,新的问题出现了。大家讨论的结果拥戴大禹以及他的后人上位,通过分封来卫护中央的权威。


后来的周王朝也是这么搞的。《史记》的这段话清楚地记录了“分封”不是周王朝的首创,分明就是对于夏王朝的借鉴和继承。太史公已经说了,在夏王朝创立之初,包括夏后氏在内,禹至少将天下分成了十三国。这还仅仅是在他家族内部的分配。对照一下看,这和后来周王朝的分封方式是不是如出一辙呢?

还有其他吗?有的,《夏本纪》里还说过:“封皋陶之后于英、六,或在许。“除了禹的本家,还有功臣。

这可能不是禹一个人的决定,在《史记》次元的里,夏王朝的建立是得到诸侯们的普遍支持的。我们太容易相信这是对大禹这个人物的拥戴,实际上,这更应该是对一种新的国家组织结构的期待。这种组织结构应该更稳定、更能平衡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从根本上说,就是这种方式对他们有利。

对于这种变革,有反对的意见吗?有的,大禹家族内部的有扈氏可能就反对过。太康失国也很有可能是一次传统势力的复辟。但是,看一下《夏本纪》的简单记录,其实不难发现,即便是自启之后,夏王朝的历代君主都乏善可陈,但这个王朝仍然持续了十四代、十七个君主。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些诸侯国仍然卫护这个日渐衰微的中央帝国,它是一个象征。随着夏王朝那些君主一代一代的更迭,越来越没有人把夏王朝这个中央政府太当回事了,而且还不断肆无忌惮地挑战中央的权威,“帝桀之时,自孔甲以来而诸侯多畔夏”。这似乎是这种制度的必然结果。


后来,野蛮人商汤就出现了。他和夏桀之间的关系怎样呢?在《史记》次元里,夏桀可能和商汤的关系是最微妙的。在很多诸侯叛夏的情况下,夏桀不可能对任何外部力量存在绝对的信任,但他很可能需要依靠商汤的力量,来平定诸侯的叛乱。这活儿商汤没少干。

夏桀肯定谁都不信,商汤肯定也一样。到了这个时候,也许需要看谁在时机上把握得更好一些。夏桀曾经放过商汤一码,那是因为时机不对,而不是觉得不应该。这一点商汤应该比谁都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