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是何意

在車水馬龍,燈紅酒綠的城市生活久了,難免讓人煩躁壓抑,每當夜深人靜之時,總會獨自一人看向窗外,回想農村的點點滴滴!思緒萬千,決定回到農村老家走上一趟,一路向西,向西,歷經兩天的路程終於到家,壓抑的心境豁然開朗,繁重的思緒瞬間消失,因此在這裡能感受到的是清新甘甜的空氣,潺潺的溪水,淳樸善良的民風。不過在農村生活,讓我影響最為深刻的卻是,和長輩們在一起暢聊場景,大家經常你一句,我一句的說說笑笑,其中還不乏一些精彩的俗語。

俗語之所以被大家銘記在心並經常掛在嘴邊,是因為它和我們的生活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比如說俗語“三追不如一底”,農民從中就學習到,種植莊稼底肥是關鍵,只有把底肥施足了,施好了,莊稼才能長的好,產量高,底肥一定不足,即使再施追肥也無濟於事。再比如說“好話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告訴我們要學習用“愛語”結善緣,很多時候,一句同情理解的話,就能給人很大安慰,而一句不合時宜的話,就如一把利劍,刺傷人們脆弱的心靈。

總之俗語是勞動人民的智慧結晶,有農諺類的,有勵志類的,有習俗類的,也有禁忌類的,而今天筆者就和大家分享一則關於祝壽類的俗語,“五十拜一,六十拜九,一百藏零”何意?老祖宗的話在理嗎?

冬季氣溫驟降,蕭條寒冷,村裡的薛老君迎來了她的100大壽,3個兒子早就許諾過,如果到了高壽到100歲,一定要請親戚朋友全部來家裡熱鬧熱鬧,並且在村裡擺上一臺大戲讓街坊四鄰跟著樂呵樂呵。

農村民風淳厚,注重禮尚往來,聽說薛老君100歲生日大壽,大家帶著禮品和祝福都趕往薛老君家,看著戲中人在臺上表演著,家中宴席觥籌交錯著,甭提多熱鬧多開心了。

不過這時,薛老君的孫子說的一句祝辭,“祝奶奶一百歲生日快樂”讓許多長輩氣不打一處來,長輩們也教育到“不知道一百要藏零嗎”?

原來在民間有這樣一種說法,但凡到了100歲的生日時,要把自己的真實年齡“藏”起來,不可張揚,一定要低調,比如說別人祝壽時,不能祝願對方長命百歲,一百歲生日快樂,而別人問到自己高齡時,不要說自己一百歲了。

因為在大家看來,一百歲代表著結束,給人的感覺像活到了頭。當然還有一種說法是,“人到七十古來稀”,能活到七十歲已經實屬不易,更何況一百歲?如果真到了一百歲,一定要年齡藏起來,說自己是九十九歲,因為怕“提醒”閻王爺,將生日者“一筆勾走”。

當然除了一百歲藏零外,還講究五十拜一,六十拜九,其意思是說,五十歲的人要到五十一才能做壽,這位五十拜一,在老人看來五十為一百的一半,過上一歲過生最好。

而六十歲的人在五十九歲就的趕緊做壽了,因為在民間看來,六十甲子是輪迴一次,人一到六十歲就不能過生了,即使過六十歲的生,也要做到不可張揚,不可高調,自己在家和父母妻兒悄悄的過就行。

那麼對此你是怎麼看呢?歡迎在評論區告訴我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