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時賣掉25萬隻小龍蝦 縣長直播帶貨 潢川縣產業發展紅火

(記者 馬依釩)1小時直播賣掉25萬隻潢川小龍蝦!4月14日22時,剛從拼多多網絡直播間下播的潢川縣長蘭恩民看到直播帶貨數據時,笑容難掩。

縣長帶貨直播的宵夜場,是當天潢川小龍蝦線上推廣活動的壓軸戲。4月14日5時到21時,連續16個小時的潢川小龍蝦網絡直播活動場景不斷轉換,以河南省農都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為代表,潢川小龍蝦吸引了超過25萬名網友關注,成為當天拼多多網絡直播平臺的熱門產品。

品質好不好?全流程裡見真章。一整天的活動可謂對潢川小龍蝦進行了一場“解剖”式的關注。從蝦稻共作的生態水塘到秩序井然的交易市場,再到色香味俱全的舌尖美味,這場直播活動對迅速崛起的潢川小龍蝦產業進行有力推介。

小龍蝦撬動大產業。潢川縣位於淮河流域,水域生態良好。該縣以脫貧攻堅為統攬,充分利用水產資源優勢,瞄準“小龍蝦大產業,打造百億產業集群”目標,大力推行“稻蝦共作”模式,實現了“一水兩用、一畝雙收”。

“俺們打心眼兒裡盼著潢川小龍蝦越來越紅火。”4月14日一早,稻田蝦塘裡,數十位農戶捕蝦忙。過去守著一畝三分田,如今成了專業捕蝦人,既有租金,又掙工錢,產業發展讓農民嚐到甜頭。採取“龍頭企業+示範基地+水產合作社+貧困戶”方式,9300戶貧困戶養殖面積達8.9萬畝,畝均增收1500元,潢川縣“蝦稻共作”模式成為農民脫貧致富、助力鄉村振興的“新引擎”。

臨近中午,小龍蝦產業的下一鏈條正上緊發條,忙而有序。在潢川縣最大的小龍蝦交易市場,受疫情影響,分批上班的工人應商家要求,動作麻利地將鮮活小龍蝦按重量分門別類,稱重入筐。在現代化冷鏈物流的輸送下,當天近5萬隻鮮活潢川小龍蝦走向全國各地的海鮮市場。

群眾增收致富,產業發展紅火,從政策支持、配套服務、科技指導、品牌建設等方面延伸補充小龍蝦產業鏈條,以“市場+”“品牌+”“電商+”來創新發展經營模式,潢川縣探索了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小龍蝦發展之路,取得了良好的生態、經濟和社會效益。除了小龍蝦,潢川甲魚、卜集州姜、空心貢面、雞頭米、芝麻香油等當地特色農產品銷售也正逐步走向全國各地。

“我們將努力克服疫情影響,持續把小龍蝦等特色產業作為群眾穩定增收奔小康的重要抓手,實現綠色養殖,促進生態建設,帶動全域旅遊,實現物流、餐飲、文娛、休閒觀光等融合發展。”蘭恩民告訴記者。(信陽晚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