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大夫看保險:醫學角度解讀重疾定義之“較重急性心肌梗死”

龍大夫看保險:醫學角度解讀重疾定義之“較重急性心肌梗死”

3月31日,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為更好地保護消費者權益、進一步規範市場行為、有效防控金融風險、推動商業健康保險高質量發展,中國保險行業協會(以下簡稱“保險業協會”)在中國銀保監會指導下啟動了《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以下簡稱“現行規範”)修訂工作,現已形成《重大疾病保險的疾病定義使用規範修訂版(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規範修訂版”),並於近期向行業開展徵求意見工作。


今天我簡單跟大家以醫生的角度講解下較重急性心肌梗死新舊疾病定義的對比。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兩個重疾定義的對比,如下圖:

龍大夫看保險:醫學角度解讀重疾定義之“較重急性心肌梗死”

我們根據對應關係,調整了一下表格的順序,便於大家對比分析,如下圖:

龍大夫看保險:醫學角度解讀重疾定義之“較重急性心肌梗死”

根據上述表格,我們總結了七個方面的變化,具體內容如下:


一、從症狀表現看

舊版的典型臨床表現,如急性胸痛,在新版中修訂為:缺血性胸痛症狀,更加明確了。其他疾病也可導致急性胸痛,例如(胸)主動脈夾層,其會出現急性胸痛症狀,但主動脈夾層胸痛性質與急性心肌梗死胸痛性質是有明顯區別的。


二、從心電圖表現看

舊版中:新近的心電圖改變提示急性心肌梗塞,在新版中修訂為:新發生的缺血性心電圖改變、新生成的病理性Q波。新版中約定的更加具體了

三、從實驗室化驗指標看

舊版中:心肌酶或肌鈣蛋白有診斷意義的升高,或呈符合急性心肌梗塞的動態性變化,在新版中修訂為:1)心肌損傷標誌物肌鈣蛋白(cTn)升高,至少一次檢測結果達到該檢驗正常參考值上限的 15 倍(含)以上;2)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升高,至少一次檢測結果達到該檢驗正常參考值上限的 2 倍(含)以上,

新版有了具體的化驗指標範圍。

四、從左心室功能評估時間看

針對左心室功能降低:舊版為發病90天后,新版為確診6周以後新版評估時間變短了。

五、從影像學表現看

對於新版中有其他新添加的理賠條件:影像學檢查證實存在新發的乳頭肌功能失調或斷裂引起的中度(含)以上的二尖瓣反流;影像學檢查證實存在新出現的室壁瘤;出現室性心動過速、心室顫動或心源性休克。


六、從診斷標準看

舊版心肌梗死診斷標準為:3選2模式,而新版心肌梗死診斷標準為:

1+1模式。新版中明確了急性心肌梗死診斷標準首先必須有: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或肌鈣蛋白(cTn)升高和/或降低的動態變化,至少一次達到或超過心肌梗死的臨床診斷標準,再加上存在下列之一的證據即可診斷急性心肌梗死:缺血性胸痛症狀、新發生的缺血性心電圖改變、新生成的病理性Q波、影像學證據顯示有新出現的心肌活性喪失或新出現局部室壁運動異常、冠脈造影證實存在冠狀動脈血栓。


七、對於新增“非冠狀動脈阻塞性疾病所引起的肌鈣蛋白(cTn)升高不在保障範圍內”的認識

急性心肌梗死的病因和發病機制是:冠脈粥樣硬化基礎上一支或多支血管管腔急性閉塞。而對於一些疾病也會出現肌鈣蛋白的升高,例如:病毒性心肌炎,其病因及發病機制是:病毒造成心肌直接損害以及病毒介導的免疫損傷,對於這樣的患者也可出現心肌損傷標誌物(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鈣蛋白)的升高,但是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病機制不是冠狀動脈的阻塞。


今天帶大家解讀了關於《重疾定義(2020修訂版)》中較重急性心肌梗死的定義,下期我們一起來看看新增的較輕急性心肌梗死具體有哪些內容,下期見。


龍大夫看保險:醫學角度解讀重疾定義之“較重急性心肌梗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