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新时代中国青年 青春蓬勃力量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在这场战“疫”中,

有很多高校医务工作者的最美身影,

我们携手并肩,共抗疫情。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同在西北屹立的兰州大学,

65名医务工作者逆行驰援。

从黄河到汉水,

我们一起谱写着壮丽的战“疫”之歌。


@交大青年、@兰大青年,

深入学习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重要回信精神,

不惧风雨、勇挑重担,

做新时代中国青年。


交大“战‘疫”英雄讲团课

他们,是战“疫”医务工作者,

甘于奉献、情系民众、大医精诚;

他们,还是青春担当正能量传播者,

说所见、所闻、所感、所思;

近期,西安交大团委推出“战‘疫’英雄讲团课”,邀请抗“疫”一线的医务工作者讲团课。目前已开展5场讲座。


  • 我和我的“十一纵队”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十一纵队”: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第一批请战出征的十一位医护工作者

从2020年1月26日至2020年3月20日,刘小静和她的“十一纵队”在武汉前后战斗了55天,她们亲身经历了武汉从病痛到复苏的全过程。她分享了在武汉“两点一线”且充满了消毒气味的工作生活,以及每天经历“生死时速”又充满感动的心路历程。

英雄事迹源自平凡人的挺身而出。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这样度过:当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会因为碌碌无为而羞愧”。


  • 在危重症病房和死神赛跑的55天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为母则刚,为妻则强,为医应该迎难而上,党员更当不辱使命”。

8小时一换的班次、10小时的不进食不喝水、防护服下的缺氧状态、护目镜压伤的鼻子、口罩磨破的耳朵、第一次穿上的尿不湿……在危重症病房和死神赛跑55天,每一天都惊心动魄,每一天都意义深远,每一天都关乎到鲜活的生命。危难面前,“家国情怀”是信念信仰,“民族团结”是使命担当。希望交大青年学子能够牢记:家国大义面前,只有身先士卒的奉献精神,才能救国家和人民于水火,这也是交大西迁精神的要旨所在。


  • 坚守奉献:病房中升起的“乐观”暖阳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作为陕西省援鄂医疗队的一员,张正良已经在疫情防控一线战斗了56天。他通过图片向大家展示了两个多月医务人员艰苦卓绝的斗争,以及那温暖动人的故事。

疫情爆发之初,“纵然四面八方,号声未落,已然齐聚江城”,凭借着对生命的敬畏,医务工作者们从四面八方奔赴武汉,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据了解,张正良所在的团队共管理了113名患者,其中出院已达95名,但他认为,疫情中的数字,“记录的不仅仅是数据,更多的是经历,是曾经奋斗的过往,也是风雨过后的阳光”


  • 全力以赴:危难中见证的医患深情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作为陕西省第三批援鄂医疗队的成员,吴静介绍了战“疫”期间护士为鼓励患者所写的床头正能量语录——“疫情终会过去,静候春暖花开”“听说武汉春天很美,我们一起加油看看”“战胜疫情,我们杠杠的”。一句句暖心的话语,让隔离病房充满爱。制作战地作品、隔离病房展报,建立隔离病房爱心超市,指导新冠呼吸康复锻炼,设置出院纪念卡,她目睹了这段时间里医护人员与患者间一点一滴的温暖。

“你若性命相托,我便全力以赴”,这是医护人员的承诺。吴静希望能继续做好健康的守护者、爱的传递者,和武汉人民、全国人民一起努力驱散疫情“阴霾”,共沐美好春光。


  • 慎终如始:一身白衣,责无旁贷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从医疗队队员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开始,即使面对物资缺乏、感染风险、饮食不调、危重症患者救治等种种困难,队员们也从未放弃。“队长牌”油泼面、集体生日、患者的感谢,这些都给了医疗队极大的鼓励和感动。谈到与不同地区的医疗队的合作与共事,周博改用诗人李白的诗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抗疫战友情”。之后,周博讲述了老夫妻患者共同抗疫的难忘记忆,真挚的感情令人十分感动。

他以“慎终如始,则无败事”做结,对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攻坚战信心十足,“相信在所有医护人员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胜利很快就会到来!”


  • 中流砥柱:医者大爱,青年担当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援鄂医疗队中35岁以下队员占比63%,90后占比25%,青年人是整个抗疫工作的中坚力量。惶恐不安的心理、繁复艰难的操作、陌生复杂的环境之下,青年队员不畏艰难,勇挑重担,展示出优异扎实的医疗技能、冲锋在前的责任意识、医患互信的人间大爱。之后,他展示的西安交大二附院巩守平书记给女儿的一封信,不仅体现了无边父爱,也为医学生和广大青年提出了新的要求。

韦巍用这样一段话与青年学子共勉:“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与国家共命运,将个人命运与成长融入国家命运,一定得道多助,一定必有大成!”


  • 平凡:白衣执甲,柔肩挑重担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奔赴武汉前的挣扎纠结,党员的责任义务、丈夫的落泪、孩子的天真问询,种种复杂心情在心中反复萦绕。到达武汉之后面临的重重困难:初期简陋的医疗环境、较高的感染风险、繁重的工作以及长时间身着隔离衣带来的不适。还有更难熬的,是面对病人的苦痛。

林婷所在的危重病区,常常会直面病人的苦楚。正如黑暗中的光芒会显得更耀眼一样,对林婷来说,病人的好转甚至康复就会特别振奋人心。“我们生来平凡,但在这些时刻却会迸发出不平凡的勇气和担当,但最终我们还是要归于平凡,也只有平凡却又温暖的生活是我们永远的避风港。”


  • 成长:无问西东,只身追敢勇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从遥远的“非典”记忆到抗疫时与队友的生死之交,再到众多为抗疫做出贡献的人和事,还有那记录心路历程的一万多字的抗疫日记,贯穿始终的都是明宗娟赤诚的家国情怀

她在日记中记录的很多细节,再现了一个“逆行者”的切身体会——空旷的武汉城区、冬夜无暖气的难挨、高唱国歌上班的日常、收到捐赠物资的感动以及所有人身处不安、忍耐、期盼、奋进并存的氛围。“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与交大青年学子共勉。


  • 温暖:白衣俊杰,青春热血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从出征前夜的焦虑迷茫,到抵达武汉的焦虑不安,在惠艳娉看到接管病区原班医护人员期待的目光时,都变得荡然无存,剩下的只有坚定的使命担当。经历了生死之别后的他们,选择了化悲伤和压力为动力,继续投入战斗;用过硬的知识和能力,用已知预见未知,将治疗关口前移,尽心尽力挽救每一个生命。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场抗疫的大考中,勇气是必须的,但比勇气更重要的是与勇气相匹配的能力。因为也许有一天,我们还会因为职责舍生忘死,为国家和人民时刻准备着。”


  • 感动:丹心使命,大爱扶伤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在抗“疫”一线,有午夜时分被叫醒、争分夺秒去抢救危重病人的紧张;有领导前辈关键时刻勇担当,把危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的温情;有与病患朝夕相处,视病患为家人的爱。

作为一名重症护士,要面对的不仅是与时间赛跑,还要与死亡对弈。“你若性命相托,我必全力以赴”是她不变的丹心,“用辽阔和博爱的医者心,去医治世间所有的痛苦和创伤”是她牢记的初心。抗“疫”征程展旆旌,向所有在前线冲锋战“疫”的英雄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青年担当 不忘初心

@兰州大学

青春战“疫”,你我同行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兰州大学 积石堂图书馆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西安交通大学 钱学森图书馆


我们相信,青春正担当的力量与责任,

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

我们,将绽放出更绚丽青春光芒!


@兰州大学,我们都是收信人!

「出品 / 党委宣传部」


内容来源 / 校团委

海报设计 / 挑战网

校景图摄影 / 兰州大学;西安交大 景泽昊

责任编辑 / 崔可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