廢玻璃回收行業現狀和前景淺析

如果說我們的城市有一座由可回收物組成的“礦山”,那麼廢玻璃就是這座“礦山”中最亟待開採的礦物。

廢玻璃是城市垃圾中最難處理的成分之一,廢玻璃如果不回收,不利於垃圾減量。收運、焚燒的成本也很高,也無法在填埋中降解,甚至部分還含有鋅、銅等重金屬,隨意丟棄會汙染土壤和地下水。回收廢玻璃利潤微薄,相對於其他可回收物就像是“雞肋”。

廢玻璃回收行業現狀和前景淺析

01

回收的經濟效益

在我國,廢玻璃的量相當可觀,一年會產生5000萬噸左右廢玻璃。通過對廢玻璃進行回收和利用,不但有經濟效益,更有重大環境效益。

廢玻璃回收行業現狀和前景淺析

據統計,利用回收的玻璃再生玻璃,可節約煤、電能源10%-30%,減少空氣汙染20%,減少採礦廢棄的尾氣80%。

按一噸計算,回收一噸廢玻璃可以節約石英砂720公斤,少用純鹼250公斤,節約長石粉60公斤,節約煤炭10噸,電400度。

一噸廢玻璃回爐後可再生2萬個500克裝的酒瓶,比利用新原料生產節約成本20%。

02

回收利用起步晚,技術相對落後

在廢玻璃的回收利用方面,我國和世界玻璃工業發達國家相比,起步較晚。

國外採用廢舊玻璃回收處理工廠,除了傳統的手工分揀外,還有自動分揀和分離技術,且保證摻入廢舊玻璃後不影響玻璃產品的質量。目

前國內還沒有專業化的廢舊玻璃處理工廠,廢舊玻璃的分揀、分色以人工為主,處理成本較高。已經有一些廠家開始利用回收的碎玻璃生產玻璃微珠、玻璃馬賽克、彩色玻璃球、玻璃磚、人造玻璃大理石等。有關科研機構也正在進行深入的研究。

03

供應量超出預期,回收企業虧損嚴重

由於玻璃製品體量大、不易存儲;重量大、運輸成本高;破損麻煩、回收利潤低,同時回收場地租金高、人工貴、稅費高、缺乏政策性支持等原因,回收企業往往處於虧損狀態。

回收1噸玻璃,可能還要倒貼100元左右。

導致企業沒有積極性。另一方面,玻璃製品廠家都有自己的流水線,生產成本低,寧願直接用原料加工。

04

整體回收率較低,行業潛力大

我國廢舊物資回收行業發展較快,再生資源回收加工體系已經基本形成。但生活中產生的廢玻璃,有一小部分通過各種方式到了廢品收集站得以回收利用,剩餘大部分都是被環衛部門填埋處理,廢玻璃的回收利用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真正實現產業化。

目前,全世界廢玻璃回收利用率平均水平已接近50%,臺灣地區達到84%,德國的回收率甚至高達97%,而我國回收率僅為13%,遠低於50%的世界平均水平。

我國的廢舊玻璃產業有巨大的市場空間。

(來源:中玻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