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2014年,光明日报的一篇《“艺术始 商业终”:艺术区困局如何破解》的报道,说尽了无数文青们梦想以艺术为生的忧郁现状。

文中,面对彼时艺术工作室接连倒闭,画家在综艺节目中被很现实地逼问“你吃什么喝什么?难道要拿你的血来作画吗?”,有专家表示,如果把艺术家作为艺术的代表的话,那么他的确可能与商业存在一种对立的关系。

然而,事情却在之后的几年里,出现了翻天覆地的转机。

2019年6月16日,坐落于798艺术园区的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在其官方微博上发布了授蔡徐坤“艺术公益大使”称号的推送。与推送一同出现的,还有蔡徐坤此次活动的主题海报。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不久,蔡氏饭圈奔走相告。而毕加索的大名,也随之开始出现在了饭圈的各种产品上。但是让这样一个之前以流行文化和中性气质而闻名的少年流量明星,毫无预兆地忽然代言起世界殿堂级抽象艺术大师的作品,也引发了相当激烈的争论。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可与此同时,除了饱受质疑,因为有了才蔡徐坤的加持所以对这次展览表示期待的呼声,也是铺天盖地的。

而这一切,则在现实中掷地有声地转化成了变现果实。作为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近年来最重磅的活动,毕加索这位现代主义大师的展览,刷新了尤伦斯场馆人流量的最高纪录,单日最高峰值超过5000人。

除了蔡徐坤,尤伦斯的这场展览,还出现流量红人李现的社交账户上,进一步扩大了受众范围。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为了安全,场馆前甚至搭起了曲折的超长队伍分隔栏杆。距离开展两个多月后,依然不时需要排队等待。而单人150元以上的入场价格,则令主办方在门票收入方面,刷新了有史以来的罕见高峰。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对此,尤伦斯开馆以来最年轻的馆长田霏宇(Philip Tinari)显得信心十足,他曾对媒体表示“(社会公众)或许会从热衷流行文化,慢慢转向关注当代艺术”。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许多看完毕加索展览的游客,总不免需要再找个地方休息休息,吃吃喝喝,或者再随便逛逛。渐渐地,整个798艺术区,也就因此被这种辐射效应润泽地繁荣了起来。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毁誉参半的流量明星,是如何带活了一个沉寂已久的产业链条的呢?面对如此成功的营销案例,人们纷纷想要看清这盘大棋背后,流量与艺术结盟的本来原理。

在8月的《圆桌派》里,二手玫瑰主唱梁龙说摇滚这行,从2008年开始才算见到点张儿(开始挣钱)。而美术馆产业,严格来讲,它异军突式的发家致富,非常仰赖近年来社交媒体带来的流量洪流。

逻辑的起点,在于人们对心目中的偶像爱屋及乌的情绪。当他或她的生活时间线里,冒出了一样特别推荐的东西,尽管你知道那就是他/她收取了相关费用而进行的商业行为,你仍然还是抵挡不了因此去花钱“试一试”的诱惑。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而迈出这弥足珍贵的一步,对艺术市场,尤其是对公众认知还徘徊在“懂不懂”的当代艺术市场而言,至关重要。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跨过了这一步,流量奇迹的背后,就不再只是小鲜肉们的舞台。换言之,与其说是蔡徐坤们魅惑的眼神发出的邀请吸引来了观众,倒不如说是承载它的社交媒体,成就了这一切。

而2018年夏季至秋季,有关徐冰40年个人回顾展的成功举办和丰厚收益,就是这种模式的精准预演。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荟萃了"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美国国务院艺术勋章"、"作品曾在纽约现代美术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古根海姆美术馆、英国大英博物馆等多家世界级美术馆展出"等多重IP,再加上其在美术圈的广泛知名度,徐冰个展甫一面世,就自带无穷人气。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在此基础上,各路社交媒体的争相报道,则吸引了无数当代艺术爱好者们的注意。彼时间,仿佛要不要去看徐冰个展,成了能否追上今日潮流的风向标。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与此同时,在堪称中国艺术界晴雨表的798,其他场馆也在探索以社交媒体带来的流量充实艺术市场的新路子。

以木木美术馆为例,它设有一套专门的后台流量分析设备。用来准确掌握消费者们在美术馆乃至整个798艺术园区内各个景点的停留时间。

这种大数据可以大幅提高广告投放的精确度,使木木能够更合理地分配美术馆的各项功能。2018年春节前后,名为脑髓天国的80后主题展览,便是这种精确计算的结果。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此外,木木美术馆还是国内美术馆里,最早以短视频扩大宣传的先驱者。他们的运营手段,除了没有高调地凝结出流量代言人之外,与尤伦斯别无二致。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而那些直接侧重于网红商品的店面,则直接设计成了便于各路流量明星前来打卡拍照的样式。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再比如,支持随意改变空间布局,在极短时间能从一个文艺的书店摇身变为发布会现场,再配上咖啡、轻食等餐饮供应服务的网红店“机遇空间”自开业以来,曾留下过包括于谦、乔杉在内的多为大咖的足迹。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早在2012年,纽约时报中文版的一篇《社交媒体为中国艺术界带来变革》,就启发了无数国内艺术运营者的商业思维。尽管国内总在社交媒体的玩法上相对落后,但如此方兴未艾的趋势,为未来提供了广阔前景。

“社交网络站点,尤其是新浪微博,已经对中国艺术界带来了变革,”尤伦斯馆长田霏宇说。“这种技术最重要的影响是,消除了中国艺术家和全世界的时间差。今天,重庆或武汉的年轻艺术家,能够实时了解纽约和伦敦的动态。”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现如今,全球90%的私人美术馆,都会利用多样的社交媒体平台进行宣传。他们可以在网上销售作品、与受众直接交流,并且宣传他们的展览。同时,尽管一些画廊会在网上为代理的艺术家进行推广,许多艺术家,尤其是刚刚起步的艺术家,必须独自面对这种推广工作。

而798的复兴,也只是中国艺术界登上网络流量这个巨人肩上创造财富的冰山一角。

放眼全球,社交媒体作为这个时代思维的滥觞,已经融入到了西方艺术界的方方面面。以Instagram 为主的社交媒体是艺术行业工作者和藏家搜索、发现和推广艺术品和展览信息的重要平台。它的“发现”功能也适用于获得新的艺术家和展览资讯 。

社交媒体不仅给体系外的艺术家通过建立线上流量和“观众群”而获得商业和艺术行业关注的机会,也令艺术界因此诞生了新的艺术形式。

阿根廷艺术家Amalia Ulman 是首位以社交媒体作品一举成名的艺术家,2014年她通过Instagram 呈现了一系列的虚构生活后公布于众,并将作品命名为《卓越与完美》,很快受到艺术评论人的关注。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在艺术专栏作者,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副馆长看来,虽然美术馆从业人员多少会警惕数字媒体上传播策略的娱乐化倾向,但在一个平行的世界上,人们依然略有不甘地看到今天主导城市文化生活的,依然是那些被扁平化的产品。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运用新式技术手段,美术馆不得不怀着警觉之心介入到大众流行文化系统,希望从中分一杯羹,更希望传递自身理念到更为广泛的人群。这就像今天当代艺术的表征一样:如果你的创作是希望反思商业系统对人的奴役,那么首先就要深深介入进这个系统,你才能感受到真实的世界。”

于是,被话题人物蔡徐坤吸引了关注,抱怨着“怎么找了个我讨厌的人代言我喜欢的作品”的看客们,似乎不难理解:

盘活艺术界需要流量,而蔡徐坤之所以被选中,刚好因为他是是从商业角度考虑,流量价值最高的那个。树上的果子,可以酸甜熟涩,各有不同,而果实仰赖的参天大树,也就是流量网红背后的社交媒体,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往期回顾

DISCO is OUT,So TM What?

盘尼西林乐队:偏执的城市白日梦需要一剂音乐良药

彭坦:少年维持着烦恼(一)

杜琪峰与银河映像之后,香港再无电影

否认“小津基因”的是枝裕和,能否复刻日本传统家庭伦理?

更多好玩好听好看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托尼奖 / 12种音乐心情 / 莫西子诗

鼓浪屿 / 铁风筝乐队 / 土酷创始人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OPEN开腔,我们一起开腔!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

蔡徐坤带火毕加索个展背后的营销逻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