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伍伟是一位80后艺术家,如果把“艺术家”看作是一种职业的话;那么,伍伟就是一位正处在成熟时期的“从业者”。


我们与伍伟的采访地点约在了798的当代唐人艺术中心,他参加的双个展《异质》刚刚在上个周末开幕。也许是因为疫情的原因,伍伟将自己的工作室从顺义搬到了家中,在交谈过程中,他调侃说自己现在的状态就像是一个“公寓艺术家”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伍伟出生在河南,后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实验艺术系。在伍伟的作品中,“纸”可以说是承载他全部思考的灵感源头。


伍伟用纸张作为主要的创作媒介,他的创作方法看上去十分的“费力”,用剪刀一点点剪出毛发的质感,通过不同颜色的纸张来区分质感上的差异,从而改变纸张原有的物理属性。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伍伟曾说过,他“试图在材料与空间中寻找一种纯粹而极致的直觉状态”。由厚重的文化积淀到最原始的物质状态,他的作品呈现出一种强烈的“矛盾感”,引导观众不断地去思考作品背后的故事。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在采访当天,伍伟穿着一件牛仔外套,看上去十分放松。当谈到他的艺术和展览时,我们体会到了作为一名艺术家的“严肃”态度。


以下文字是我们整理出的采访精华部分。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伍伟您好!可以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您的新展吗?

伍伟:这次展览的名称叫《异质》,是由唐人策划的一个双个展,展出了我从去年开始到现在创作的作品,还有一些前几年的装置。因为是在疫情的期间,所以我们这次展览就取名为《异质》(谐音“抑制”),与现在社会上的一种现象也有关联。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异质》双个展现场,2020,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可以具体介绍下您这次展出的一些作品?

伍伟:《祥瑞》和《藏身》系列是我在疫情期间创作的四张作品。在古代有一本叫《祥异志》的书,记载了当时瘟疫横行的故事,我觉得展览在这个时期呈现,就有点像是一个当代版本的《祥异志》。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左:《祥瑞-1》,2020,纸,150×150cm

右:《祥瑞-2》,2020,纸,150×150cm

其实,在早期人们就对“祥瑞”有了概念,比如说一些原始的部落,他们会以动物的形象作为图腾来代表他们的精神象征。

《祥瑞》实际上是人类对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其实我在疫情初期还是一种乐观的态度,我想做一个现代版的《祥瑞》,让大家可以看到一个好的预兆,希望我们可以克服内心的恐惧感,相信我们可以战胜疫情。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藏身-1》,2020,纸,170×140cm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藏身-2》,2020,纸,180×150cm

《藏身》是另外一种状态,会更加纠结,恐惧感更强,但我相信人类终将会战胜困难!


纸张是您作品中最常见一种媒介,从材料本身出发,它最吸引您的地方是什么?

伍伟:我在2008年时曾经营过一家书店,有很多艺术和文史哲类的书籍在店里出售,我个人也非常喜欢收集古典书籍。

书是一种记录文明的方式,代表了理性社会的延续。我的一件早期作品用了163本书,将他们堆成虎皮的形状,里面有虎皮的纹路,虎皮的黑色就是文字的颜色,白色就是白纸的颜色。后来再到《虎落》,我将书籍慢慢地简化,变成了比较纯粹、抽象化的一摞白纸。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虎落-3》,2018,纸,35×35×18cm

它的角落里又出现了类似动物的皮毛。书和纸张,我在这里面没有去特别的去强调它们,但当你认真地去观察它时才会发现,它原来是从纸张里面走出来的,会让人感觉到一种原始性和野蛮性。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皮毛》,2016,纸,170×170cm

对于人类文明来说,我觉得这类的表达可以让一种原始的野蛮状态和现代文明的沉淀,碰撞出不一样的矛盾感。


您在创作过程中遇到过哪些阻力吗?

伍伟:我觉得困难多是来自于外部,来自于跟社会和生活的关系,一个艺术家能排除掉所有外在状态,完全地进入到一种真空状态是不容易的,如果给我一个安静的环境,我可以这样一直创作下去。


您认为艺术与公众之间最佳的互动方式是什么?

伍伟:我曾经教过一些学生,他们在做作品时,会与观众产生一些感应或者其他方式的互动,但我不鼓励一个艺术家去做这样的互动,因为一个作品有它自己的特殊性。在每件作品背后,都会有一些深层的思考。

一件好的作品是能够让观众停下来,好好去解读的;然后,有他自己新的想象才是最重要。


与之前相比,这次展览有什么不同或者推进的地方吗?

伍伟:在这次展览中,大家可以看到一些架上的作品,看上去很像是一幅画。但实际上我是把一个绘画或者架上的作品,当做一个装置的作品来做的。搬了工作室后,我在一个公寓里创作的,大家经常开玩笑说,我变成了一个“公寓艺术家”。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异质》双个展现场,2020,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公寓艺术家”这个概念实际上在中国当代艺术史里面有一段时期了,是高名潞先生提出的一个概念,比如像宋冬,像尹秀珍。早期他们并不是像我们想象的艺术家都是在一个非常大的厂房里去批量生产的,在公寓里面去创作会更人性化,更感知,更接近你个人的生活。


通过这次的展览,您想向公众传递些什么呢?

伍伟:首先,我觉得作品不能只是去传达某种观念,它也不能只有说教的功能,如果一个艺术家只是为了去说教,那这个路子就有点偏了,我希望就一件作品能让别人看到一种新的可能。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左:《巨兽-13》,2019,纸,70×70cm

右:《巨兽-9》,2019,纸,120x90cm

艺术家并不是思想家,艺术家的思想也不见得比哲学家更深厚。我希望在自己的作品中可以提出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我们的世界。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异质》双个展现场,2020,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在疫情期间做展览有什么不一样的体会吗?

伍伟:传达一种希望吧!一种美好的愿望,展览中的作品都很鲜亮,你可以去仔细观察他的名字,比如《祥瑞》和《巨兽》。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巨兽-12》,2019,纸,150×150cm

其实都是对强大力量的一种向往,我期望有一种强大的力量,甚至一种超自然、超现实的力量来克服重重困难,在现阶段也象征一种祥瑞和一种吉祥的寓意,也是一种让人们去乐观向上的一种精神,甚至通过它们可以去思考生和死的关系。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采访撰文 / 张金辉

拍摄剪辑 / 杨桂林

图片致谢 / 伍伟、北京当代唐人艺术中心


专访艺术家伍伟 | 另一种看世界的角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