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贊同提醒、指點別人麼(含親人)?效果如何?

是啊2768


我同意樓上說的,這個要分情況,沒有絕對的。只是要注意分寸和尺度。

首先提醒我覺得對於長輩,親人,資歷比你深厚或者不太熟的人例如關係一般的同事,上司,合作伙伴等等。如果你的提醒是基於對方,或者基於你們雙方利益的,可以提醒,並且根據對方的性格,尊嚴,先預估一下怎麼說更委婉,不至於傷害到對方。而且還要強調提醒對於對方的好處,這樣也不至於傷害到你們的感情。

如果只是小事,跟你關係好比較親密的人,完全可以直接提出來,比如今天下雨降溫,你該多穿一件外套出門類似的。如果是相對來說的大事,比如工作任務,涉及到金錢等等,我會通過這樣先詢問對方的想法,再提出我的建議,強調提醒改變對對方的好處,給出對比,基本對方都能很好的接受,至於他選不選擇你的建議,當然也是需要後續對方的思考和抉擇,甚至還需要和你再次討論。

至於指點,我覺得如果我們不是某個行業某個領域的專業人士,儘量不要把自己放在一個高地位去“指點”對方,告訴對方“應該”怎麼做,人都是有尊嚴的,你這樣做通常會引起反感。除非是對方主動找到你請你提建議,你可以以“提醒,給參考”的方式來告知。

另外的情況就是,你是領導,是管理者,正在帶領團隊的,那麼為了樹立威信,為了團隊的共同利益,當然要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為了效率,直接提出見解,這種場合下是沒有人會去追究你是否委婉了。

以上是我的想法,我個人覺得,“合理”提醒,指點對方是一件利人利己的事,不僅能幫助對方發現問題和錯誤,也能讓自己避免犯相同的錯誤,甚至能提升情商和交涉能力。



沈小陸


我贊同,及時善意的提醒是為了他少走彎路,是幫他,人說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千萬別當事後諸葛亮,個人意見,供參考。


用戶70192465719


“聞道有先後,術業有專攻”,每個人在生活、工作和成長的過程中都少不了被提醒、被指點,同時我們也避免不了提醒和指點別人。

我認為,只要是必要的、正確的、善意又不傷人自尊的提醒和指點都是應該被贊同的,它應該是錦上添花,更應該是雪中送炭!

我家的女兒現在不但事業有成,家庭幸福,小兩口還經常買給我喜歡吃的美食,喜歡穿的衣服,每年至少會帶著一家人出門旅遊一次。她不再叛逆、很少頂嘴——這對於我來說真是意想不到的最好女兒!

記得她四、五歲的時侯,偷偷地把鄰居家剛開封的奶粉藏在小裙子下拿回了家。

經過幾分鐘的耐心說教之後,她仍捧著奶粉,捨不得送回去。氣急的我打紅了她的小手,她才給人家送回去,說:阿姨對不起,妞妞再也不拿別人的東西了。

從此以後,她也經常說:做不到的事找父母幫,做得到的事情靠自己,不要想著不勞而獲!

也正憑著這簡單的信念,在以後的日子裡,她想靠自己鯉魚跳農門,去見識外面更廣闊的世界,所以她努力學習,勤工儉學,艱苦創業。

她現在家庭、事業雙豐收,仍不斷地學習,學習新的知識,學習更高的技能。她說,不勞而獲的思想對人生沒有一點好處,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要靠自己努力!對自己狠一點,才能越來越優秀!

女兒也說,孩子的人生就是一張空白的A4紙,只有在家庭、學校和社會的、正確科學的教育下才能描繪出最美的藍圖,適時有效的提醒和指點必不可缺。

“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不同的人因為生活環境,人生閱歷,思維方式等不同,對於同一件事情的看法和處理也會不同。

這時為了更好地解決問題,有效的提醒和指點也是必要的,接愛者應該虛心聽取,有辯別地採納。

當然了,對於不合乎當時實際情況的、或者別有用心的提醒和指點我們要明辯是非,予以拒絕。

既便是最合理有效的提醒和指點,我們也要以友善溫和的態度去提出,儘量讓接受者感到信服、舒服,而不是難堪——這樣的提醒和指點也才會真正地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最後,希望我們每個人在必要的時候都能得到高人指點,同時在

別人需要的時候也會熱情相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