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背山》:“去神祕化”式的同性愛情

《斷背山》是由李安執導,於2005年在美國上映的一部西部同性愛情片。影片是以美國西部的懷俄明州為背景,講述了兩個牛仔之間至真至誠的感情故事。《斷背山》改編自安妮·普露的同名短篇小說。李安在看完整部小說之後,便被小說中寧靜祥和的斷背山、主人公之間激烈卻又不可言說的情感所打動,萌生了將小說搬上銀幕的想法。

《斷背山》:“去神秘化”式的同性愛情

《斷背山》電影海報

2005年,《斷背山》在美國上映之後,譭譽參半。過分敏感的同性戀題材在當時的美國社會還仍未解禁。於是這一部觸碰“灰色地帶”的影片便一石激起千層浪,引發了社會、學界對同性戀問題的討論。但是如果僅僅將《斷背山》視作一部同性戀電影,而忽視影片對人類本真情感的頌揚、對人與人之間複雜而隱秘感情的細膩刻畫,實在有些不公。

No.1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座斷背山

李安在談到《斷背山》時,他說他並不贊成把《斷背山》簡單定義為一部同性戀電影,而更願意將其稱之為“以一種不同尋常的方式講述的美國式愛情”。這不同於男女之間的耳鬢廝磨,卻仍是至真至誠的情感交鋒。

這是一種廣義上的愛情,它超脫了性別的束縛,任由情感的肆放。牛仔傑克·特維斯特與恩尼斯·德爾瑪因放牧而結識。高山牧場上惡劣的自然氣候、艱苦的工作環境,成為傑克和恩尼斯感情升溫的培養皿。直至一個寒夜,傑克和恩尼斯合衾相擁,醇香的酒精縈繞其間。狹窄破舊的帳篷在寒風中搖搖晃晃,帳篷外還殘留著點點篝火。他們在粗獷的斷背山中演繹著最為柔軟動人的真情,這是愛,愛情的愛。

《斷背山》:“去神秘化”式的同性愛情

李安曾說:“每個人心底深處都有一座斷背山,那可能是最黑暗的部分,讓我在拍攝時也經常感到害怕。”李安所謂的“斷背山”是人性深處難以言說的隱秘心理。它可能是激情,可能是性愛的衝動,甚至也可能是愛情。但是這種感情卻始終以一種“被邊緣化”的狀態存在。李安的《斷背山》則是將其“去邊緣化”、“去神秘化”。這是對人性隱秘心理的深度挖掘,同時也是同性文化進入主流文化的一種嘗試。

No.2精神壓抑下的潛流

由於傑克和恩尼斯感情的不被接受,他們選擇了將這段感情藏匿起來。高山牧場的工作結束之後,兩人便分道揚鑣,很快便有了各自的家庭。四年後,一張來自傑克的明信片徹底打破了恩尼斯的平靜生活。之後,他們經常以釣魚為名,重拾舊日的美好時光。

但是看似和諧的生活中,卻隱藏著壓抑的潛流。恩尼斯的妻子阿爾瑪對丈夫行為的懷疑,恩尼斯幼年所見對同性戀男人的殘忍處決,都讓人感到一絲隱隱的不安。

平靜的生活之下,彷彿還隱藏著一顆隨時就要爆炸的炸彈。這是李安的伏筆,也是他的特色。

隨著恩尼斯和阿爾瑪矛盾衝突的不斷積累,他們離婚了。離婚之後的恩尼斯日漸消沉,終日流連在酒吧,並和酒吧的女招待有染。而傑克本以為二人能夠過上理想的生活,卻沒想到恩尼斯仍舊畏懼世俗。

傑克曾對恩尼斯說:“從前你來去瀟灑,現在卻像朝拜教皇”。如果說婚姻約束下的恩尼斯,能夠來去自如,那麼當他失去婚姻的保護時,則更加在意社會的道德約束和輿論力量。在恩尼斯和傑克看似平靜的生活中,實則暗流湧動。他們在不同的人面前,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或丈夫、或父親,但只有在彼此的面前時,他們才是自己。

《斷背山》:“去神秘化”式的同性愛情

“從前你來去瀟灑,現在卻像朝拜教皇”

No,3東方的詩意與隱忍

在《斷背山》中,導演李安為我們營造了一個美國西部的自然世界,茫茫蒼翠的斷背山、涓涓清澈的溪流以及漫山遍野的羊群、星星點點的篝火。這些都是中國寫意畫中特有的元素。他用中國的方式講述了一個美國式的愛情故事

此外,恩尼斯對婚姻的責任感、對傑克的逃避、對女兒的愧疚,都像極了中國人的處事方式。褪去了西方人的果敢和堅決,而染上了東方人的隱忍和自責。

這些都和李安的文化身份相關。作為一位中國出生、接受過西方教育的導演,他身上獨具東西方兩種文化特質。這種跨文化的身份,使得李安在處理西方題材時,很自然的融入了東方元素,這也讓《斷背山》這部電影具有跨文化的藝術魅力。

我是約克鎮的影音室,和我一起來看電影吧!歡迎交流、點贊、關注哦~看文愉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