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寫作備考最新素材 | 20個“時代主旋律”,奏響7月凱歌


2020寫作備考最新素材 | 20個“時代主旋律”,奏響7月凱歌


1. 《居家學習“慎獨”正當時》

(標題即觀點,切中寫作主題,抗疫時分,青年勵志當“慎獨”,實乃振臂一呼。)

何謂慎獨?《大學》裡講,“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故君子必慎其獨也!”《中庸》裡也提到,“是故君子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懼乎其所不聞。故君子慎其獨也。”慎獨是一種沉潛於淵藪的靜美,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達到慎獨境界的人,身處絢爛的外部世界能持有平淡心,不染於世;能“降伏其心”,把紛擾的內心世界安定下來,返璞歸於赤子之心。慎獨,不是通過法律,也不是他律強迫獲得的;它應該是人心中的道德律令,是靠個人修養而得的。慎獨不是自欺,而是“誠其心,正其意”,是對“誠於中,形於外”的堅守,是對自我內心崇高道德律令的敬畏。慎獨是在不管有人還是無人時,都如履薄冰、如臨深淵,始終不放縱自己慾望、不逾矩。

(語文匠點評:引用經典詮釋“慎獨”之內涵,首肯其是一種至高的人生境界。)

2.《漫漫長路,每天平添一點點愛意》

(題目即論點,飽含深情和希望。)

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當歐洲等地疫情吃緊時,中國也貢獻出了自己的溫暖與力量。“雲海蕩朝日,春色任天涯”“我們是同一片大海的海浪,同一棵樹上的樹葉,同一座花園裡的花朵”“黎明時我們將獲勝”……中國人民的鼓勵伴隨著捐贈的抗疫物資一同抵達歐洲。從緊急捐贈日本病毒核酸檢測試劑盒,到中國駐韓國大使館為大邱市緊急籌措醫用口罩,並附言“道不遠人,人無異國”,這些彼此之間樸素真摯的情感表達詮釋著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意義,也讓我們深知:團結協作才是最有效的戰“疫”良方。

(語文匠點評:結合現實,昇華感情,聯繫當下中國和世界人民投桃報李、團結協作的事例,進一步論述了善慰人心的情感關愛不僅是一種文化,也是一種善良和智慧。)

3.《這個叫梅西的小夥值得被我們記住》

(題目即論點,“梅西”吸引讀者閱讀興趣。)

在這場疫情危機中,把自己擺進去的不只有24歲的河南小夥梅西,還有善緣車隊隊長、90後武漢姑娘“李小熊”,堅持跑單的外賣小哥何文文,夜奔900公里、兩次馳援武漢的女卡車司機謝琳。類似的故事和人物還有太多,他們像一點點螢光,雖然明知光亮微弱,仍不放棄閃爍,只為腳下踩著的那片土地和心中的樸素道德觀。當這一點點螢光匯聚,它們的光亮照進人心,溫暖城市,驅走黑暗,迎來希望。

(語文匠點評:無數和梅西一樣的凡人英雄心懷大愛,為我們驅走黑暗,迎來希望。)

2020寫作備考最新素材 | 20個“時代主旋律”,奏響7月凱歌


4.《敢於鬥爭 敢於勝利》

(標題即觀點,飽含激情、自信。)

這些場景,或許已刻印在我們腦海,每每重溫卻仍然讓人震撼。1月23日,“九省通衢”武漢停運公共交通、暫時關閉離漢通道,昔日充滿煙火氣的城市,一夜之間按下暫停鍵;農曆除夕,陸軍軍醫大學援鄂醫護人員連夜集結,在飛機寬大的機翼下拍下合影,每個人臉上都如此堅毅;武漢火神山、雷神山醫院建設工地晝夜不息,白天車來人往、入夜燈火通明,病房如魔術般拔地而起……這是一個國家面對災厄時的不屈身姿,這是一個民族歷經風雨時的堅強步履。從“疫情防控正處於膠著對壘狀態”,到“疫情蔓延勢頭得到初步遏制”,再到“全國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的態勢不斷鞏固和拓展”,中國交出的戰疫答卷,彰顯“越是艱險越向前”的勇毅,彰顯“不破樓蘭終不還”的堅韌,彰顯面對困難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精神。

(語文匠點評:開篇以中國對抗疫情的鬥爭現實,引出中國人民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話題。)

5.《慨然前行是最好的告慰》

(題目即觀點,表明看法。)

悠悠乾坤共老,昭昭日月同光。在這個最特別的清明節,北歸的大雁淚灑當空,夕陽邊的暮鴉也停止了聒噪,從南沙群島到黑龍江畔,從莽莽崑崙到浩浩東海,全中國各省各地各族人民在同一時刻為抗擊新冠肺炎疫情鬥爭犧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在分秒必爭的戰鬥中,烈士們流淌著的勇往直前、捨生忘死的血液,洋溢著的捨我其誰、一心為公的豪情,正化作一種大地般厚重、長空般無盡、日月般閃耀的巨大精神力量,深深激勵著活下來的人們。烈士們、死難同胞們,我們定將帶著你們的意志,慨然前行,去盡一切陰霾,打拼得天清地明!

(語文匠點評:跨越時空的名詞接續,精神力量的概括言說,情真意切,勉勵人心。)

6.《為什麼有人覺得讀書無用?》

(標題採用疑問句式,突出中心論點。)

中國古代關於讀書的時文名句很多,如“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千鍾粟,書中自有顏如玉”“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讀書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讀書無用論”的論調卻不脛而走,引發人們對讀書到底有沒有用的激烈討論。“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孔子說得很明白。如果只是為讀書而讀書,從不思考書中的內容對現實人生的指導作用,這樣的讀書顯然是無用的。只有把讀書和獨立思考結合起來,讀書才會變得真正有價值。

(語文匠點評:先哲名言,催人遐思,典雅鋪墊,水到渠成。)

7.《生活繼續,閱讀常駐》

(標題即觀點,表明態度。)

當緊張的神經稍微鬆弛下來,除了關心“活著”,除了關心糧食和蔬菜,對疫情中的生死無常,對紛繁複雜的社會現象,對人與自然、自我與他者的關係,也有必要通過閱讀加以思考。我們從小就聽慣了一句話:“讀一本好書,就是和許多高尚的人談話。”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智慧是有限的,所到之處、所識之人、所歷之事也是有限的,藉助閱讀、藉助諸多“高尚的人”的閱歷與智慧,幫我們辨識美醜善惡,抵抗焦慮與不安,是讀書的好處,也是讀書的魅力。

(語文匠點評:亮劍,論述閱讀的意義,藉助閱讀、藉助諸多“高尚的人”的閱歷與智慧,可以幫我們辨識美醜善惡,抵抗焦慮與不安。)

8.《“寄語”折射文明之光》

(題目即觀點。以小見大,意蘊深遠。)

人類文明奼紫嫣紅,不同國家語言文字也各有特點。在共同挑戰面前,人類的情感是共通的,能夠跨越語言、文化的差異。中國向日本捐贈口罩時,不僅用中文寫下“霧盡風暖,櫻花將燦”,還引用日本俳句詩人小林一茶的“櫻花樹之下,沒有陌路人”;給伊朗籌集的抗疫物資上,配有中文“中國加油,伊朗加油”;向法國援助的物資上,有三國蜀漢學者譙周的“千里同好,堅於金石”,也有法國作家雨果的名言“團結定能勝利”;捐贈意大利的物資上,既有意大利著名詩人但丁《神曲》中的“衝破黑暗夜再見滿天星”,也有中國詩歌中關於中西文化交流的詩句……古今中外不同的表達,詮釋的都是人類命運與共、同舟共濟、團結互助的智慧和理念。

(語文匠點評:中國對外捐贈救災物資上所引用的古今中外詩文名句,詮釋了人類命運與共、同舟共濟、團結互助的智慧和理念。)

9.《緬懷逝者,勇毅前行》

(標題即論點,基調沉重,催人奮進。)

經過全國上下和廣大人民群眾艱苦努力,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效,經濟社會秩序加快恢復,彰顯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顯著優勢。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展現了敢於鬥爭、敢於勝利的英雄本色,展現了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家國情懷,展現了勇於擔當、甘於奉獻的崇高品格,展現了把握規律、崇尚科學的求實態度,展現了開放合作、命運與共的寬廣胸懷,將成為推動新時代中國發展進步的重要精神力量。中華民族歷史上經歷過很多磨難,但從來沒有被壓垮過,而是愈挫愈勇,不斷在磨難中成長、從磨難中奮起。一個善於從災難中總結經驗和教訓、汲取智慧和力量的民族,必將變得更加堅強、更加不可戰勝;她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在自己的進步中獲得補償。

(語文匠點評:疫情只會讓英勇的中華民族越挫越勇。她在災難中失去的,必將在自己的進步中獲得補償。)

10.《英雄是民族最閃亮的座標》

(比喻式標題,飽含對英雄的讚揚。)

守護民族最閃亮的座標,需要賦予英雄時代內涵。英雄情結是中華民族情感中揮之不去的印記,可以說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洋溢著英雄精神的奮鬥史和奉獻史。不同時期的英雄人物的具體行為表現是不一樣的。從某種意義上說,“精忠報國”的愛國精神,“以天下為己任”的振奮精神,“我以我血薦軒轅”的獻身精神,“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拼搏精神,“挽起袖子加油幹”的奮鬥精神等都是英雄精神的集中體現。這些英雄精神濃縮了一個時代的正向價值追求和歷史記憶,成為超越時代的精神座標,時代信仰,是鼓舞我們前進的強大精神力量。

(語文匠點評:指出守護民族最閃亮的座標途徑,賦予英雄時代內涵。)

11. 《生命意識的新覺醒》

(題目即論點。《莊子》中莊周蝴蝶,夢醒後用語為“俄然覺”,後引申為醒悟,覺悟。“新覺醒”,意為時疫情境下“生命意識”的再出發。)

生命是什麼?莊子說,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尼采說,每一個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對生命的辜負;海德格爾說,當你無限接近死亡,才能深切體會生的意義。2019年,新冠肺炎疫情來襲,人們的生命受到威脅,在這危急時刻,人們中有英勇的挺身而上的“逆行者”,有宅居在家心憂他人的良善者;但也有試圖置身其外、獨善其身持狹隘立場的極端利己主義者,更有那自以為天地萬物唯我獨尊的狂妄者。亞里士多德有言:“人生最終的價值在於覺醒和思考的能力,而不只在於生存。”經過這次蔓延全球的新冠病毒疫情的生死洗禮,你的生命意識是否有新的覺醒呢?

(語文匠點評:普天一問,開啟鴻蒙;名家發聲,精彩闡釋;排比列舉,善惡有別。)

12. 內外兼修,身心俱進

(一語中的,倡議高層次的修養自守。)

從個人層面看,大疫當前,各種形形色色的謠言滿天飛,考驗的不僅是黨和政府的應對,也是對每個人精神狀態的真正挑戰。俗話說得好,“謠言止於智者”,同樣面對似是而非的傳言,一些人不辨真偽、跟風起舞,而更多的人則能鬧中取靜、亂中有定,不信謠、不傳謠,遵照黨和政府的既定部署做好當下該做的一切,以堅定的信心展現出強大的氣場。值得欣慰的是,面對猙獰的病毒,廣大民眾在嚴防死守的同時,平和理性、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展現的不僅是生命個體自內而外充沛昂揚的正能量,更是一個人身體健康的重要標誌。這也再次說明了一個近乎淺顯的道理,即生命個體的日常修為,不僅在於修身,更要注重修心,只有內外兼修、身心俱進,才是現代人身體健康應該具有的完整內涵。

(語文匠點評:論述生命意識覺醒的第三維度,生命的私人屬性,人與自身的身心共同體。無論社會層面還是個人層面,“精神健康”是“機體健康”的重要標誌。只有內外兼修、身心俱進,才是現代人身體健康應該具有的完整內涵。)

13.《珍愛春光貴在勤》

(題目即中心論點,言簡意賅。)

逆水行舟用力撐,一篙鬆勁退千尋。實現既定目標的過程,從來不會一馬平川、一帆風順,而是佈滿荊棘、充滿艱辛。我們必須常懷憂患意識和緊迫之心,自強不息、奮鬥不止,抓緊每一天,做好每件事。正如春耕,如果僅僅看作是農民的事,如果疲疲沓沓、拖拖拉拉,就可能耽誤全年的糧食收成。切不可有絲毫的鬆勁和懈怠,滋生等一等、看一看、放一放的觀望心理,甚至犯“春困”,打不起精氣神。起跑決定全程,一步被動,步步被動。辛勤耕耘自己的“責任田”,每個人都義不容辭。特別是在疫情尚未消除的形勢下,只有拿出務求全勝的決心,才能凝聚所向披靡的合力。

(語文匠點評:開門見山,反思當下,總結前行之方,切不可有絲毫的鬆勁和懈怠,甚至犯“春困”。)

2020寫作備考最新素材 | 20個“時代主旋律”,奏響7月凱歌


14.《為了人與書的美好相遇》

(題目運用擬人手法,富有情感。)

可聽、可看、可觸的人工智能等新技術帶來了閱讀變革。從鉛與火、光與電到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技術不斷改變著閱讀的面貌和形態。如今,閱讀的含義已不再僅僅是打開一本書。翻開一本介紹秦兵馬俑的人工智能畫冊,屏幕上立即展示出各種秦俑立體造型;在手機端下載APP,機器人開始為孩子朗讀有聲圖書,陪伴無數小讀者安然入夢;戴上VR眼鏡,閱讀一本關於航天的圖書,宇宙飛船近在眼前。

(語文匠點評:用短句來鋪展當下科技的閱讀門類和多樣手段,縮短人和書、知識的距離。)

15. 《一本書塑造出的城市氣質》

(把城市寫作氣質獨卓的人,有靈魂、有溫度,仰賴書的燭照作用。)

如果說一本書可以溫暖一個人,那麼一家書店則能點亮一座城。書店是濃縮一個城市的“小宇宙”,它塑造著城市的氣質,孕育著市民的品格,讓城市的精神世界更加深邃而遼闊。塞納河畔的莎士比亞書店在納粹橫行的年代成為有良知的知識分子“溫暖的庇護地”;曾是車站的英國巴特書店,延續著送行的傳統,用“以書易書”的方式,收容、傳送無數典籍;在希臘亞特蘭蒂斯書店,旅人們用志願店員的身份交換夜晚的眠床,孕育未來的作家之夢……

(語文匠點評:排比句式一一呈現,書店塑造著城市的氣質,孕育著市民的品格,讓城市的精神世界更加深邃而遼闊。)

16.《有這樣英雄的人民,戰“疫”必勝!》

(題目即論點,飽含讚揚之情,充滿自信。)

新時代領路人指出:“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中華民族是崇尚英雄、成就英雄、英雄輩出的民族,和平年代同樣需要英雄情懷。”英雄是個體,但更是“群像”。在這場異常嚴峻的疫情阻擊戰中,中國人民將生死置之度外,拼盡全力去奔赴一場使命,用行動再次證明:偉大出自平凡,平凡造就偉大。只要有堅定的愛國情懷、不懈的奮鬥精神,腳踏實地把每件平凡的事做好,一切平凡的人都可以獲得不平凡的人生,一切平凡的工作都可以創造不平凡的成就。我們看到,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讓無數平民英雄走進人們視野,他們的事蹟和精神像一道道直抵人心的光束,穿越時空,成為激勵民族前行的強大力量。這是一股更深沉、更持久的內在偉力。

(語文匠點評:英雄的領袖英勇地發聲,擲地千鈞,這場突如其來的疫情中無數平民英雄的事蹟和精神成為激勵民族前行的強大力量。)

17.《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題目即論點,明確、簡潔。)

大海,是涓涓細流一點一滴匯成的;史詩,是億萬人民一筆一畫書寫的。新時代屬於每一個人,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從太行絕壁上的紅旗渠到小崗村大包乾契約上的紅手印,從植樹造林的“綠色奇蹟”到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脫貧故事”,人民的力量一旦被激發出來,就有著改天換地的偉力。身處這樣一個偉大時代,中國人民的每一分子,中華民族的每一分子都應該感到驕傲、感到自豪,也都有施展才華、實現自我的廣闊舞臺,更應有隻爭朝夕、不負韶華的使命感與緊迫感。每個人都能與時代同頻共振,都能把個人奮鬥融入時代洪流,就能用億萬人民的人生出彩支撐整個國家的夢想成真,匯聚起奮進新時代、書寫新篇章的強大合力。

(語文匠點評:每一個人都是新時代的見證者、開創者、建設者。)

2020寫作備考最新素材 | 20個“時代主旋律”,奏響7月凱歌


18.《恩欲歸己,怨使誰當?》

(題目表明觀點,運用問句,發人深思。)

據《東軒筆錄》記載,宋慶曆年間,西夏犯邊,戰事吃緊。一日大雪紛飛,歐陽修登門拜訪時任樞密使的恩師晏殊。當看到恩師家中擺酒置宴,談笑風生,毫無軍情緊迫之象時,歐陽修當即寫下《晏太尉西園賀雪歌》:“主人與國共休慼,不惟喜悅將豐登。須憐鐵甲冷徹骨,四十餘萬屯邊兵。”意在勸誡晏殊身為主管邊防事務的最高長官,一切要以國事為重,特別是戰事吃緊之時,更要憐惜駐守邊關、在風雪中忍受嚴寒的將士,而不能僅僅因為瑞雪將帶來豐收就設宴慶賀。歐陽修為官期間,“以其議論多及於權貴”“雖禍患在前,直往不顧”,彈劾奸佞,招致三遭貶逐。王安石曾評價他:“果敢之氣,剛正之節,至晚而不衰。”

(語文匠點評:開篇點題,由歐陽修的言論及事蹟引出“收恩避怨”的話題。)

19.《疫情如鏡子,照見了人心》

(題目凸顯中心,發人深省。)

孟子曰:雖千萬人吾往矣。一股浩然之氣、英雄之氣,始終奔騰激盪於炎黃子孫的血脈。抗擊疫情以來,這一脈相傳的英雄氣概,感動著我們,振奮著我們,也給了我們彌足珍貴的安全感。基辛格在他的《論中國》中感慨:“中國人總是被他們之中最勇敢的人保護得很好。”這最勇敢的人,也就是魯迅先生筆下那些埋頭苦幹、拼命硬幹、為民請命、捨身求法的人。他們才是中國的脊樑。

(語文匠點評:昇華感情,論述擁有忠勇、忠誠、忠良之心的人是中國的脊樑。)

20.《喜見科學家成為“流量擔當”》

(標題即觀點,尊崇科學家應該成為潮流。)

科學家成為流量擔當,有積極意義。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科學家往往是務實、求索、創新的代言人,中國的優秀科學家更是國家價值觀的卓越踐行者。發掘利用好科學家身上蘊藏著的精神寶藏,將其發揚光大,對弘揚愛國奉獻的輿論氛圍意義重大。這次鍾南山收到的信件中,有不少是全國各地中小學生寄來的,孩子們用稚嫩的話語和手中的畫筆,表達他們對鍾院士的尊敬和熱愛。鍾南山也回信勉勵他們“用知識縫製鎧甲,不遠的將來,各行各業都將由你們披甲上陣。希望你們不懼艱辛、勇敢前行”。老先生和青少年的暖心互動,真可謂一次生動的愛國主義教育、敬業奉獻教育。

(語文匠點評:深度分析科學家成為“流量擔當”的意義,有利於弘揚愛國奉獻精神。)


請大家多多關注“重慶教育訊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