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說起羅玉鳳這個名字,或許很多人都會投來疑問的眼光,但是說起網紅鳳姐,相信大家腦海中都會浮現出這樣一句話:“

我九歲博覽群書,二十歲達到頂峰,沒有任何人能夠超過我了,我現在看的都是社會人文類的書。知音雜誌或者故事會”。當大家都聽到這句話而嘲笑她,不斷在網上傳播她的消息的時候,是不是已經被她在心底深深鄙視呢?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我們嘲笑著她,可能會在某種程度上獲得所謂快感。究竟是可笑還是黑色幽默呢?有很多人都說,鳳姐只是互聯網團隊的一個包裝品而已,是為了迎合網民口味打造出來的一個另類。更一度有人以“顧城投胎,臉先著地”來形容她。

五十步笑一百步的當下網紅

我們每個人活在這個世界都很辛苦,當我們看到長得並不好看的鳳姐之所以選擇路犧牲自己,來讓大家獲得開心的時候,我們所謂的嘲笑最終換來的,可否是內心真正的滿足感呢?而這也自然而然的成為了鳳姐一路攀升的階梯。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在互聯網之下,像鳳姐一樣的網紅自然是需要曝光率的。通俗的來講,那就是你的報道有多少,在很大程度上也決定了你能夠在網紅這條路上走多遠,能走多遠直接關係到了你能賺多少錢。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就像很多公司,在起步的時候都會選擇一些知名演員來給自己做宣傳,打廣告的道理一樣。甚至對於很多的酒吧、KTV等甚至直接會高價請來很多日本NY來包裝自己的店面。所要呈現的無疑是通過這些人來吸引眼球,打響知名度。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生活在社會化媒體營銷最鼎盛的時代,很多人都想通過自己的“努力”,來成為街頭老百姓都熟知和熱議的話題點。並且如果能夠將這樣的熱點轉化為正面的能量來感染更多的人,這無疑是很多人喜聞樂見的。知名度就是賺錢的前提基礎,在這一點上面,鳳姐確實也做到了。並且相比較與鳳姐同類的網紅而言,為了所謂的知名度,更是不惜成本來炒作。回過頭來還說鳳姐怎樣,不過是五十步笑一百步。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生在互聯網如此發達的時代,很多像鳳姐一樣的很多草根,都是曇花一現而已。安迪·沃,霍爾就有名言:“在未來,每個人都能出名15分鐘。”現在,他的預言成了現實,一個視頻、幾張照片,一個微博,都有可能讓一個人成為草根明星、行業明星。但是很明顯,鳳姐明白這十五分鐘對自己的重要性,並且也是牢牢把握住了這時間。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站在輿論風暴中心的鳳姐

君不見,在其最火的時候,也就是在其“十五分鐘”內,她不斷接受採訪,保持自己的熱度,賺錢去了美國。不知她在美國做個洗腳妹是真假,但已經不重要了,她已經拿到美國綠卡,不管多少人猜測她是利用國內名聲與7.23事件製造政治避難以獲取綠卡。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說句心裡話,有多少人羨慕她拿到美國綠卡,叩心自問,你羨慕嗎?或許她拿到綠卡,正與閱讀本文的你有關,因為當時她的無底線名氣的出現,有你嘲諷時候的一些轉發與評論。

再看羅玉鳳後面的微博,或許是某種心態的表露:“我是從9歲起開始努力閱讀每一份讀物。18歲確立第一個職業規劃。20歲寫詩。20歲實習。21歲教書,23歲用教書兩年的錢到上海,24歲開始炒作,25歲用炒作的名氣加炒作的錢到了美國。誰想學,呵呵。一無所有,窮得叮噹響的人這麼一步步走過來,難啊。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沒人會記得08年在上海街頭無助哭泣的小女孩,只有人記得今日的鳳姐。一直以為,這輩子只能窩囊的活著。要麼被人醜化,攻擊,惡搞。一輩子的惡名沒法洗刷。要麼沒人知道,但是連飯都吃不起。沒工作,沒男友,沒錢,沒房子。每天受盡資本家的剝削,惶惶不可終日。只有在美國,可以過上平凡但幸福的生活。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我的成功沒法複製。我的父母在我七歲時離婚。從那以後父親再不管我。我 跟母親生活。母親再婚後生了個妹妹。我天天帶妹妹性格變得孤僻,沒有朋友,看書成了唯一愛好 。16歲,初中畢業 ,母親問我讀高中還是讀師範。我說讀師範,師範學費便宜。這麼多年來,我從來沒有後悔過,只是年輕時總是悶悶不樂。”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從中可以我們可以相信,鳳姐成長環境的困窘,一路走下來的坎坷因為外貌被膚淺狹隘的人心的嘲弄,才華的不被尊重,以及其自身的掙扎和超脫。然後來到世人面前,投大眾所好,巧妙利用娛樂炒作,以自己的方式走到臺前,站在輿論風暴中心,嘲笑所有人。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寧可死在美國也不願意回國”

或許她只是把握住了那十五分鐘,或許她還是一個家樂福普通收銀員,身高只有1.46,學歷大專,收入千餘元,長得比較困難的一名為生活掙扎的女子。鳳姐用她自己的方式狠狠“嘲弄”世人們的淺薄、偏見、世事的浮躁。或許,最後可笑的只是自己吧。純粹臆想,或許鳳姐沒想那麼多,那只是鳳姐,而不是羅玉鳳。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在25歲的時候,鳳姐毅然決然的去了美國,出於對一個全新的生活環境,亦或是自己終於能夠擺脫網紅這一標籤做作的決定。她曾自信滿滿的表示:“寧可死在美國也不願意回國”的豪言壯語,事到如今,她確實做到了。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對於當下身處在美國疫情“震中”的羅玉鳳,現狀如何呢?雖然被爆出她現在在美國做修腳師的現狀,雖然這一份工作收入微薄,但她確實還是一如既往的留在了美國,並且在初到美國的時候,還曾被著名雜誌《人物》受邀採訪,並且一度登上了該雜誌的封面。從國內知名網紅到現如今在美國的修腳師,雖話微言輕。但相信每個月拿著微薄工資的她,肯定收穫了最簡單的快樂和最真實的生活寫照。

小結

此時的羅玉鳳,或許早就已經擺脫了鳳姐這個名字。因為她收穫了屬於自己的專屬快樂,並且無需在意別人的異樣眼光。在最早的時候,鳳姐以醜炒作,確實很多人實則無感。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相信很多人總會慢慢轉變對她態度的改觀。

曾放言“死在美國”的鳳姐,生活在新冠疫情“震中”現狀如何呢?

相信很多人都會讚賞鳳姐,不,應該是羅玉鳳,她確實有著堅韌的精神和才華。但是至於她的方式,相信很多人都難以接受,因為以自己的尊嚴去換取自己想要的東西,本身就是不值得大家看齊的。但話又說回來,畢竟我們並不是鳳姐,也沒有經歷過她所謂的成長經歷。所以至於她做法的對錯,我們不予評價,只能持以不贊同的態度,僅此而已。

謝謝觀賞,關注黑白旋風,瞭解更多娛樂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