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花溪的春天,撫平了杜甫半生的心傷

詩聖杜甫,出生於詩書世家的他,前半生飽讀詩書生活無憂,後半生因世事動盪仕途受阻,而四處漂泊,窮困潦倒。

他的詩歌,又被稱做詩史,有憂國憂民的“三吏三別”,有心懷天下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有友人重逢的《贈衛八處士》,也有清新喜悅的《春夜喜雨》等。

在他後半生攜妻帶兒四處流離的日子裡,浣花溪畔的那段春光,撫慰了他困苦半生的心傷。


浣花溪的春天,撫平了杜甫半生的心傷

公元760年,安史之亂後的唐肅宗上元元年,杜甫四十八歲,已到了知天命的時候。

這一個夏天,杜甫和妻兒來到了成都的浣花溪邊上,在一棵茂盛的大樹旁的荒地上,建起來一座草堂,後人稱為“杜甫草堂”。

這顆漂泊的心終於在這裡停留棲息。

一屋三餐四季,妻子相伴,兒女繞膝。杜甫盡情享受著這難得的天倫之樂。


我們通過這些詩詞,走進那段充滿溫暖的家常時光。

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悅乎


草堂落成後的第一個春天,崔縣令來訪。

杜甫熱情迎接和招待他,舉杯共飲,相談甚歡。

趁著酒興,杜甫寫下了《客至》這首詩: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見群鷗日日來。

花徑不曾緣客掃,蓬門今始為君開。

盤飧市遠無兼味,樽酒家貧只舊醅。

肯與鄰翁相對飲,隔籬呼取盡餘杯。


我有一座小房子,房前屋後,春水盪漾,白鷗翩翩。

聽說有客人來訪,打掃一下開滿花朵的小路,打開我的家門,熱情迎接你的到來。

觥籌交錯間,我有點不好意思的和你說:“草堂偏遠,只有農家小菜;家中貧困,只有陳年家釀。”

“家中人少不夠熱鬧,要不要隔著籬笆,呼請鄰居老翁,過來暢飲一番?”


浣花溪的春天,撫平了杜甫半生的心傷


這首詩歌,將杜甫的知足常樂,熱情待人,愛結交朋友鄰居的特性展現出來。恰如我們請朋友吃飯時,總是想把家中最好的拿出來招待,卻因為現實的窘迫,不得不說聲抱歉。

不過,在草堂的第一個春天,有綠水、白鷺、野花點綴家中,有朋友、鄰居來相伴飲酒,杜甫已是心滿意足。


沿著江畔踏春去,花香蝶舞漸沉迷


春暖花開的日子裡,杜甫喜歡漫步浣花溪畔,觀賞美妙的春光,尋找盛開的鮮花。他寫了一系列的詩歌,記錄了尋花過程中的那些點滴喜悅。

這一天,他漫步到黃四孃家,看到滿園的花朵,他不覺寫下《江畔獨步尋花七絕句(其六)》:

黃四孃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春天裡漫步江邊,我看到黃四孃家的花圃小路上,開滿了鮮豔的花朵;數不清的花兒競相開放,壓彎了花枝。蝴蝶翩然在花叢中飛舞,鶯啼婉轉,在枝頭上歡快的鳴叫。

花香鳥語間,我只願沉迷在此刻。


浣花溪的春天,撫平了杜甫半生的心傷


春天是個賞花的季節。

我們或是全家出動,或是呼朋引伴,一同欣賞著這個春天的禮物。我們流連在花叢中,而花兒的俏麗,更多是留在我們的相冊和朋友圈裡。

重讀杜甫的這首詩,像翻著他的朋友圈,詩中藏著的畫,立馬浮現在我們的眼前。

春雨兆豐年,憧憬樂開懷


春夜裡下起了綿綿小雨,空氣中傳來的雨水清新氣味,讓杜甫喜上心頭,寫下了《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

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

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

這一場好雨,像知道這是萬物生長的季節,在需要雨水的春天裡下了起來。

春雨隨著風在夜裡細密的揮灑,靜悄悄的滋潤著萬物。

我走出門望見野外全是一篇黑濛濛,只能望見江上漁船的燈火,心想著這個雨可以下一晚上,萬物都因為雨水充足而繁榮生長起來。

一想起明天早上各種花兒帶著雨珠開放,紅豔欲滴,整個錦官城都是花的海洋,心中的歡喜,便在我心中盪漾開來。


浣花溪的春天,撫平了杜甫半生的心傷


一年之計在於春,春雨貴如油。這一場細潤又綿綿不絕的春雨,預示著這一年的好豐收,怪不得讓杜甫樂開懷。

顛沛流離的他,深知食物對平民百姓的重要。忙忙碌碌一年下來,所求也不過是一家大小的溫飽問題。

充沛的雨水,萬物得到滋養。花兒鮮豔草兒長,我們一起憧憬著美好的未來。


浣花溪的春天,撫平了杜甫半生的心傷


春水、春花、春雨,浣花溪畔不一樣的風景,都同樣讓杜甫開心不已。

經歷過開元盛世和安史之亂後,杜甫深知平安生活的珍貴。這一段時間,杜甫也寫了很多首詩歌,更多的是滿足和喜悅,那段困苦日子的愁緒在詩中難尋蹤跡。


浣花溪的春天,撫平了杜甫半生的心傷。而這春天裡的好時光,隔著千年的時間,依然能讓我們心動沉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