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密引水渠旁,荒地變河邊健身公園

西北五環外的馬連窪西路,窄窄的只有雙向兩車道,景色卻無敵:西邊,是波光粼粼的京密引水渠,寬闊滿盈的水面,河水清澈無比;東邊,是濱河公園,大樹、小樹、花草蔥蔥蘢蘢,彩葉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深吸一口氣,空氣都是潤潤甜甜的。兩邊往遠處眺望,西邊能看到山的剪影,東邊是洋氣的板樓住宅,賞心悅目。

京密引水渠旁,荒地變河邊健身公園

一年前,這裡還不是這樣。那時,路東側是一條長長的荒地,有樹有草不成景。今年4月,海淀區馬連窪街道啟動了“馬連窪西路裸地治理工程”。

馬連窪西路位於馬連窪街道轄區,地處中國銀行城市森林公園西側、馬連窪北路北側,毗鄰京密引水渠。項目南北長約310米,東西寬約30米,總面積約7950平方米。

京密引水渠旁,荒地變河邊健身公園

公園面積不大,但設計上卻別具匠心。根據裸地特點,項目將公園設計為下窪式綠地,並在公園周邊加設了擋牆和石籠,既保證了雨季臨邊公路的排水問題,又發揮了雨水過濾功能。

在種植方面,選取了根莖發達的花卉,降低水土流失風險,涵養京密引水渠水源。公園內部還安裝了休閒座椅,豐富公園景觀,為遊覽的居民提供休息場所。公園內部安裝了各種燈光,營造不同的燈光效果,夜間的沿河公園景緻別有一番韻味。

京密引水渠旁,荒地變河邊健身公園

項目7月底竣工,周邊居民多了遛彎的好去處。“我就住旁邊這裕隆新村,沒事我就下樓沿著河邊走。這景色多好,空氣也好!走一圈神清氣爽。”在河邊遛彎的石先生說。

記者下午三點左右來到河邊公園,儘管不是休息時間,但半個多小時採訪時間裡,散步的人就沒斷過。

京密引水渠旁,荒地變河邊健身公園

“現在人人都重視健康,都希望家門口就有健身場地。我們這又有河,河邊公園裡又修了這麼好走的路,這鄰居們沒事就結伴來這走走。”附近居民汪大爺說。

“小範圍見縫插針增加綠化面積,使馬連窪地區的生態環境不斷改善,既提升了地區形象,又讓居民擁有了更多幸福感和獲得感。”馬連窪街道相關負責人表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