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餐飲業的發展會怎麼樣?

Away離開395


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這次新冠病毒疫情爆發,對酒店餐飲行業的打擊是最大的,完全依靠食客上門消費求生存、求發展的餐飲業,幾個月關門不營業,損失該有多大,可想而知。

我個人認為,這次疫情,對餐飲業絕對是一次殘酷的洗禮,必將對整個行業帶來根本性的衝擊和全方位的改變。

一、整個餐飲行業將重新洗牌,大批成本高的酒店會倒閉關門

餐飲行業用工多,房租、裝修、衛生保健管理等方面,成本都很高,平時壓力就比較大。尤其是一些豪華大酒店,上面三種成本更高,平時主要靠高流水、大規模接待、快週轉這三招維持經營,保持盈利。

接受這次疫情教訓,適應國家新的政策,以後大規模聚會會越來越少,甚至婚禮宴會模式都會發生改變,分散舉辦、在野外舉辦婚禮的會越來越多。大酒店自身集中規模性接待量將全面萎縮,這種發展變化趨勢,必將導致一些成本高、依靠大規模接待客人維持經營的大酒店難以為繼,有些大酒店客源全面萎縮,關門是可以預料到的!

二、整個餐飲行業會更加註重衛生安全保障

這次疫情,對全民是一次最現實的安全衛生防禦教育和實際考驗。經歷過生死劫的全國人民,衛生安全意識無疑會大大提高。這種全民講求衛生安全的趨勢,必將促進和推動原本對衛生安全要求比較高的餐飲業,更加強化衛生防疫意識,全面提升和完善酒店的衛生管理、安全防疫措施。包括對酒店的環境衛生管理、對採購的原材料的衛生管理、對飯菜和飲品的衛生管理、對從業人員的衛生管理,乃至對上門客人整個消費過程的衛生管理和監督,都會大大增強。

否則,出了問題就是大問題,一旦在安全衛生上出了事,就是這個酒店的末日,知道這個酒店衛生環境差,誰還會上門?躲還來不及呢!

三、嚴峻的市場形勢將逼迫餐飲行業提高服務水平和服務質量

這次疫情發生後,全國封城,不讓聚會,餐飲行業真正感受到了切膚之痛,突然間,原本熱鬧的、人員聚堆的餐飲業,沒有人來聚餐,酒店全面冷清甚至關門,除了經營者深感痛苦之外,必然會引發他們的全面反思,珍惜客流、珍惜每一個消費者,讓每一個消費者感到滿意,藉此拉住他們再來消費,將成為一種新的趨勢。疫情過後,這種珍惜將更加珍貴,必將成為維持酒店繼續經營、不倒閉的重要條件。

這幾天,出去參加了幾次應酬,就已經發現,上述趨勢已經明顯展現出來,這是一個好的趨勢!

城市剛剛解禁,很多酒店生意火爆,這個時候應該是漲價或飯菜“抽條”比較嚴重地時候,“蘿蔔快了不洗泥”,這是以前餐飲行業見怪不怪的現象。

但觀察發現,各個酒店不但沒有“抽條”的,反而全部加大了菜量,服務態度和服務水平都大大提升,其他配套保障也很到位,全面超出過去水平,卻沒有一家酒菜漲價的。

交談之中,幾個酒店老闆都說,現在餐飲業很苦,客人能來就是天大的恩賜,我們不能不珍惜!解禁初期這樣做,也許是一種權宜之計;以後繼續這樣做的酒店,肯定會成為贏家!


旅之匯


疫情過後,餐飲業的發展,可以說是舉步維艱!雖然中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官方併為解除疫情防控措施,只是逐步恢復一些防控限制!人們出行任然戴口罩,也不太願意去人流聚集的地方聚餐吃飯!再加上境外疫情爆發,中國嚴防境外輸入病歷。使得餐飲業的發展形式雪上加霜!很多餐飲業已經開業了,但是吃飯的客人卻很少!普遍生意都比原來這個時候營業額下降了一半。餐飲業老闆們也是著急,不得不提高服務,提升食品品質,推出優惠券來吸引顧客消費。有的餐飲門店由於吃飯客人少,在堅持了一段時間後,選擇關門大吉。

儘管當前國外疫情處於高發期,但此時中國的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並持續好轉,重點嚴防境外。國內疫情信息也是一個個傳來好消息!漸漸打消了人們對疫情的疑慮,慢慢恢復了人們的消費信心!餐飲業也是慢慢好轉起來。只要國內疫情不出現反彈(不應該會),國外疫情逐漸好轉,並得到控制!那麼餐飲業的發展會越來越好的!並會得到爆發式發展。人們憋太久了,會放棄去消費的!




浪個狼


我正好前段時間走訪了一些小飯店,做了點了解,和大家分享一下:

小吃餐飲店以賣售麵條、包子、稀粥、快餐等大眾日常餐飲為主,一般位於社區或自然村人流量較多的地段,因其分佈數量廣、用餐便捷、價格實惠等優勢,始終在餐飲市場中佔據主體。今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儘管很多餐飲店有序復工復業,繼續發揮拉動消費、穩定就業、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作用,但總體生存不容樂觀,小吃餐飲店尤為艱難,主要呈現三大問題:

一是抗風險能力相對較弱。據2月12日中國烹飪協會發布的《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國餐飲業影響報告》,相比去年春節,疫情期間,78%的餐飲企業營收損失達100%以上。我們這裡小吃餐飲店佔全縣餐飲市場30%左右的份額,疫情期間沒有任何收入,儘管目前逐步放開堂吃,鑑於客流量較小,而且業主多是個體戶身份,抗風險能力最弱,據陳記麵館老闆反映,店面物業管理費上漲後,要多支出1000多元,蔬菜、肉類、煤氣等食材和日常消耗也都在上漲,還有人工費也在增加,這些因素都造成經營成本的增加,從而加重經營困難。

二是客流量大幅度下滑。小吃餐飲店的客源較為固定,主要以所在區域居民或部分流動人員為主,而且多數為熟客。麗景麵館老闆反映,疫情之前每天早上可以賣出200多晚幹挑面,現在儘管可以堂食,但也只有100碗左右,減少了二分之一,來店裡消費的都是小區居民,外來客人較之前減少了三分之一。目前,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但部分消費者對疫情的畏懼心理在一定時期還會存在,不會立刻就恢復消費。

三是同質化行業競爭加劇。因為受疫情影響,很多同類型的小吃餐飲店互相競爭壓力加大,特別是在大數據背景之下,年紀輕、文化程度高、懂外賣平臺操作的店主具有較大的競爭力,年紀大、不熟悉手機外賣操作的相對薄弱,失去一部分平臺外賣顧客。蘭蘭快餐店的經營者是一對60多歲的老夫妻,由於不懂平臺操作,加之菜品和服務沒有及時跟進,導致銷量大幅減少,一天只賣出10幾份快餐,比之前減少了四分之二,收入的減少形成現金流的減少,形成購買食材、支付水電煤氣等一系列承擔維繫日常的經營成本增加的連鎖反應。

因此,我自己認為:

一是改變經營模式,在危機中尋求機遇。改變傳統的營銷經營模式,把發展線上消費、無接觸服務作為小吃餐飲店的重要手段。實行“雙軌運行”服務模式,嘗試提供半成品零售,向服務+零售行業方向發展。探索與所在社區或村居合作,採取“訂單式”模式,開啟預訂服務,謀求既能解決小吃店客流量少又能解決周邊老百姓日常消費需求的平衡點,達到雙贏。

二是出臺政策扶持,助推恢復正常經營。制定出臺符合當地實際的扶持政策,比如可以設立“小吃餐飲店專項扶持資金”、降低或減免店面租金、調低個體工商戶定額納稅額等多方面的政策,儘量減少小店的非經營性支出,切實幫助小吃餐飲店走出困境。同時,通過領導幹部帶頭“下館子”,走上街頭,通過自費吃飯和購物,傳達通過消費提振經濟發展信心,積極引導廣大市民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逐步恢復正常秩序、享受城市美好生活。

三是加大宣貫力度,改善專屬營商環境。針對小吃餐飲店經營者文化程度普遍不高、不主動了解政策、不知道如何表達訴求、等特徵,組織市場監管、所在屬地等多個部門工作人員以“洗樓方式”加大有關扶持政策的宣貫力度,在扶持小吃餐飲店經營發展方面,以“最多跑一次”為牽引,用實際行動轉變小吃餐飲店經營者的觀念,重點關注“老、弱、殘”及經營薄弱單一的經營者,為小吃餐飲店經濟的發展提供良好的專屬營商環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