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麼理解大齡剩女?

春麗chili


其實看到這個問題,我心裡是抗拒回答的,因為我知道,如果我按自己的內心作答,肯定得罪一大批人,而按“官方”口吻作答,又有違我願。但最後想想,若有一人,能從我的回答中獲得啟示,從而找到屬於他(她)自己的幸福,那麼即使得罪了其他人,也就不重要了。

正歸正傳。我認為,當今大齡剩女(男)盛行,大部分(不敢絕對)是由於當今市場經濟環境下,人人遂利、以自我為中心,追求個體享受,而導致的必然結果。不止如此,不婚主義,“丁克”家庭、離婚率高等一系列婚戀問題,都具有同源性。

在市場經濟人人遂利的環境下,大部分人都由自己或由他人,貼上了各種具有商品屬性的標籤,待價而沽。但能出的起價的買家非常少,所以年復一年,體現在婚戀市場上,被高估的成了“剩女”,無購買力或有一定購買力,但沒找到價質同優的就成了“剩男”。

我有個親戚,她覺得她生下來,就是來享福的,所以她的擇偶標準很簡單,就兩條:1.富二代或官二代,最起碼要有兩套以上的住房、三個以上的店鋪;2.人要高,臉要帥,不然晚上睡在一起會做噩夢。

我最初聽到這個擇偶標準後很吃驚,問她:萬一他對你不好呢?她說:正是因為看多了出軌離婚的,所以要珍惜當下,選擇條件好的。

其實她的條件算是很不錯的,家裡管得也較嚴,但就是因為她的擇偶觀(生下來就是來享受的),和那兩條在她看來非常簡單、非常具有個人倔強性的擇偶標準,愁倒了她父母,導致從24到33一直在海選。

所以,我認為,剩下的,自有“剩”的道理。

1.婚戀觀不正。

像以上例子中,以個人享樂、個人為中心為目的的婚戀觀,註定是同甘共苦婚戀的死敵,不剩反而沒道理。

2.過高的高估自己。不但讓對方一旦進一步接觸生厭,而且往往讓對方一聽就被嚇退,不僅讓自己“剩下”,整個環境如此,讓對方也“被剩下”。

3.性格上存在缺陷。一般都很固執、很自我,在自身貼了很多標籤,實際上是將自己孤立起來。

4.對對方期望過高,要求太多。有些要求看似只有那麼一兩條,但這一兩條背後卻包含了很多一二三四。

5.部分“剩女”確實是因為追求事業、“寧缺毋濫”不將就而“剩”,人們對這部分人可能存在誤解,雖不能和上述剩女相提並論,但“什麼山頭唱什麼歌,什麼年齡做什麼事”,人還是要尊重自然規則。

綜上所述,大齡“剩女”能剩下,有其剩下的理由。我認為這是市場經濟環境下,“利則合,不利則分”必然導致的結果,與婚戀同甘共苦,艱難共創美好生活的內在要求相悖。正如一句話說的:如資本主義繼續發展下去,人類將滅種。

當然,“剩”這個詞有歧視含義,但又難於找到更確切的表達,在此向廣大未婚大齡青年致歉。

那麼,如何解決“剩”的問題?

1.首先端正自己的婚戀觀。

戀愛,最少是兩個人的事;婚姻家庭,更是兩個人及兩個家庭,甚至是兩個家族的事情。

而以自我,以個人享樂為中心去對待婚戀,無疑是與婚戀“以共同的生活目標同甘共苦、相互扶持”的宗旨相沖突的。婚戀實際上不是父母家庭生活的必然延續,而是兩人新生活的重新開始和再出發,是由兩人共同創造的一種新生活。

如果不端正自己的婚戀觀,則很難與另一個家庭中成長的他人共同生活在一起。

2.正確定位自己。不過高高估自己,也不過低低估自己,對自己有個全方位、多角度的理性認識,避免眼高於頂,有助於弄清自身的真實需求,也有助於快速鎖定目標人群並將目標落到實地,可避免天馬行空式東一榔頭西一棒子。

3.修正一些性格上的缺陷,以真誠、充滿善意的態度對待婚戀,儘量減少婚戀中的功利心。婚戀的目的,是將來與那個人共同生活,所以最主要的還是那個人本身,而那個人是否自帶光環,則應退為其次,甚至應無視。

4.要做好在婚戀中吃苦、在婚戀中成長的準備。既然打算一起打怪升級,那麼夥伴就只有你和伴侶兩人,兩邊的父母便不再是你的依靠,充其量只能是強有力的外援,而且是你和伴侶兩個人共同的外援,不到萬不得已,最好還是靠你們自己共同闖關。

5.要努力克服思想中的快餐意識。婚戀是一個長期的、漸進的磨合和融洽的過程,不要一碰到問題、一碰到挫折就退縮,動不動就把分手、離婚掛在嘴邊,要在共同生活中培養出共情共性,共同抵擋生活風險的韌性和默契。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希望能幫到準備進入婚戀中、或正在婚戀中的男女。


歸去也之情話山水間


現在剩下的一般都是自身條件比較好,對另一半要求也是比較高的,家庭不缺愛或者極度缺愛兩個極端的比較多。


綠卿山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存在多方面原因,主要表現在:內在條件和外在因素。解決這個問題要根據實際情況對症下藥,不能眼高手低,不切合實際,憑空想象,講完美主義。只要正確樹立了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合理的解決這個棘手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