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自從最近《奇葩說》“生二胎該不該經過老大同意“的辯題上了熱搜後,關於“二娃”的話題重出江湖!

雖然老人們說,家有二娃歡樂多。但是幾乎每個有二娃的老父親老母親們都表示,歡樂多不多不敢保證,只是一個不小心,就要被迫每天免費在家看武俠片

難道二娃真的沒法兒好好相處了嗎?說好的手足情呢?

其實啊,要想家裡不再天天“雞飛狗跳”也沒那麼難,小E為家有二娃的爸爸媽媽們整理了幾招,一起來參考學習看看吧!


二娃出生前,該怎麼幫助老大接受新生命的到來呢?

大多數爸爸媽媽決定要二娃的時候,老大年紀也還小。

突然要面對一個和自己“搶”爸爸媽媽的小東西,這個變化對於一個孩子來說,心理的變化程度甚至不亞於分離焦慮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所以,爸爸媽媽們可以在二娃出生前就開始給老大做準備,緩解老大的“不安”,也能建立起適度的期待

不如來試試下面這些方法:

拿小玩偶做“練習”,給玩具喂喂水、洗洗臉,讓老大找找照顧弟弟妹妹的感覺

多帶大娃看看兄弟姐妹團結友愛、有了弟弟妹妹後生活更有趣的繪本故事,比如下面這些:(書名從左到右:《I Am a Big Brother》、《I Want a Sister》、《My Brother》)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除此之外,也可以讓老大和爸爸媽媽們一起給肚子裡的小寶寶取個好聽的名字;讓老大聽聽小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心跳聲,摸摸肚皮感覺一下老二聽到哥哥/姐姐的話後翻騰互動的感覺;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二娃出生後,有哪些方法讓兩個寶貝的關係更好?

一組美國心理學研究數據告訴我們:

“3~7歲的兄弟姐妹平均每小時發生3.5次衝突。

2~4歲的孩子之間發生衝突的次數最多,高達每小時6.3次,即每10 分鐘超過1次。”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其實,孩子們的衝突歸根結底,通常圍繞在兩件事上——爭寵、分享

而這兩件事,家長們是可以通過一些措施來影響並避免的。究竟該怎麼辦呢?


01“我知道,你們不一樣”

爸爸媽媽們似乎不可避免地會將兩個孩子作比較:

哥哥在弟弟這個年紀的時候,比弟弟長得高多了!

我家妹妹的英語比較好,姐姐補課都沒用...

這些類似的例子在生活中並不少。

事實上,經常比較兩個孩子,會漸漸導致兩個孩子的疏離,相互產生牴觸情緒。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我們在做孩子的時候都不喜歡被爸爸媽媽和“別人家的孩子”比較,為什麼在自己做父母的時候,反倒讓“別人家的孩子”住進了自己家呢?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中寫道:

沒有一個孩子願意承認自己比別人差,都希望得到大人的肯定。他們對自己的認識也往往源於大人的評價。

經常遭受父母打擊的人,容易自卑,並且陷入自我懷疑和自我否定的情緒中不可自拔。

即使是出生於同一個家庭,大娃和二娃都是各自完整,卻不一樣的兩個存在。

所有的孩子都有自己的學習速度和成長軌跡,對比只會讓家長增加不必要的焦慮,讓孩子之間產生隔閡。


02“陪伴你們的時間,一個人也不會少”

兩個孩子會因為一件玩具爭吵,會因為一個矛盾吵架打鬧,其實這都只是表象。

在成長過程中,孩子會發現自己可以通過和兄弟姐妹的競爭、衝突來爭奪父母更多的愛與關注。

於是就出現了“被忽略的老在爭寵,被偏愛的都有恃無恐”的場面。

綜藝節目《變形記》裡有一集講述了兄弟為何相愛相殺,哥哥曾在節目上向鏡頭吐露過心聲:

“爸爸媽媽陪弟弟的時間更多,更寵他,我很嫉妒。”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同樣的,《少年說》裡一個二娃家庭裡的姐姐也對臺下的爸爸媽媽們發出過如此的呼喚:

“我知道妹妹還小,我希望你們能分一點點時間給我!”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原本集萬千寵愛於一身,後來卻被大人們忽視。

這樣的心理落差,不管到了什麼年紀的都會嫉妒——即便對象是自己的兄弟姐妹。

有研究顯示,給予孩子單獨的關注和關心可能會減少一些同胞之間的競爭行為。而且平時看上去越是調皮搗蛋的孩子,越需要家長的關注和陪伴。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爸爸媽媽們可以試著每天留出半小時來分別和一個孩子單獨聊聊天

可以是推著二娃接大娃放學回家的路上;可以是陪孩子洗澡的時候……

就算只有一小段時間,對孩子來說,都是意義非凡。


03“不想要分享玩具,其實也沒關係”

“你是老大,你要讓著弟弟妹妹”這句話幾乎每個老大都聽過。

因為比弟弟妹妹早了一點來到這個世界上,所以不可以爭也不可以搶,否則就變成了:“你都這麼大了,怎麼還不懂事兒?”。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我們從小就學過孔融讓梨的故事,傳統觀念裡也認為,老大必須讓著老二。但實際上,這種觀念會讓本來就還處於依戀父母時期的老大更加敏感脆弱

而根據發展心理學的規律,每個人的成長都是先“利己”後“利人”

孩子兩三歲以後,開始慢慢進入物權意識的敏感期,對於他自己的東西,哪怕是最親近的爸媽想要,他都不一定願意給。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直到6歲以後,孩子才有親社會行為,才會有願意去和小夥伴們分享的意識。同時,每個孩子對“分享”的天然意願,並不相同。

有的孩子天生就愛與人互動、分享,有的孩子天生敏感,更有界限感,需要慢慢學習分享。

總是讓老大讓著老二,後果就會讓老大背地裡欺負老二,老二更討厭老大。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尊重孩子們各自的差異和主觀意願,不逼迫孩子分享,才能更好地幫助他們相互融合。

所以,爸爸媽媽們別再說“老大必須讓著老二,這個玩具借給弟弟/妹妹玩一會兒有什麼關係”這樣的話啦!

下次碰到類似的情況,不如當著大娃的面,跟小娃強調一下:

“想玩哥哥/姐姐的東西要先經過TA的同意哦!”

只有感到自己被尊重的孩子,學起分享這一課,會心甘情願得多!


04“別忘了,你們倆是一個team的!”

育兒書籍《教養大震撼》(《Nurture Shock》)裡有一章專門講兄弟姐妹關係,提出過這樣的觀點:

矛盾的數目不是決定關係親疏的關鍵。

快樂時光和衝突矛盾的比例,

才最終決定兄弟姐妹間的關係。 ——《Nurture Shock》

也就是說,美好時光快樂記憶的比例越大,兄弟姐妹間的關係就越容易親密

減少矛盾衝突的同時,共同創造享受快樂時光,也不應該被忽略。而遊戲、運動永遠都是經典的、易操作的帶娃妙招。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最簡單的是在家裡,一起做手工,躲在被子裡撓癢癢,在床上玩枕頭大戰……

如果是二娃一起做運動,爸爸媽媽需要注意的是,要讓孩子們覺得他們是一體的,是一條船上的隊友

比如,打乒乓或網球時,爸爸媽媽可以成為一組,和孩子們進行對抗。

這樣更能激發寶貝們的團結精神,讓他們關係更緊密。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在遊戲過程中,爸爸媽媽可以當兩個孩子之間“愛的傳遞員”,直接了當地點出他們對彼此的照顧

告訴小娃,哥哥/姐姐是多麼的關心你,保護你;

告訴大娃,弟弟/妹妹是多麼的需要你,喜歡你。

很多事只有家長說出來,孩子才能有更深的意識,發現身邊的家人對自己的在意。

畢竟,父母不會永遠陪著孩子走到最後的,但手足卻可以。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另外,不知道各位爸爸媽媽們會在寶貝睡覺前固定進行一套“睡前儀式”

在這個儀式中,爸爸媽媽除了可以陪孩子,講故事、唱歌、聊天外,還能加入一個屬於寶貝們之間的小環節~

比如,互相擁抱一下,道一句“晚安”、“我愛你”等等。

奇葩說二胎話題上熱搜:養二娃很難,高手爸媽這樣應對

二胎生活可能真的更不容易,遇到的困難也更多。但大家要相信,辛苦加倍,快樂也會加倍,方法總會比困難多。

更何況,你們還有小E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