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後作家乘風破浪”,作品書寫上海書寫時代風雲和吶喊

葉辛、宗福先、竹林、王紀人、羅達成、王小鷹、王曉玉、谷白、殷慧芬、彭瑞高、張重光……這些“四零後”上海作家組成的叢書《上海文學名家文庫·40後卷》設下了一場上海文學的年代盛宴,他們的作品當中保留了消失不遠的80年代、90年代的時代風雲,有的已經不是時代風雲,而是時代的吶喊。今天下午,在上海作家協會,這些作家與批評家們再次相聚,他們以“青春的回聲”為題,讓大禮堂成為朋友們相聚相見暢所欲言之地。用文藝評論家毛時安的話來說:“我們看到了後浪的洶湧澎湃,我們也要看到前浪曾經的洶湧澎湃,歷史一個一個環節走來,前浪還沒有過時,還在唱著青春的歌曲,還在發表作品。”

“40後作家乘風破浪”,作品書寫上海書寫時代風雲和吶喊

圖說:《上海文學名家文庫·40後卷》

上海文學一度佔據了中國文學的半壁江山,至二十世紀七八十年代之交,40後作家作為新生力量開始為上海文學的內容和形式帶來新的變化。這套叢書致力於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現上海40後作家的創作風貌,收錄的作品體裁包括小說 、散文、報告文學、文藝評論、影視劇本等,題材從石庫門中的人情糾葛到體育賽場上的拼搏對峙,不一而足。

“在我們整個新文學史發展的角度上,上海是作出重大貢獻的。”復旦大學教授陳思和以宗福先的《於無聲處》為例,“宗福先當時就是代表了民心,代表了民情創作了這個作品,推動了中國的文學改革,這個很難得。這樣的作品只有在上海發生,是牽動了上海人民全國人民的心的重大事件。作家說出了自己的聲音,這個從文學理論上就是一種良知。”他還觀察到了這個作家隊伍因為身份的特殊,湧現出了有文化,有理想,又有主人翁的抱負的一批工人作家隊伍,對當時上海都市文學的建設、都市文化的建設是起到很重要的作用。“也是一個社會主義文學的遺產,這個遺產可能是以前沒有,以後也不會有。”

“40後作家乘風破浪”,作品書寫上海書寫時代風雲和吶喊

圖說:宗福先

評論家吳亮很坦蕩地說:“我在廠裡做了十年工人,但卻是第一撥進入作家協會的四個工人之一。”

作家殷慧芬的中短篇小說自選集收錄了《樓上樓下》《仇瀾》《哥哥的羅曼史》《悄然而去》《畸人》《屋簷下的河流》《吉慶裡》《上海陌路》八篇以上海石庫門為背景的小說。宗福先收錄的就是《於無聲處》。彭瑞高的中短篇小說自選集收錄了《逃匿者》《子非魚》《藍鳥》等五篇2010年後創作的作品,以冷靜剋制的筆調書寫了城市中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遭遇和情感上的困惑,探討了城市大背景下每個人可選擇的生活方式。

每一本書都是沉甸甸的,每一篇作品都是沉甸甸的,都可以在文學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當年青春激昂的文字,記錄了一個時代。

“40後作家乘風破浪”,作品書寫上海書寫時代風雲和吶喊

圖說:葉辛

這一群“40年代作家”身上有共同的東西——強烈的使命感、責任感、正義感,儘管也有苦難,也有不幸,也有磨練,但是他們不懈地追求光明,崇尚善良。評論家於建明認為,“改革開放至今,社會的變化翻天覆地,從觀念、價值觀、審美觀都經歷了巨大的變化,但這些作家們大多都很安於寂寞,埋頭創作,作品中可以體味到他們的情感。”於建明還記得作家王曉玉為了作品的真實性,給律師當助理,整整跟了兩年,寫出了《你為誰辯護》,又寫了《我為你辯護》。

作家、評論家王紀人起初為了這次的研討會主題 “青春的回聲”而激動,但是“後來一想難道我們只剩下回聲了嗎?青春沒有了,要回憶有一點聲音還在,又覺得很遺憾,難道我們青春不在嗎?我自己還在寫作,寫多寫少而已。所以,請你們幫我寫上一句話‘乘風破浪的40年代作家們’。”

上海作協專職副主席、秘書長馬文運提出:“上海作家的隊伍是很整齊,從40年代、50年代、60年代、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現在00後都有了,優秀作家不斷地湧現層出不窮。這樣的整齊也是我們文學隊伍發展壯大的希望所在,從過去到現在,一直到未來,我們的文脈將繼續延續下去。”(新民晚報記者 徐翌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