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讀初一,母親在縣城租房陪讀;女兒讀初三,母親卻讓她回農村

家庭教育的任務,首先是父母教育、父母學習。

女兒讀初一,母親在縣城租房陪讀;女兒讀初三,母親卻讓她回農村

01

聽到大門外嬌嬌媽的聲音,我問公公,嬌嬌媽沒有到城裡去打工嗎?

公公說沒有,嬌嬌媽在我們家附近廠上班。

“那嬌嬌住校了嗎?”我問公公得到的答覆是,嬌嬌每天都要回家。

這怎麼可能?一個初三的學生,馬上面臨中考,時間這麼寶貴,這麼遠的路程每天回來?

我簡直不能理解嬌嬌媽的做法。可能嬌嬌從小到大,她媽對她學習上的做法都讓我不能理解。

嬌嬌是一個溫順漂亮的女孩,特別是那雙具有新疆人的深邃眼神,讓我覺得她很美。

從小嬌嬌喜歡看書。而我又喜歡買書。因為家裡不富有,我經常到廢品收購店去淘課外書。

買來的書給兒子看了以後,我又捨不得賣,便把它們都存放在家裡。

嬌嬌媽說,自己的女兒喜歡看書。想在我這裡借一本書給她看。我立馬上樓,把自己的存貨全部清了一遍。

我抱著20多本標註有拼音的,適合於小學低年級的書給嬌嬌媽。

“哪要讀完這麼多書,先借一本。”嬌嬌媽連忙回絕,我熱臉貼在冷屁股上。鄰居曹婆見我臉色不對,忙打圓場說,人家好心給你,你拿著讓女兒慢慢看嘛。

嬌嬌媽連忙擺手說,不、不、我懶得保管。嬌嬌媽不僅打擊我的積極性,還打擊了她女兒看書的積極性。

家長要善於細心的觀察孩子,從孩子的一舉一動和支言片語中去發現孩子的求知慾。——木村久一

女兒讀初一,母親在縣城租房陪讀;女兒讀初三,母親卻讓她回農村

02

你說嬌嬌媽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吧,又錯怪她了。

嬌嬌還在讀小學三年級時,她母親就把她送到培訓學校。

每天放學,嬌嬌就會到學校外面的一家培訓機構去做作業。時間到了就自己獨自回家。

嬌嬌媽以為自己每月花幾百大洋,能夠把女兒的學習成績提上去。其實她忘了,女兒是自己的,你不能全部甩給培訓機構。

激發孩子的求知和學習的慾望,遠比教會有限的知識有意義得多。

嬌嬌媽總說自己沒文化,言傳身教就不重視學習。許多父母沒讀什麼書,可是他們知道知識改變命運,所以儘量給孩子創造好的學習環境。

嬌嬌媽是個複雜體,你說,她不重視孩子的學習吧。她會每月花不菲的價格,把孩子送進培訓學校。你說她重視孩子的學習吧,初三了,她又這樣對孩子。

孩子初中是9年義務制教育,嬌嬌可以在我們鄉鎮讀初中,離家也近。她媽重視學校環境,說鄉鎮初中沒有城裡教學質量好。千方百計走關係把嬌嬌弄到城裡一所中學讀書。

雖然嬌嬌被弄進這所學校讀書,可是卻沒有床位,住不了校。初一時嬌嬌媽在城裡租了間房子,邊打工,邊陪讀女兒。

我以為嬌嬌媽改變了看法,重視起孩子的學習。沒想到現在孩子讀初三了,她卻不在城裡租房子,而讓孩子每天上學放學回家住。

女兒讀初一,母親在縣城租房陪讀;女兒讀初三,母親卻讓她回農村

03

我們這裡到縣城,單邊是25里路。來回是50裡的路程。早上很早,嬌嬌就要起床。洗漱完畢,她媽騎著電瓶車送她去讀書。

夏天熱,冬天冷,遇到颳風下雨,路上耽擱的時間會更多。騎電瓶車送孩子上學,時間正處於上班高峰期,路上也不安全。

孩子忙忙慌慌進學校,坐在教室裡,可能很久才能平靜下來,才能進入學習角色。

而下午放學,嬌嬌坐班車到我們小鎮,下車時還要騎共享單車五六里路才能到家。

夏天頂著太陽回家,冬天回家天又黑了。吃飯,洗漱,做作業,何時才能上床睡覺?嬌嬌媽就沒有想過,這其中該浪費多少時間。

俗話說,身子都進去了,還怕手和腳嗎?初中兩年都過去了,初三是最關鍵的時候,難道夫妻倆供一個孩子就差這一點錢?連房子都不能租,不能陪讀孩子這一年嗎?

孩子是潛力股,我們要看到他的長遠性,他的重要性。做任何事都有一個輕重緩急,誰先做,誰後做,心裡要有一個數。

有見識有眼光的父母,會留下一個人,陪孩子度過初三艱難的學習期。

而嬌嬌家這種情況不是那種,放下磚頭就不能供孩子的困難家庭。完全可以租房子,邊打工邊陪讀,支持孩子度過初三。

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