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蔡鍔病逝

 

11月8日——蔡鍔病逝

蔡鍔

1916年11月8日,蔡鍔病逝於日本福岡大學醫院。
  蔡鍔,湖南邵陽縣(今邵陽市大祥區)人,字松坡,1882年12月18日出生於邵陽縣親睦鄉一貧寒的農家。5歲隨父母遷居武岡縣山門。6歲入私塾。10歲讀完“四書”、“五經”,能寫流暢的文章,被譽為“神童”。13歲參與史學、詞章院試,以優異成績考中秀才。15歲考入湖南時務學堂。所作課卷曾在《湘報》發表,很受教席梁啟超、唐才常器重。他積極參加譚嗣同、唐才常在長沙組織的以“講愛國之理,求救亡之法”為宗旨的南學會活動。17歲考入上海南洋公學。後應梁啟超之召東渡日本,到東京大同高等學校學習日語,研究政法、哲學。不久,又考入橫濱華商舉辦的東亞商業學校,受到西方民主學說的影響,思想日趨激進。1900年回國,參加唐才常等組織的自立軍,準備在武漢策動反清武裝起義,因事洩而失敗。他重返日本,投筆從戎,並改名為鍔,寓有砥礪鋒鍔之意。先後就讀於陸軍成城學校和東京士官學校。結交黃興,參與《遊學譯編》撰編活動。他與蔣百里、張孝準三人,被稱為“中國士官三傑”。
  1904年初,他上5-,請湖南巡撫施新政。在上海,應章士釗邀請,參加華興會的 組織——愛國協會。因其頗具軍事才華,相繼受江西、湖南、廣西巡撫所聘,分別任江西續備左軍隨營學堂監督、材官學堂總教習及監督、湖南新軍教練處幫辦兼武備、兵目兩學堂教官,廣西新軍總參謀官兼總教練官、隨營學堂總理官。同盟會成立後,黃興等在湘、桂活動。他多方給予掩護,並在廣西加入同盟會。1906年秋,他到河南彰德觀操,任中央評判官。1909年,他奉命赴龍州接辦講武堂,任監督。他創立武德會,秘密組織建國團,在桂訓練新式軍隊,培養了大批軍事骨幹,勘測了中越邊境要塞。他在廣西極孚時期,又握有兵權,因諮議局所忌而離桂。


  1911年,他應雲貴總督李經羲之邀到雲南,任新軍第十九鎮三十七協協統。同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他多次召集中下級軍官密議。10月30日夜發動起義,任雲南新軍起義軍臨時總指揮。雲南光復後,成立軍政府,任都督。他重申同盟會“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綱領,實行改革,整理財務,以“澹泊明志,夙夜在公”為座右銘,兩次帶頭減薪,使“廉潔成為一時風尚”。同時,都督府先後派兵援蜀、援黔、援藏,穩定西南局勢。
  袁世凱當政後,他仍主張民主共和,致力南北統一,被袁世凱削除兵權,調至北京,任陸軍部編譯處副總裁、全國經界局督辦等虛職,並受監視。袁世凱稱帝后,舉國反袁浪潮高漲。他對袁世凱屈服於列強和復辟帝制極為憤慨,遂與雲南都督唐繼堯信使往返,密電聯絡,與李烈鈞、程潛等共同策劃,準備反袁,併到天津與梁啟超密商約定:“失敗就戰死,絕對不亡命。成功就下野,絕對不爭地盤”在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人幫助下, 1915年秋,蔡鍔反對袁世凱稱帝,在北京名妓筱風仙的掩護下他先往日本,然後經上海、赴香港、過越南,輾轉入滇。途中多次擺脫袁世凱所派刺客的追殺和阻擊,終於逃出北京,重返雲南。同年12月25日宣佈雲南獨立,武裝討袁,任護-第一軍總司令,率兵挺進川南。他身先士卒,指揮若定,護-艱苦奮戰40多天,給袁軍以重創。1916年3月22日袁世凱-宣佈取消帝制後,他任四川都督。為整編川軍、統一財政,做了大量工作。

11月8日——蔡鍔病逝

蔡鍔與小鳳仙

 
  因積勞成疾,喉結核惡化,他無法堅持工作,不得不辭職治療。1916年11月8日在日本病逝,終年34歲。其時,舉國悲痛,國會議決追認他為上將軍。1917年4月12日,在長沙舉行隆重的國葬典禮,安葬於嶽麓山。孫中山親書輓聯:“平生慷慨班都護,萬里間關馬伏波。”著有《蔡松坡先生遺集》。今有《蔡鍔集》行世。
  蔡鍔逝世後,在北京中山公園舉行的追悼會上,筱鳳仙送了一幅輓聯:九萬里南天鵬翼,直上扶搖,憐他憂患餘生,萍水相逢成一夢;十八載北地胭脂,自悲淪落,贏得英雄知己,桃花顏色亦千秋。
  那天,筱鳳仙身穿藍布大褂前來致哀。當她隨民眾步入會場,向遺像鞠躬時,被北大學生髮現。筱鳳仙隨即快步走出公園,學生們追蹤尋訪,竟不可得。此後數十年,對筱鳳仙的去向眾說紛紜,一直是個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