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多多危機倒計時?

近期,電商巨頭京東赴港二次上市市值拔高成為很多媒體的頭版頭條,然而京東的新任掌門人徐雷在接受採訪時談及對手拼多多的過往及近日的成功突破時,引發了媒界不小的關注。


在採訪中的徐雷,對面的記者問及如何應對來自拼多多的“威脅”時,徐雷沒有一絲傲慢或者卑微,反而是平淡的說出:“我不太在乎只成立了四年的公司,即便企業出現有它的價值,但也輪不到我說它能否持續,要留給市場和顧客去檢驗。”

拼多多危機倒計時?

圖片來源:億歐


客觀地講,社交拼團平臺拼多多成立不足5年,在用戶量和企業市值上雙雙超越京東,這是不爭的事實。此外,中國聯通5月份的軟件用戶活躍數量顯示,京東活躍用戶3.4億,拼多多甚至已經超過淘寶的5.7億,用5.9億榮登榜首。從數據上看,拼多多的用戶量已經是京東的1.7倍,外行人都能看出來京東已經處於下風,京東和阿里在電商領域十來年的積攢,被拼多多用5年實現超越。


如今,拼多多再次衝頂千億市值,恰逢拼多多百億補貼一週年,又雙叒叕引起了業內的關注,市值不斷被推高。


拼多多危機倒計時?

圖片來源:東方財富快訊網


拼多多成功背後的囧境

快速增長的用戶數一直是拼多多最引以為傲的。


拼多多危機倒計時?

圖片來源:億歐


2018年6月,拼多多年活躍用戶數達到1.44億人,正式超越京東。


2019年6月,拼多多的用戶規模距離阿里巴巴的不到2億人,這被外界解讀為老牌電商平臺即將被拼多多趕超的危險信號。


2020年6月16日,憑藉超預期的活躍用戶增長,拼多多總市值突破千億美元。雖然最終沒能站穩腳跟,但這已經是今年以來,拼多多第二次問鼎這一高位。


拼多多的增長曲線讓人驚訝。4月14日,拼多多市值剛超過500億美元,如今,已兩次站上千億美元市值。年初至今,拼多多股價累計上漲118.93%。


這是繼阿里巴巴、騰訊、美團之後,第四家觸及千億美元市值的中國互聯網公司。


但是,高增長的活躍用戶背後同樣存在隱憂。


拼多多危機倒計時?

圖片來源:億歐


根據財報,拼多多第一季度營收同比增長44%,表現雖超市場預期,卻創下了上市以來營收增速最低的記錄。從2019年第一季度到第四季度,其營收同比增速分別為228%、160%、120.8%、90.9%,一路放緩,直至今年第一季度。


與營收增速放緩相對應的是,這一季度拼多多的淨虧損額也在進一步擴大,達到31.70億元,而去年同期淨虧損僅為13.79億元。


這些問題都指向了同一個課題:如何留下用錢燒出來的用戶,並將他們轉化出新的價值。


拼多多危機倒計時?

圖片來源:拼多多官網截圖


拼多多6.18首秀遇挫

拼多多雖崛起,但劣勢也愈發明顯。依靠低價搶市場的拼多多,造節不是它的專長。今年是拼多多首次入場6.18,面對阿里(6982億元下單金額)和京東(2692億元下單金額)的強勢戰報,拼多多隻是給出了一個模糊的訂單數據——5月25日至6月18日間,日均訂單量同比去年增長119%。這是什麼概念?


作為一個後起之秀,拼多多目前顯然還有很多不足,雖然正在用“燒錢”的百億補貼來挽回自己的口碑,但是“劣質”印象標籤一旦形成之後就難以改變,況且售後服務也是拼多多目前急需改善的地方,但如果拼多多能好好改善這種劣勢,或許會有更大的潛力。所以,在向優質正品的轉型過程中,拼多多不可謂不努力。


今年6月,恰好是拼多多推出百億補貼一週年,與去年相比,拼多多試圖讓這些大牌商品撐起今年的6·18。但儘管拼多多意識到了品牌對平臺轉型的重要性,卻遇到極大的挫折。


根據官方宣傳,拼多多百億補貼的商品覆蓋超過3萬款,品牌包括蘋果、戴森、Bose、索尼,以及SKII、海藍之謎等市場定價均在千元以上的輕奢品牌。但這些品牌中很大比例既非品牌直營,也沒有官方授權,很少有大品牌官方真正參與到拼多多6·18中來。從實際運營角度看,當下的拼多多要與大品牌形成真正的合作,依然十分艱難。


另外,從中國人保財險官方渠道瞭解到,拼多多為其品牌商品背書的假一罰十的“正品險”,在今年5月末就已經到期,到目前為止,沒有得到拼多多官方的續約申請。但這份已經無法發揮作用的正品險,依然顯示在平臺最醒目位置上。平臺與消費者的信任機制,竟然可以如此脆弱。

拼多多危機倒計時?

圖片來源:億歐


拼多多危機倒計時?


根據拼多多今年一季度財報顯示,截至2020年3月底,活躍買家的人均年度支出金額為1842.4元,相比較2019年同期的1257.3元,全年支出金額上漲額度在500元左右。


而綜合平臺的客單價來看,表現則更為明顯。根據拼多多官方數據顯示:


2017年總訂單量為43億筆,GMV為1412億元,客單價約33元

2018年總訂單量為111億筆,GMV為4716億元,客單價42.5元

2019年總訂單量為197億筆,GMV為10066億元,客單價51元


另有統計數據顯示,儘管,2019年全年客單價相比去年同期上漲8.5元,但2019年的下半年與上半年相比,客單價出現了下滑,僅為48.8元。


綜合數據來看,百億補貼啟動的前半年,消費者的消費頻次提升了,但消費的客單價並沒有明顯提高。在高淨值商品的消費上,很難達到拼多多最初的預期。


回顧拼多多的百億補貼,對於當下的拼多多就像強心針,短期看來,或許會吸引一批為價格而來的消費者,並提高消費活躍度,但從長期來看,拼多多“山寨”“假貨”標籤,始終陰魂不散地伴隨並未能擺脫,在中國製造仍在轉型的當下,這個嚴重的問題還要持續中。


如果拼多多還不建立真正可靠的信任機制,缺乏真正對消費者負責的心態,沒有跟上新消費新零售模式的步伐,就很難獲得與消費者、與品牌之間真正的信任,從而導致危機的發生。


但是不管怎麼說,拼多多的成長速度肯定還是讓馬雲和劉強東始料未及的存在,如今拼多多的崛起也讓它成為了繼京東之後,阿里的又一大對手,但就是不知道拼多多未來能否繼續保持這種增長速度活下去,你怎麼看?


【版權提示】文章來源:由易得網絡小易原創。未經許可,任何人不得複製、轉載、或以其他方式使用本網站的內容。如發現本站文章存在版權問題,煩請提供版權疑問、身份證明、版權證明、聯繫我們,我們將及時溝通與處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