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十三)——撲朔迷離的大像閣

朋友們,大家好!

樂山大佛舉世聞名,每年吸引數百萬遊客至此觀瞻。遊客們在驚歎樂山大佛雄偉、感嘆古代樂山人民智慧時,還會發現樂山大佛窟左右兩側壁有1米見方且對稱的“長方形孔洞”,以及有規律分佈在佛胸、胯襠等部位的一些直徑0.5-1.25米圓形的“洞”遺蹟,這些“孔”、“洞”究竟代表什麼含義呢?根據史書記載和考古學家的調查考證,專家們得出了這些“孔”、“洞”是古代人們為樂山大佛修建的保護設施所遺留下來的建築遺蹟,通俗的講就是建造樂山大佛居住的房子時,留下的建築樑孔、柱洞。樂山大佛居住的房子,在不同朝代還有不同的稱呼,唐代稱“像閣”,北宋稱“凌雲閣”,南宋稱之“天寧閣”,明清稱“大像閣”或“大佛閣”等。我們這裡暫且統稱為“大像閣”。

那麼,大像閣建於何時?誰建造的?有什麼特點?又怎麼毀的?下面我們就來抽絲剝繭,回答朋友們有關大像閣撲朔迷離的秘密。

首先,大像閣是何人何時修建的?這個很明確,應該是唐代劍南西川節度使韋皋建造。韋皋,字城武(746—806年),京兆萬年(今西安)人,是一位虔誠的佛教徒,貞元元年為劍南西川節度使,治蜀二十一年,享年六十一歲。治蜀期間,於唐德宗貞元5-19年(789-803)捐俸祿50萬錢完成了樂山大佛最後鑿造。韋皋鑿造樂山大佛竣工後撰寫了《嘉州凌雲寺大彌勒石像記》,以之“爰紀本末,用昭厥功”,文中說“或丹採以章之,或金寶以嚴之”,“象設備矣,相好具矣”,意思是說建造者按照佛教造像儀軌將大彌勒石像的32種“相”、80種“好”都雕鑿完畢,且各種設施建設齊全,金碧輝煌,大像閣即是屬於其“象設備矣”範疇。清嘉慶版《樂山縣誌》載“大像閣,唐韋皋建”,直接指認韋皋建造了大像閣。

那麼歷史上大像閣有多少層,規模又如何呢?根據文獻和相關詩文描述,唐代大像閣的層數至少有十三層、九層和七層三種說法。九層的說法少,史料中僅見宋代釋志磐《佛祖統記》載為“覆閣九層”,據考證是多層,多重之意,不是具體的層數。十三層、七層的說法較多,宋代文人范成大在其遊記《吳船錄》詩有云:“寺有天寧閣,即大像所在,為樓十三層,自頭面以及其足”,宋代王象之《輿地紀勝》中載為“建七層閣以覆之”。專家結合大佛窟、佛身大像閣遺蹟以及九曲棧道側遺留的建築遺蹟考證,認為歷史上的大像閣實際上是重簷式,7層重簷即為13層。這與中國古建築術語概念相一致,如木塔、殿堂等,外觀的簷層數和實際層數並不完全是一個概念,如大佛景區的靈寶塔,外觀是十三層簷,但塔內實際上是五層五室。

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十三)——撲朔迷離的大像閣

樂山大佛博物館內的大像閣模型

我們參觀樂山大佛博物館所見大像閣模型就是按7層重簷式來製作展示的,博物館還展示了一幅明代仿宋人夏圭《長江萬里圖》中的大像閣,其基礎柱更是延伸到了岷江之中,極好地體現了薛能表述的“像閣與山齊”,范成大表述的“自頭面以及其足”全覆蓋樂山大佛的原貌。那麼,以樂山大佛通高71米高度計算,要“自頭面以及其足”全覆蓋樂山大佛,大像閣的高度應當在90米左右。大像閣與金身大像交相襯托, 巍峨壯觀,古人登閣朝佛,定會油然而生敬畏之心。

大像閣數百年曆盡滄桑,為何我們現已無法再見這一建築奇觀呢?關於大像閣消失的具體時間依然說法不一,有說毀於明末,如民國版《樂山縣誌》“明末罹於兵燹,袁韜毀之”,點名道姓是袁韜毀壞的,有說是元末明初,還有說毀於宋元之際的戰火。從時代背景和古人的詩句中分析,專家們更傾向於大像閣是毀於宋元之際的戰火。從1236年至1275年間,當時的嘉定即今樂山是南宋抗元的主要戰場之一,經歷了近四十年的拉鋸戰,如今在凌雲山、烏尤山、三龜山仍可見到當時抗元古蹟--三龜九頂城,戰火燒到了三龜山和凌雲山,勢必會影響到大像閣的安全。

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十三)——撲朔迷離的大像閣

大像閣模擬復原圖(據央視“探索發現”欄目)

宋末詩人張拙在《題凌雲山大像》一詩中感嘆“梵相形儀髻覆天”,說樂山大佛的螺髻朝著天,表述了佛頂已無物遮擋了。此後元明時期的詩文中再也沒有出現過描述大像閣的記載,明陳子陞詩云:“大像何年設,巍巍獨露身”,任綸詩云:“大像何年倚翠微,靈光隱隱九峰暉。可憐世歷風霜古,銷卻金衣變草衣。”通過以上我們研究得出大像閣應該是損毀於宋元之際的戰火中。

至於大像閣毀損後是否重修過,史書無明確記載,但詩文中卻有一些說法。清嘉慶舉人朱雲煥《凌雲山九峰詠》“彌勒凌空眼倦看,閣上七層三百尺”,乾隆時人楊揆《舟過大佛灘望凌雲山作》載“七層高閣翼其巔,百丈驚濤走其下”,嘉慶舉人邵鈞《大佛崖》也說“七層閣頂毫光盤螺髻”。以上詩文表明,清代嘉慶初年或是嘉慶之前,曾經重建過大像閣,是七層。

樂山大佛景區小故事(十三)——撲朔迷離的大像閣

大像閣模擬復原圖(據央視“探索發現”欄目)

可同一時期,我們又發現一些與其相反的詩文,如乾隆時四川布政使查禮有詩句“襯出凌雲四百尺,惜無傑閣棲金山”、嘉慶舉人嚴學淦《登嘉州凌雲望江》記載“赤足下踏馮夷宮,圓頂直透光明空”,嘉定知府宋鳴琦在《十月四日偕諸同人登眺凌雲山》詩中描繪的是“摩挲大像髻半蝕,四大秋草生蔥芊。傳聞昔年七層閣,莊嚴妙相真華鮮”。說的是他看到的大佛螺髻已經一半破損了,而“七層閣”僅僅是昔年的傳聞。總之,大像閣重修史書並無明確記載,詩文只是詩人們的觸景抒懷,不足為證。

如今,樂山大佛端坐三江,面目慈祥,神態莊嚴,世人景仰,大像閣為樂山大佛遮風擋雨五百年,起了極好的保護。今後能否恢復大像閣,或是建設一些樂山大佛保護遮蓋設施,讓面世1300多年的世界遺產得到更好的保護和傳承,將是我們永恆的課題。

撰稿:楊天宇 朗誦:劉雅莉 攝影:劉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