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銷瓷的日用與陳設

歐洲人用瓷也和中國人一樣,有日用和陳設兩大類,但西方的建築與中國建築不一樣,所以陳設的習慣和器型也不一樣。

歐洲人用瓷器餐具是很晚的事了,早期一直都是用銀質餐具。在意大利文藝復興之前,歐洲就想研製瓷器,一直不太成功,直到17世紀初,才做得像點樣子。那時候歐洲家庭也沒有什麼室內裝飾的講究,餐桌不是後來的分餐制,而是聚在一起用餐的。當時歐洲家庭的餐桌上,講究一點是這樣放置菜餚的:

外銷瓷的日用與陳設

打開APP,查看更多精彩圖片


中間是調味菜、泡菜、色拉等;第二層放兩個到四個小盤的蘋果醬等各種醬類;再外面就是肉類、魚類、主食和湯等。那時候的西餐也不是那麼講究,餐前點心和正餐都在一張餐桌上擺著。

實行分餐制以後,正餐前面有點心和開胃菜,通常需要橢圓形盤和圓形盤(約12寸)、8寸盤和6寸盤等,而正餐則需要大菜盤(13寸)和中菜盤(10寸),以及分到個人面前的小盤(8寸)和各種調料、作料盤(6寸)以及大湯缽、色拉盤、湯盆(8~10寸)等。正餐以後,還有餐後甜點盤、甜食碗等等。飲制方而,有奶杯、咖啡具和糖缸等,以及茶具和酒瓶、酒杯等。

在上菜和上湯的時候,大盤(13寸以上)、大碗和大湯缽都會有個木質的托架,放在餐桌的不同方位,再把大盤或碗裡的菜和湯分到每個食用者面前。還有許多的小器型是特別訂製的,比如說裝胡椒的和裝鹽的特別的器型。

一套餐具中,湯缽一般只有一兩個,大的菜盤也只有幾個(13寸以上),中小型的盤子最多(6~8寸)。湯盆也是這樣,小型的湯盆大約8~10寸,數量約比盤子少一些。有些菜、湯盆的西方設計,在邊緣上做成缺齒狀,可以架上湯勺,方便擺放。也有一些湯盆、色拉盆和魚盆會做成動物形狀,如魚形容器,比較多見的是牛頭型和鴨型容器。動物雕塑和實用器型相結合,美觀又實用。它們多在乾隆年間訂製,雍正時期的極少。瞭解了一套西方餐具的數量,在購買外銷瓷的時候,就可以知道什麼器型有什麼用、數量多少。

1740年以後,由荷蘭的瓷區設計出了一種四周有孔的色拉盤,放色拉時可以濾水,很受歡迎。這個器型製作上有一定的難度,後來也被用在一部分中國的餐具上。一套餐具中,數量少的湯缽和大盤、大碗比較珍貴,獨立成型的異形器皿和雕塑容器就更為寶貴了。

外銷瓷的日用與陳設

四周有孔的色拉盤

西方的整套餐具的訂製是雍正晚期還是乾隆早期開始的,目前尚無資料顯示。在雍正時期有訂製數量比較大的餐具,也許是各種餐具運到歐洲後再組合成套出售。由於數量少,品質好,乾隆初期以前的餐具收藏價值更高。

到了乾隆年間,就有了資料記載的整套餐具的訂製。這段時期出口量增大,成本降低,加上經過近兩百年的外銷瓷的銷售,中國的圖案在歐洲已經十分流行。訂製整套餐具在紋樣上已經沒有什麼障礙,製作各種歐洲器型的技術在景德鎮已經成熟,也有歐洲的整套餐具有西方的器型和中國圖案的結合。

因為西式餐具器型特別複雜,景德鎮瓷器藝人不熟悉,如果所有的繪畫設計都是西方圖案的話,中國的藝術家就更難畫了,價格也就貴了些;而相對的,用西方的器型和中國的圖案結合會比較容易製作。

l760年以後,因為在廣州可以畫出西方的紋樣和畫法,價格又便宜,而景德鎮的藝術家比較習慣中國畫法,要繪製完全的西方紋樣,價格與成本都是比較高的,因此這類的成套餐具繪製的工作很多都轉移到廣州去了。乾隆年間景德鎮繪製的成套餐具,畫工比較偏向勾線、填彩等中國畫方式。在廣州繪製的餐具,數量多,品種全。

其實餐具的出口在很早就有了。《江西通志》記載,1555年國外就訂製過三萬多件龍紋的餐具。這個當然不能算是成套餐具,因為歐洲1555年還沒有分餐制,l740年時已經分餐,由此成套餐具的器形更為豐富,所以真正意義上的成套餐具的訂製是乾隆初年開始的。

歐洲人在逐漸地將銀器換成瓷器的時候,對精美的瓷器十分愛惜。l740年以後,歐洲人就只在大件的瓷器上加金屬裝飾,因為大件瓷器比較容易損傷,金屬附件多加在花瓶的口部、頸部、蓋鈕、和底足部分,用以保護瓷器。現在各拍賣行拍賣中國外銷瓷,凡有金屬裝飾的都會貴一些。也有一些重要的小型瓷器,會加上金屬附件。它多加在邊框或底部等,除保護功能外,還能起到美觀的作用。

有些器形加了附件後,就被改變了用途,因為那時候歐洲還沒有大量興起室內裝飾的風氣,l8世紀初歐洲室內裝飾開始興起。而17世紀早期,歐洲人的家庭傢俱都比較簡單,歐洲古傢俱中造型講究的各種藝術風潮的樣式基本上是1700年以後設計製作出來的,所以,歐洲人會將這些美麗的中國瓷器加上附件而成為實用的器皿。如他們將膽瓶加上附件後成為酒瓶,將花瓶加裝附件,成為裝奶的器型。更有甚者,為了好用,不惜破壞瓷器。就像大量的古瓷在底部打了一個洞,被做成檯燈,有的花瓶被鋸掉上面並在旁邊鑽個洞,加上銅的壺嘴就改成了茶壺,改造者居然還記錄了其改造時間。

從收藏角度上來看,這些加有金屬附件的外銷瓷,因為在一件瓷器上,既有中國陶瓷藝術家的作品,又有西方金屬雕刻藝術與之完美的結合,所以這樣的瓷器價格比較高。

外銷瓷中有一種造型.由於造型的難度比較大,彩繪也不易,所以在訂購中,數量都不多,目前拍賣價也比較高,那就是瓷器燭臺。燭臺的造型比較豐富,製作比較精美。還有一些具有特別使用功能的瓷器,如剃鬍須的盤子、嬰兒的洗澡盆、生活中使用的便盆、首飾盒、化妝盒和鼻菸壺等,這些器形都比較特殊,一般都是專門定製的。

西方人比較講究實用,他們除了前面所說的對一些瓷器進行改造,比較多的是把花瓶等器型改成檯燈。上面的燈罩,會依據檯燈的瓷器造型,加以配套。通常做成檯燈的瓷器會在底部打洞,鑽洞以後,對瓷器的損害很大,所以有少數特別精美的瓷器,人們捨不得鑽洞,他們會將一根空心鐵管作為檯燈的支柱插到瓷器裡面,鐵管裡面扭上一塊鐵環,並在其中堆上沙石,以增加檯燈的重量,使其平衡。電線則是從花瓶口部插入鐵管內。收藏於上海博物館的著名的雍正壽桃天價花瓶,原來就曾被用做了檯燈。

盤子在西方家庭陳設上很重要,有的放置在桌上,但更多的是掛在牆上,根據傢俱和牆面的關係組合大小不同的盤子,作為裝飾。在西方傢俱中,有各種裝飾和擺放瓷器的傢俱附件,如陳設瓷器的陳設櫃,擺放瓷器的臺子、几案等小傢俱,以及把小型雕塑瓷器放在牆上的小臺子等等。

外銷瓷的日用與陳設

外銷瓷的日用與陳設

乾隆粉彩花卉湯盤 1740年 直徑47cm

該設計是歐洲陶彩的一種形式,畫面非常漂亮,顯示春暖花開的景象,還有蝴蝶在花中飛舞,十分精美。湯盆外觀共有九層紋飾,不僅托盤精美,而且湯盆裡面也有精緻的彩繪。兩邊的拉手是兩個壽桃,蓋上的鈕是一個鏤空皇冠。這個乾隆粉彩可以和官窯相媲美。

外銷瓷的日用與陳設

外銷瓷的日用與陳設

外銷瓷的日用與陳設

乾隆青花描金及青花礬紅人物湯盤 1736至1740年 直徑23cm

貴婦人和僕人在河邊喂三隻鳥,一圈外沿是折枝花卉構成的二方連續,再外面是一個個小方塊,倒圓角的方形裝飾和八個小形開光圖案。這八個圖案的形狀都來自中間大圖內。背後有七種小昆蟲,畫得十分精緻,令人想起齊白石的小昆蟲畫。

這個樣式是荷蘭東印度公司提供的,這個圖案的設計者就是克里斯•普龍克Cornelis Pronk(1691—1759)。他於1734年8月31日住進阿姆斯特丹,開始做設計。當時到中國的訂單都是經印度轉到中國。這個設計合約規定,設計者要負責成品的品質,和原設計一樣。關於這個樣式的部分記錄保存在印尼的雅加達。

1737年給荷蘭的花傘系列中,一半是青花,一半是青花礬紅加金。根據1736年8月23日的備忘錄,這個設計在中國和日本都要分別做成不同的顏色:青花和色彩的。在日本做的內圈要大一些,女人身穿日本和服。在中國的瓷盤中,青花先做,色彩的後做,1736年左右在日本生產,因為日本要價太高,1738年就改到中國生產,但依然有少數私人還在日本人那裡購買。這個樣式在19世紀威尼斯還有生產。幾乎所有中國外銷瓷的書都有介紹普龍克教授的設計。

外銷瓷的日用與陳設

康熙德化瓷瓷雕獅子 1700至1722年 高25.4cm

一隻獅子坐在長方形底座上,獅子左爪下壓著一隻繡球。外銷瓷中彩瓷雕塑比較多地來自景德鎮,而白瓷雕塑則幾乎都是福建德化產品。這件瓷雕底座中的鏤空銅飾是在英國後加上去的。

外銷瓷的日用與陳設

清光緒素三彩獅子雕塑 1875至1908年 高44.3cm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