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錢不買兩分貨

想到一情景深有感觸。

藥材市場中年女人攜著她老公來到我的攤位面前,轉了轉掃了掃面前的三七。

對話如下:

女:這種三七多少錢?

我:220一公斤

女:你家怎麼貴,別家才一百多。便宜點,150我稱一公斤。

我:阿姨,這裡是批發市場,三七的價格基本差不多,但是貨卻差很多。你別說150了,200我都不會賣。

最後你來我往210成交。

一分錢不買兩分貨

等客人走後我思考起這樣的一個問題。

確實如此,我明白一個不懂行的人買東西時的茫然,只想壓到一個最低的價格。但是往往這個最低的價格卻是一個消費者的深坑。

就以三七來舉例:三七好壞你需要區分產地。其中以雲南文山三七品質最好。還要看個頭,品相。更重要的還要區分新老貨,新貨水分含量大,藥效不如老貨,打成粉不易存放,容易潮等。當然新貨的價格也相對便宜。

所以商家如果用新貨充老貨,而你又不是懂行的人,自以為買到了實惠,實際上已經被宰割了一刀。

其次很多網上9.9或19.9就能買一大罐三七粉且包郵的,慎重購買,你不知道吃到的是什麼玩意。好一點可能次的三七加根枝葉打到一起,能吃也吃不出壞處,也沒什麼效果,就怕有更糟的。畢竟國人在這方面造詣頗深。如果不信,下次你讓店家別打成粉寄整頭的三七給你。

一分錢不買兩分貨

再想想自己第一天入這行的時候也像只無頭蒼蠅。心中只想找到哪家是最實惠的,而忽略品質本身,心中又怕被宰。

可能有人會說奸商太多,防不勝防。我覺得更多的是信任問題。客人要最低價,商人需要賺錢,所以很多時候才以次充好。

市場規律永遠都是一分錢一分貨,好品質的不會是最低價。永遠別慶幸自己買到了最低價最實惠的產品,它也可能是最次最糟糕的產品。

一分錢不買兩分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