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物語」立春到,東風破

今天是立春,是我國農曆二十四節氣中的第一個節氣。從天文學上來說,太陽到達了黃經315度的時空。在上古時,人們看北極星定位時空,北斗星斗柄指向寅位時的時候就是立春。大概就是這樣:

「立春物語」立春到,東風破

我以前對立春這個節氣的印象都非常好,感覺生機勃勃的。直到我看了顧長衛導演、蔣雯麗主演的《立春》。這部電影畫風之喪,害我年年立春就想到女主角王彩玲……這是以前寫的帖子。

我剛看了一下我以前寫的帖子,突然想起以前每逢過年都會流行的一個主題“大城市小城市”。呵呵……而再以前一說起立春,其實都會想起春捲。傳說成吉思汗徵西域的時候,耶律楚律隨其出征曾命廚師做春捲,還為此專門作了一首詩:

昨朝春日偶然成,試作春盤我一嘗。

本案初開銀線亂,砂瓶煮熟藕絲長。

勻和豌豆揉蔥白,細剪蔞蒿點韭黃。

也與何曾同是飽,區區何必待膏粱。

沒錯,這個春盤就是春捲。說起立春吃春捲的習俗的由來還要從宋朝說起,在古代民間流傳著這麼一個故事,說是在宋朝時,有一個勤奮好學的書生,這位書生名叫陳皓,陳皓雖然家裡並不怎麼富有,但是卻有一位賢惠持家的妻子,陳皓的妻子名叫阿玉。

阿玉不但長得漂亮,而且賢惠持家,做得一手好菜,和陳皓的感情也很好,兩個人情投意合、舉案齊眉。陳皓呢,平時學習比較勤奮刻苦,經常因讀書入迷而忘記了吃飯,有的時候雖然沒有忘記吃飯,但是經常一手持飯邊吃飯邊看書而忘記了吃菜,而妻子阿玉也常常為此事兒煩憂。她就琢磨著該怎麼才能夠在不影響陳皓讀書的情況下,又解決他經常忘記吃飯這個事情。

這天,阿玉突然就想到了一個方法,她琢磨著可不可以做一種菜、飯混合在一起的食物,這樣陳皓可以在吃飯的時候讀書,邊讀書邊吃飯互不影響。於是這天她想到了一個辦法,將麵皮擀得薄薄的,然後裡面放上炒好的蔬菜,然後將薄薄的麵皮捲起來,這樣就既可以當飯又可以當菜,飯菜同吃,餐餐吃得美味可口,自此以後陳皓讀書的勁頭更大了。

原來是這樣,那麼今天還在打遊戲的朋友們,這個故事對你有沒有啟發?可以一邊吃春捲,一邊打遊戲。自此以後,打遊戲的勁頭更大了。

「立春物語」立春到,東風破

立春時節也有三侯,《禮記·月令》中寫到:“﹝孟春之月﹞東風解凍,蟄蟲始振,魚上冰。”第一侯是一個非常熟悉的名詞:東風。

「立春物語」立春到,東風破

東風不與周郎便,銅雀春深鎖二喬。說起東風,想起了周杰倫的《東風破》。看上去東風破很像詞牌名,其實並不是,是方文山編的。哈哈哈。但“東風”這倆字的確很文藝,我們經常能夠在古詩中看到用東風代替“春風”。

有個成語叫做“四時八節“。四時指春夏秋冬四季;八節: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對應“四時八節”有“八方之風”。這八風之中,東風叫明庶風,南風叫景風(亦名凱風),西風叫閶闔風,北風叫廣莫風,東北風叫條風(又叫榮風),東南風叫清明風,,西北風叫不周風,西南風叫涼風。

「立春物語」立春到,東風破


蘇東坡有句詩歌叫做:“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蘇軾自以為禪定功夫了得,將這首詩囑咐書童從江北送到江南的佛印大師處(佛印大師是蘇東坡的好友)。大師看後,批了“放屁”二字,讓書童返回送還給蘇東坡。東坡看後,大為惱怒,立即過江質問佛印大師:“您不誇獎我就算了,何苦還要譏諷於我?”大師答道:“觀你的詩歌,表明你的禪定功夫了得。卻為何因為放屁二字匆匆過江?”蘇東坡聽罷,忽然大悟,倍感慚愧。

而到了立春,就是東風解凍的時候。其他的立春兩侯分別指的是:立春五日後,蟄居的蟲類慢慢在洞中甦醒,這就是所謂的“二候蟄蟲始振”。再過五日,河裡的冰開始融化,魚開始到水面上遊動,此時水面上還有沒完全融解的碎冰片,如同被魚負著一般浮在水面,這就是“三候魚陟負冰”了。

「立春物語」立春到,東風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