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祕”小學課堂:“親切感”是老師教好“傳統文化”的法寶

有幸走進小學的“大語文”課堂,聽了一堂課,非常有意義,我把課堂大概記錄了一下分享出來。

“探秘”小學課堂:“親切感”是老師教好“傳統文化”的法寶

老師準備上課

走進課堂聽課,據說老師是準備講詩詞方面的課。

老師先播放了一段視頻。

學生們對此內容再也熟悉不過了。

播放

暫停

進入全屏

退出全屏

00:00

00:00

重播

刷新

試試

播放完畢,學生們很開心。

老師說:誰能寫出來剛才聽到的歌曲裡面的歌詞是啥,今天的課文就不用背了。

學生們要求老師再放一遍,剛才沒注意聽。

老師又播放了一遍。

五歌.mp31:40

來自文心橋

寫出來的同學舉手!老師,太難了,沒聽懂。

這麼熟悉的一個片段,但就連我們聽課的靠感覺寫了幾個字,但確實不敢說自己聽明白了。

老師又打出一段字,請同學們讀一下這一段,然後我們重新聽:

眉淡掃,面微酡,妙舞對清歌。青衫裁夏葛,薄袂剪春羅。月本陰精,豈有羿妻曾竊藥;星為夜宿,浪傳織女漫投梭。

同學們再來聽一聽,這次你能聽懂了嗎?

視頻再播放一邊,學生們恍然大悟,原來是這麼一句歌詞呀!

老師說:是的,他就是我們的第十課《五歌》節選。學生們紛紛打開教材,原來就是課文的一段。學生們個個恍然大悟的樣子。

(我自己趕緊手機上查,原來是《笠翁對韻》裡的內容,我們果然孤陋寡聞)

學生紛紛表示:以前自己淨圖了熱鬧了。

……

下課的時候,學生們基本上都會背誦課文內容了,而且順帶的還會按照那個曲子哼唱了

……

其他上課的內容就不列舉了,不知道同行的其他人是什麼感受,反正我的腦子裡這首曲子和剛才的幾句“對韻歌”已經被“種草了”。

回來後覺得很新奇,就在網上搜出這一段,但是原版本根本沒有唱詞——老師那裡怎麼會有?

後來跟那位老師交流才知道,這是老師們的備課時製作的材料,為的就是提起學習過程中學生們的興趣,培養他們對於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

起初,覺得不以為然,就是引入一堂課的方法比較新奇,但心裡卻並不能說服自己。

小學課堂什麼時候開始把傳統文化內容都作為課程了?

傳統文化的內容那麼多,就算學生能吸收得了,老師們有沒有那個本事講好?

學校這麼搞,不會又是一時的熱潮吧?

帶著問題研究做了做功課。

原來,教育部早在2014年就頒佈文件,寫明瞭這一個關鍵點。但是沒想到的是,被小學老師落實的這麼好。我把具體內容摘選了一段:

8.小學低年級,以培育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親切感為重點,開展啟蒙教育,培養學生熱愛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感情。認識常用漢字,學習獨立識字,初步感受漢字的形體美;誦讀淺近的古詩,獲得初步的情感體驗,感受語言的優美;瞭解一些愛國志士的故事,知道中華民族重要傳統節日,瞭解家鄉的生活習俗,明白自己是中華民族的一員;初步瞭解傳統禮儀,學會待人接物的基本禮節;初步感受經典的民間藝術。引導學生孝敬父母、尊敬師長、友愛同學、禮貌待人,養成勤儉節約、吃苦耐勞、言行一致的生活習慣和行為規範,培育熱愛家鄉、熱愛生活、親近自然的情感。

————————招引自教育部網站《完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指導綱要》

這就如同,一個外鄉人,到了一個陌生的城市,有親朋好友在這個城市,而且被熱情的接待,那這個城市就會變得很“親切”。

這也如同讓讓小朋友喝茶,沒幾個人願意,但是稍微加點糖,是不是又好一點?

“探秘”小學課堂:“親切感”是老師教好“傳統文化”的法寶

快樂的學習

總結了一下老師的做法:

1.解決陌生感。研究所要講授的傳統文化內容,找一個或幾個與學生興趣點關聯的點,這個點要大多數學生都知道的才好,比如時尚的、科技的、影視的,這裡首推影視作品,有畫面;

2.引發興趣。從圖片或影視作品中找到跟相關聯的點,適當的進行編輯,用添加字幕或添加解說、配音的形式。添加的內容一定是跟教學關聯起來,就跟上面所說的視頻一樣,老師進行了加工;

3.原來如此,傳統文化並不是“老古董”。在課堂實施的時候,引導學生自己挖掘出來或者點撥出來。這樣做的目的是引導學生,把他最感興趣的點和傳統文化的關聯點找到

比如,最近周杰倫的歌曲又火了,稍微大一點兒的小朋友竟然都知道周杰倫,那我們就拿歌詞來做關聯點,肯定能引出宋詞,引出蘇軾,因為周杰倫有《東風破》,蘇軾也有《東風破》呀。

不信你對照蘇軾的《東風破》,聽著周杰倫的歌,你可能有很多啟發哦。

這個“親切感”三個字,看似簡單,但確實是讓新時代的學生們感受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魅力的第一步,是個法寶。在這個時代小朋友,他們或許不能立刻感受中國幾千年文化精髓和智慧,但也肯定不是讓小朋友學習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就還是古人學習的老辦法,繼續是面對一個“老先生”,聽“他”在那裡“說教”,而且,一旦學生感覺學習傳統文化代表了大量的背誦和家庭作業,恐怕一大批老師和小朋友們都不能堅持學習了。所以,首先應當是讓小朋友覺得很親切,似乎能從他簡單的認知裡有一個熟悉的“身影”把課堂上的東西接納下來,一旦接納了,他就可以隨著時間的推移和學習的深入,走向傳統文化的深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