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播熱潮下的“冷”思考:將激情之火化為燎原之勢

直播熱潮下的“冷”思考:將激情之火化為燎原之勢

圖為“農好,江北”直播現場。寧波市江北團區委提供

中新網寧波5月2日電(記者 林波)從“網紅”帶貨到各地官員為農特產品代言,從直播賣土特產到賣房、賣車……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具有直觀性、便利性、互動性的直播產業邁上了新的發展臺階,但隨著各類主播帶貨直播數量的激增,主播虛假宣傳、產品售後服務難等直播產業的“成長煩惱”逐漸多了起來。

審視當下,為破解直播產業“成長煩惱”,在諸多業內及專家看來,直播熱潮背後應注入一些“冷”思考,或將更有助於疫情下的直播產業這把激情之火變為燎原之勢。

從線下到線上,又從線上回到線下,在直播熱潮之下,面對疫情衝擊,“41歲”的中國男裝龍頭企業雅戈爾正在加速自我革新。

在“五一”黃金週首日,雅戈爾放出“大招”,在中國4個省份同時開出6家實體店,並且推出“雲遊中國”大型線上直播,帶消費者足不出戶看中國。

“如果說線下是腿,那麼線上就是柺杖,想要走的快甚至跑起來,單靠一條腿是遠遠不夠的。線上線下融合發力,才是雅戈爾逆風破局的關鍵。”雅戈爾服裝控股常務副總經理徐鵬如是說道。

的確,在疫情後期的銷售市場中,對諸多企業而言,常態化的直播承擔著更多的是引流轉化的角色定位。

面對直播帶貨“熱”,各方更需要“冷”思考。

在浙江省社科院研究員、浙江省社會學會會長楊建華看來,隨著復工復產的推進,符合眼球經濟的直播帶貨模式,形成了較大的熱度和熱潮,但在直播熱潮之下,應注入一些“冷思考”,讓直播這個行業可以更好、更遠的發展。

“我們看到,一些主播在直播時存在誇大宣傳的現象,甚至有些消費者遇到了商品質量差、售後服務難等情況。”楊建華表示,這些存在的情況如果不正確引導將對直播行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較大影響。

楊建華建議,除了加強主播的守法意識之外,同時也要加強對直播等電商平臺的監管力量,“保護消費者的利益,以質量取勝,不要做‘一次生意’。”

“只有共贏了才能實現長久機制。”浙江大學寧波理工學院商學院常務副院長、寧波市電子商務研究院執行院長林承亮表示,目前直播行業還沒有建立起共商共贏的機制,“大部分主播並不是靠推薦好的商品獲得佣金,更多的是通過打賞。而打賞並非是正常的盈利模式,是粉絲喜歡主播而給的,並非是賣商品而提的佣金。”

對此,林承亮建議圍繞不同的領域、產業,形成差異化的主播格局,“不能僅僅停留在情感導向、網紅導向的模式上,希望有一天流量不是停留在少數幾個主播上,不同行業都有著代表性主播的出現,然後又有一些個性化、差異化的主播,這種格局形成了,直播行業健康發展的局面就出來了。”(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