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紙盟約,換來百年和平

北宋雖建國,但並沒有完成天下的大一統。隨後,在宋朝各皇帝征戰四方的過程中,有一個始終繞不開的敵人——大遼。不同於後周、南唐,大遼全民皆兵,十分驍勇善戰。北伐大遼不是沒有機會,但在當時,宋朝建國後完成統一的計劃是由南到北征戰,而等到大宋征服完南唐,準備轉身北伐大遼之時,大遼的統治者早由昏庸的“睡王”變成了巾幗不讓鬚眉的蕭太后。已然錯過了最佳時機的大宋只能與大遼展開了拉鋸持久戰,而最終讓這些零碎的戰爭告一段落的,是一個歷史上有名的盟約——澶淵之盟。

一紙盟約,換來百年和平

宋太祖錯失了北伐的最好時機,他的弟弟宋太宗則由於實力不如哥哥,而讓北伐處於失敗的地位,到了北宋第三個皇帝宋真宗時,北方的形勢更加嚴峻。這時的大遼,時不時派兵騷擾北方居民,被發現時又快速撤退,這樣的騷擾讓邊境居民無法正常生活,苦不堪言,大家怨天載道,也對朝廷充滿了怨言。公元1004年,大遼再次集結大軍,向大宋發起進攻,連年戰爭拖垮了大宋的國力,三朝皇帝實行的重文輕武政策讓本來就不強的軍事能力再次大打折扣。此次遼軍來勢洶洶,由蕭太后和遼聖宗親自率領,一路勢如破竹,打到臨近黃河的澶州,直逼北宋都城汴梁。

一紙盟約,換來百年和平

加急文書如雪花般一片一片的呈現在宋真宗面前,不同於前兩位皇帝的驍勇善戰,宋真宗從小在皇宮裡長大,哪裡經歷過這些風浪,慌了神的他在一時之間失去方向,在上朝時,他向大臣求助。前面曾說過,宋朝由於開國皇帝是兵變奪權,所以對武將極其忌憚,在當上皇帝后,他大肆實行重文輕武政策,此時的朝堂,文官佔大部分。朝上無可用之人,遼兵來勢洶洶,眾多大臣提議遷都。就在宋真宗有所動搖時,一個人站出來制止了遷都的舉動,他就是寇準。不同於大多數文官軟弱的性格,寇準此人剛直異常。他對於朝堂上下不戰而退的做法十分不滿。他勸諫宋真宗,若是遷都,將會導致軍心渙散,大宋的江山,更不可能保住,但若是皇帝御駕親征,會起到鼓舞軍心的作用,說不定會保住江山。在權衡利弊後,宋真宗聽從了寇準的建議,準備御駕親征。

一紙盟約,換來百年和平

宋真宗御駕親征,將軍事指揮權交於寇準,自己則坐鎮營寨,鼓舞軍心。功夫不負有心人,皇帝的到來對宋軍來說是一個不小的鼓舞。宋軍一改低迷姿態,先是打死了在遼國地位不低的軍官,隨後又死守澶州,讓大遼久攻不下。遼軍數日毫無進展,情緒低迷,寇準提議乘勝追擊,但膽小的宋真宗為了穩妥,決定與遼議和。

一紙盟約,換來百年和平

1005年12月,大宋與遼簽訂合約。合約規定:遼宋約為兄弟之國,宋每年送給遼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宋遼以白溝河為邊界。因澶州(河南濮陽)在宋朝亦稱澶淵郡,故史稱“澶淵之盟”。宋真宗同時下令,減少邊境守衛官員,同時不做抗遼準備。就這樣,宋真宗用一時的屈辱,換來了遼宋停戰的局面。

一紙盟約,換來百年和平

之後的幾年,遼國內部政治統治開始動盪,宋朝的經濟也在不斷髮展,遼國感到難以一舉拿下大宋,再加上宋仁宗時期,迫於軍事實力的衰弱以及遼興宗的恐嚇,大宋答應每年進貢東西再次增多。就這樣,遼國再也沒有揮兵南下,宋遼兩國戰事基本結束,二者在此後一直維持著相對和平的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