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吕传道集】吕洞宾与汉钟离•论大道

①吕问曰:所谓大道者,何也?


钟答曰:大道无形无名,无问无应,其大无外,其小无内,莫可得而知也,莫可得而行也。


【钟吕传道集】吕洞宾与汉钟离•论大道

②吕问曰:古今达士,始也学道,次以有道,次以得道,次以道成,而于尘世入蓬岛,升于洞天,升于阳天,而升三清,是皆道成之士。今日师尊独言道不可得而知,不可得而行。然于道也,独得隐乎?


钟答曰:仆于道也,因无隐尔。

盖举世奉道之士,止有好道之名。

使闻大道而无信心,虽有信心而无苦志,朝为而夕改,坐作而立忘,始乎忧勤,终则懈怠。

仆以是言大道难知难行也。


【钟吕传道集】吕洞宾与汉钟离•论大道

③吕问曰:大道难知难行之理,如何?


钟答曰:以傍门小法易为见功,而俗流多得互相传授,至死不悟,遂成风俗,而败坏大道。

有斋戒者、有休粮者、有采气者、有漱咽者、有离妻者、有断味者、有禅定者、有不语者、有存想者、有采阴者、有服气者、有持净者、有息心者、有绝累者、有开顶者、有缩龟者、有绝迹者、有看读者、有烧炼者、有定息者、有导引者、有吐纳者、有采补者、有布施者、有供养者、有救济者、有入山者、有识性者、有不动者、有授持者,傍门小法,不可备陈。


【钟吕传道集】吕洞宾与汉钟离•论大道


至如采日月之华,夺天地之气,心思意想,望结丹砂,屈体劳形,欲求超脱。

多入少出,攻病可也,认为真胎息。

绝念忘言,养性可也,指作太一含真气。

金鎗不倒,黄河逆流,养命之下法;

形如槁木,心若死灰,集神之小术。

奈何古今奉道之士,苦苦留心,往往挂意。

以咽津为药,如何得造化?

聚气为丹,如何得停留?

指肝为龙而肺为虎,如何得交合?

认坎为铅而离为汞,如何得抽添?

四时浇灌,望长黄芽;

一意不散,欲求大药。

差年错月,废日乱时。

不识五行根蒂,安知三才造化?

寻枝摘叶,迷惑后人。

致使大道日远日疎,异端并起,而成风俗,以失先师之本意者,良由道听涂说、口耳之学。

而指诀于无知之徒,递相训式,节序而入于泉下,令人寒心。

非不欲开陈大道,盖世人业重福薄,不信天机,重财轻命,愿为下鬼。


【钟吕传道集】吕洞宾与汉钟离•论大道


④吕问曰:小法旁门,既已知矣。其于大道,可得闻乎?

钟答曰:道本无问,问本无应。

及乎真元一判,大朴已散。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一为体,二为用,三为造化。

体用不出于阴阳,造化皆因于交媾。

上、中、下,列为三才,

天、地、人,共得于一道。

道生二气,二气生三才,三才生五行,五行生万物。

万物之中,最灵、最贵者,人也。

惟人也,穷万物之理,尽一己之性。

穷理尽性以至于命,全命保生以合于道。

当与天地齐其坚固,而同得长久。


【钟吕传道集】吕洞宾与汉钟离•论大道


⑤吕问曰:天长地久,亘千古以无穷。人寿百岁,至七十而尚稀。何道之独在于天地,而远于人乎?

钟答曰:道不远于人,而人自远于道矣。

所以远于道者,养命不知法。

所以不知法者,下功不识时。

所以不识时者,不达天地之机也。

【钟吕传道集】吕洞宾与汉钟离•论大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