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位28年兩家庭會面,肝癌兒子始終對張萍稱“您”:太難叫不出口


4月30日,據新京報報道,30日下午6點10分,江西省九江市一家酒店裡,錯位了28年的江西家庭和河南家庭順利會面。河南媽媽張萍抱著姚策,痛哭不止。姚策則用手輕撫她的後背,看著她說話。這是母子倆有生以來的第一次擁抱。張萍曾擔心姚策一時難以適應表示,“你可以叫我們張媽媽、郭爸爸”。很快,她又加了一句,“叫阿姨、叔叔都可以”。

在場的是兩個家庭。父親姚林、母親蔣豔麗、兒子姚策來自江西九江。另一個家庭父親郭海、母親張萍、兒子郭明,來自河南駐馬店。(以上均為化名)

錯位28年兩家庭會面,肝癌兒子始終對張萍稱“您”:太難叫不出口

郭明甚至還帶了很多河南的特產,例如,小磨香油、開封菜籽油、鐵棍山藥、大紅棗,他說想帶去給九江的父母和兄弟嚐嚐。他介紹自己與父母一起,上午9點從河南駐馬店自駕前往江西九江,探望親生父母以及與自己錯換人生28年的兄弟姚策,既緊張又期待。

據悉,張萍和丈夫郭海,30日凌晨5點便出發來到駐馬店與郭明匯合,然後一同駕車前往九江。郭明說,本來和父母計劃在“五一”後前往九江。此前張萍一直在鄭州治療,醫生本來說還要再治療幾天,不讓出院,但因為張萍心情急迫,所以要求提前出院了,等一個月之後再過來繼續治療。

錯位28年兩家庭會面,肝癌兒子始終對張萍稱“您”:太難叫不出口

姚策說,兄弟倆初次聯繫時很理性,是兩個成年男人的對話。那是4月25日的下午,郭明從蔣豔麗處聽說姚策已經得知真相,才添加了姚策的微信,“我感覺咱現在說話很微妙。我知道這個事情時也很震驚,我想你也有自己的理解方式。不管咋樣,你這個兄弟我認定了,有啥難處、想法,咱們之間多說說。”

幾分鐘後,張萍也給姚策打去電話,此前,姚策的號碼已在她的手機裡存了幾天。“你是姚策嗎?我想你可能已經知道我是誰了,我是你駐馬店的媽媽。”張萍擔心姚策一時難以適應,“你可以叫我們張媽媽、郭爸爸”。很快,她又加了一句,“叫阿姨、叔叔都可以”。

錯位28年兩家庭會面,肝癌兒子始終對張萍稱“您”:太難叫不出口

姚策確實沒法喊出“媽媽”兩個字,但他知道,“叫叔叔阿姨又很過分”。在這通持續了15分鐘的、遙遠而陌生的電話裡,他對張萍始終稱“您”。

據此前報道,姚策於今年2月查出患肝癌晚期,母親蔣豔麗在捐肝過程中,發現母子血型不符,隨即進行親子鑑定,鑑定結果顯示,姚策不是蔣豔麗和丈夫的親生兒子。據蔣豔麗,自己於1992年6月,在河南開封醫專第二附屬醫院(現河南大學淮河醫院)產下男嬰,出院時,從護士手中接過嬰兒,她猜測可能是當年醫院抱錯了孩子。而後蔣豔麗輾轉河南尋找親生兒子郭明,事件一出,引發社會廣泛關注。

錯位28年兩家庭會面,肝癌兒子始終對張萍稱“您”:太難叫不出口

28年間,兩個孩子在江西與河南分別長大。一人受家庭影響學醫,後轉做電商,事業順遂之時被確診肝癌晚期;另一人成為一名輔警,兒女雙全,但母親剛做完肝癌手術,姐姐有智力缺陷。

對於姚策這個孩子,包括外公外婆、大姨等在內的一大家子都傾注了無盡心血。用蔣豔麗的話說,全家人對姚策寶貝得不得了,“想要星星,不敢給月亮。”姚策兩歲半時,在幼兒園入園體檢時查出了乙肝。蔣豔麗還特意向單位請假一年,全心全意照顧兒子。

而多年來,郭海、張萍夫婦輾轉於鄭州、開封、駐馬店等地,有時賣賣水果,有時開開餐館。郭家的日子算不上寬裕,但也不算拮据。“都說窮養兒子富養女,我們家條件一般,也確實沒法富養兒子。但我們的愛從沒打過折扣。”郭海說。

4月25日,姚策得知真相的當天,郭明就在電話中向他描繪了一幅美好藍圖:兩個小家會變成一個大家,互幫互助;兩邊的父母退休後,可以到江西、河南輪換著居住,甚至找個居中的城市一起生活;郭明和姚策也會像親兄弟一樣,照顧雙方父母,共同承擔贍養雙親的責任。

錯位28年兩家庭會面,肝癌兒子始終對張萍稱“您”:太難叫不出口

姚策有些擔心,他怕自己成為拖後腿的那一個。他的病情意味著高昂的治療費用,很可能成為兩個家庭共同的負擔。他繼而想到了自己對姚家父母的虧欠。“他們之前就知道(我不是親生兒子)了,還一如既往地對我好,還更加不能索取了。我肩上的擔子和負疚感很重。”

自從姚策得知真相,兩家人就在為重逢做打算了。姚策身體虛弱,不適宜長途旅行,郭海、張萍、郭明決定從河南前往九江探望。

錯位28年兩家庭會面,肝癌兒子始終對張萍稱“您”:太難叫不出口


30日傍晚6點多,郭明一家抵達了九江的酒店。剛一下車,張萍便泣不成聲。在親屬的攙扶下,她緩緩走入酒店,一見到姚策便和他擁抱在一起。她發現這個親生兒子比照片上更帥,“有生之年見到親生兒子,我沒有遺憾了。”

與張萍相比,姚策冷靜得多。他希望能以“最健康,最積極,最活潑”的狀態見到親生父母,真到了見面的時候,他一邊安慰張萍,一邊與郭海聊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