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第一本經濟學》

★本書簡介★

這本書是以奧地利經濟學派的視角和古典主義的理論去寫的,它試圖用通俗的語言和一些故事去做系統解釋,但是並沒能做到這一點。作為一本系統讀物,在說明概念是很繁瑣,而作為一本通俗書籍又不夠有趣。這本書把

市場經濟、計劃經濟、混合經濟做了對比,在解釋了一些基礎概念之後,對這三種類型進行了分別的解釋分析。


一文讀懂《第一本經濟學》

市場經濟







“市場經濟”是在說交換私有財產的網絡,它建立在私有財產權與自由企業制度上,即個人財產受法律保護,同時沒有阻礙禁止企業進入任何行業。

市場經濟的高效與優越在於交換私有財產的行為可以創造價值。每個人有對事物不同的偏好,通過交換重新分配物資,每個人的偏好都被一定程度滿足,整個社會總的價值僅僅通過交換就增加了。

企業的盈虧反應了企業是否滿足了某種沒有被滿足的偏好,從而告訴全社會該企業是否合理高效地使用了資源,這建立在私有財產的基礎上。而某些企業看似出於追求利潤,提供不道德的服務或產品,實際上消費者對此不道德的選擇才是應該被批評的關鍵。批評企業不該提供某項產品的人,事實上是以一種家長式的姿態批評消費者的自願決定。






一文讀懂《第一本經濟學》

計劃經濟






市場經濟下金融市場會自動找出值得投資的項目,而計劃經濟面臨巨大的決策問題。當決策者憑藉項目可能的效益與規模選拔優良項目時,這就是在鼓勵專家吹捧自己所支持項目的前景而選擇忽略項目存在的弊端,既助長了浮誇風氣,也浪費了社會中的稀缺資源。同理,若決策者嚴懲失敗項目的負責專家,這將遏止創新與冒險,傳統而可靠的技術將被一再使用,而新技術可能永遠得不到嘗試。決策者為了克服這些弊端,可能需要制定複雜的考核制度,這制度的終極結局就是,他們會重新發明市場經濟

計劃經濟的悖論在於,決策者希望有意識地支持優秀的項目,然而這種“有意識”恰恰消滅了意識與目的。由於缺乏市場,項目的經濟計算無從進行

,也就壓根無法完成計劃的工作。







一文讀懂《第一本經濟學》

混合經濟






戰後的凱恩斯主義主張政府幹預經濟,這實際上消滅了傳統的資本主義經濟而進入了混合經濟時代。然而混合經濟並不比市場經濟更加完善,政府通過價格管制、徵稅與進出口配額來管制經濟,卻帶了尋租、暴力收益、通貨膨脹、政府債務、經濟週期等問題。

政府幹預製造了經濟週期。在一個可以持續的、由市場推動的經濟上升期內,資金利率的下降是由於人們減少了消費、增加了儲蓄。投入新項目的那些長期投資來自於那些銷售下降的部門。消費的降級與節約將帶來未來的超額回報,可持續的繁榮與經濟增長需要耐心。

當政府沒有耐心,不想等待可持續的經濟增長出現,或者是迫切想要加大投資而不等待儲蓄充足,就會人為降低利率來提供大量可借貸資金流入市場。這時候

消費者儲蓄的慾望被削弱,更願意花錢進行一時享樂,不願意減少消費。同時貸款利率是調節經濟活動的重要信號,企業家將被失真的利率誤導認為市場上資金充足,開始進行需要儲蓄支撐的、長期投資項目。虛假的繁榮是通過“吃種糧”的形式來使每個人都過得更好,但這種沒有經歷結構調節之痛和消費降級的發展,會隨著儲蓄下降原形畢露。

人為壓低利率將帶來虛假繁榮和隨之而來的物價上漲。當通貨膨脹迫使央行提高利率的時候,繁榮就褪色了。即使央行一意孤行向市場持續注入貨幣,經濟繁榮也會逐漸消失:央行必須製造越來越大的通脹才能掩蓋經濟的結構失衡,價格暴漲將在金融、固定資產、生活必需品領域先後發生,“廉價信貸”的政策愈來愈受到質疑,社會穩定程度急劇下降。而央行哪怕略微放慢注入貨幣的速度,市場利率將迅速上行至真實水平,企業會將發現資金充裕的判斷是個巨大的錯誤,而裁員降薪行為將標誌著緊縮的開始。

因為人為的寬鬆,大量長期項目破土動工,而社會資源並不足以支持如此多的建設,此時項目資源(無論是原材料還是人力)將會出現價格上漲(價格管制的話將會造成短缺與黑市交易)。當利率發生變化,企業乃至政府將關閉規劃中乃至建設中的項目,遣散工人,拍賣設備,或將事業部打包出售給尚未覺察經濟形勢的企業。

虛假繁榮後的緊縮將帶來企業破產與大規模失業,這是因為那些投入短期內無力可圖項目的資源必須被轉投到其他地方。通常被削減的是科研與設計相關的資源。而人力也是如此,不幸工作在目前無法盈利的企業中的僱員必須失去工作。而此時政府應當什麼也不做,等待市場自動完成資源調整與利率上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