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幹線航道網規劃(2017—2035年)

江蘇省水網密佈,河流眾多,內河航道資源豐富,具備發展內河水運的優越條件。內河水運因其運量大、運距遠、成本低、能耗小的特點在貨物運輸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隨著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尤其是在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全國前列的目標指引下,我省內河航道發

展面臨的形勢任務發生了重大變化。“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交通強國”、長三角一體化等國家重大戰略的實施,要求進一步提升我省內河航道的支撐和服務作用。貫徹“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要求注重發揮內河水運低碳環保的優勢,促進綜合交通高質量發展。

大運河文化帶的建設,要求提升大運河的運輸保障能力和文化傳承。聚焦高質量發展和交通強國戰略要求,高起點、高水平推進江蘇幹線航道發展,更好地發揮內河水運的優勢和基礎性作用,是加快構建現代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優化交通運輸結構、降低社會綜合物流成本的內在要求,是推進“兩聚一高”和建

設“強富美高”新江蘇的重要支撐和保障。

佈局方案。

至2035年,全省幹線航道網形態上呈“兩縱五橫”佈局,形成以長江干線、京杭運河為核心,三級及以上航道為骨幹,達海、通江、聯網、互通的千噸級幹線航道網,里程共計4010公里。規劃共形成一級航道365公里,二級航道643公里,三級航道3002公里。

兩縱:

——京杭運河通道:共計1189公里,其中二級475公里,即蘇北運河;三級714公里,包括蘇南運河及徐寶線、成子河、芒稻河、丹金溧漕河、德勝河、錫澄運河、錫溧漕河、乍嘉蘇線。

——連申線通道:共計993公里,均為三級航道,包括連申線及鹽寶線、鹽邵線、劉大線、興東線、泰東線、錫十一圩線、楊林塘。

五橫:

——徐宿連通道:共計329公里,其中二級161公里,三級168公里,包括蘇北運河徐州至宿遷段、宿連航道、徐圩港區疏港航道。

——淮河出海通道:共計513公里,其中二級168公里,三級345公里,包括淮河出海航道及鹽河、張福河、濱海港區疏港航道(中山河)、射陽港區疏港航道(黃沙港)。

——通揚線通道:共計405公里,均為三級航道,包括通揚線及新江海河、通州灣港區疏港航道、洋口港區疏港航道、呂四港區東灶港疏港航道。

——長江通道:共計374公里,其中一級365公里,即長江;三級9公里,即滁河駟馬山乾渠南京段。

——蕪申線通道:共計460公里,均為三級航道,包括蕪申線及秦淮河、水陽江、蘇申內港線、蘇申外港線、長湖申線。

與上輪規劃(3455公里)相比,本輪規劃總里程增加555公里,其中規劃二級航道新增166公里,三級航道新增792公里,四級航道因規劃等級提升減少403公里。

規劃標準。

江蘇省幹線航道網航道規劃標準為三級及以上航道。部分實施難度較大的規劃三級航道,近期可按四級標準規劃建設實施,但水深應不小於三級航道最低標準(3.2米)。

江蘇省幹線航道網航道(長江干線除外)跨河橋樑及建築物通航淨高標準不小於7米,通海輪航道和感潮河段應同時符合《通航海輪橋樑通航標準》(JTJ311—97)的相關規定。

江蘇省幹線航道網規劃(2017—2035年)


江蘇省幹線航道網規劃(2017—2035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