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開快餐店,便利蜂入局茶飲,農夫山泉IPO | 新餐飲半月報

一、投融併購資本動態

海底撈開快餐店,便利蜂入局茶飲,農夫山泉IPO | 新餐飲半月報

1、叮咚買菜將獲新一輪融資,投前估值達20億美元

信息來源:Dolphin海豚智庫

據報道,叮咚買菜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本輪融資投前估值達20億美元,預計投後估值將達24億美元左右,泛大西洋投資集團(General Atlantic)或為領投方。不過,這一消息目前尚未得到官方確認。

作為目前生鮮電商中增長最快的創業公司之一,2019年叮咚買菜的全年GMV超50億元;2020年2月,單月營收超12億元。就在不久前,叮咚買菜還官宣了“進京服務”,並稱首批將在北京開出18個前置倉,未來還將不斷開出前置倉,逐漸達到全城覆蓋。

菁財簡評:

2019年,多家生鮮電商平臺頻繁爆出縮減規模的消息,還有些平臺在持續“燒錢”難以為繼的情況下,只能被迫關門。意外的是,就在整個行業處於低谷之時,2020年初爆發的新冠疫情,讓整個行業又戰火重燃,“全民宅家”催生的大量需求使一些平臺“絕處逢生”。

但是,與前兩年走向“風口”不同的是,生鮮電商的此次“風口”是完全被動的、突然的,甚至讓有些企業措手不及,一時不知如何應對。

然而,隨著疫情的有效控制和社會恢復運轉,生鮮電商們獲得的“紅利”終究會結束。當用戶重新迴歸線下,線上不再是其第一選擇時,線上生鮮電商如果不能通過優化供應鏈、上線更優惠或更優質的選品,即便是已經獲取了廉價的“新客”,用戶最終還是會離去。

2、千味央廚完成上市輔導,擬登陸創業板

信息來源:冷凍食品

日前,河南證監局發佈文件,國都證券已完成對鄭州千味央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的上市輔導。報告顯示,千味央廚擬申請在創業板上市。

據悉,千味央廚的主營業務,為面向餐飲企業的速凍面米制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自2012年成立後,品牌一直保持著高速增長髮展的勢頭,基本每年實現20%-30%的增長率,公司2019年淨利潤為7412.13萬元。此外,2018年,千味央廚還獲得京東領投、絕味跟投的億元融資,公司整體估值約10億元。

當然,除了資本的加持,千味央廚業績連年增長的背後,在於其完善的產品矩陣。公司致力於中式傳統食品的標準化,打造供應鏈體系中的“超級後廚”,特別是米麵製品領域,全國90%的一線連鎖品牌幾乎都與其有合作。同時,公司還把以油條系列為核心的產品進行了餐飲全場景佈局,為去年8月火鍋料的上市做足了準備。

二、品牌新聞動態

1、海底撈開快餐店,還賣茶飲、甜點

信息來源:職業餐飲網、紅餐網

繼西貝開設“弓長張”現炒快餐品牌後,又一餐飲巨頭海底撈進軍快餐業。海底撈旗下首家快餐廳“十八汆”,早在去年10月就於北京酒仙橋低調開業,店內沒有任何的宣傳語或海底撈的logo。

天眼查數據顯示,十八汆公司的股東為新派(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持股100%,而新派(上海)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是海底撈旗下的全資子公司。

據報道,十八汆的主要產品為麵食、茶飲、甜品和早餐4大類。其中,招牌炸醬麵原價12元,活動價9.9元;甜品一份3元;茶飲定價則在5元-13元之間,小菜免費,人均只需19元。

門店裝修簡潔,更偏功能性,進一步壓縮了開店成本。同時,採取流水線全自助模式,從選餐到結算再到餐盤迴收,都由顧客自己完成。大概80平米的店鋪,配置5名員工即可。

此外,十八汆的產品工業化氣息很強,幾乎都是成品和半成品,只需簡單加工。比如麵條,簡單一燙加澆頭即可出餐,最長一分鐘。其他的甜品、小菜則都是成品,標準化程度相當高。

最後,值得一提的是,海底撈門店也於近期推出春季限定甜品,擴展產品線。甜品共有5款,目前僅在上海的70多家門店銷售。

菁財簡評:

實際上,餐飲業一直尷尬的是,理論上有數萬億的市場空間,在現實中卻是抬頭可見的營收天花板。從西北的弓長張到海底撈的十八汆,又何嘗不是中國餐飲企業集體焦慮症的一個縮影。

目前開到了768家門店的海底撈,最新的財報顯示其翻檯率下降,同店銷售增長率大幅下跌,一二線城市同店銷售增長率甚至出現負增長。除了此次低調開設麵館,早在去年11月,海底撈收購了Hao Noodle品牌,並表示麵館的目標業務能夠為集團業務提供協同效應,並符合海底撈集團的戰略方向及發展計劃。

而此次十八汆的模式,既節省了廚師成本,又提高了效率,利用海底撈強大的供應鏈優勢,相信這個成本會被壓縮得更低。但相比標準化程度較高的火鍋品類,快餐業的高手雲集、多元分散等特徵,海底撈的“跨界創業”必將面臨不少挑戰。

海底撈開快餐店,便利蜂入局茶飲,農夫山泉IPO | 新餐飲半月報

2、便利蜂入局茶飲,最便宜19元/杯

信息來源:中國飲品快報、咖門

日前,便利蜂通過官微宣佈入局茶飲,並強調是“新鮮的現調飲品”。據悉,蜂小茬的茶飲系列均屬於當下熱門款,包括髒髒系列、奶蓋、鮮奶、冰沙酪酪,還推出一款茶咖飲品。

原料方面,依託便利店的供應鏈優勢,蜂小茬飲品均採用新鮮水果及短保鮮奶,再配以優選知名產區的中國茗茶打底。價格上,髒髒、奶蓋、冰沙系列定價均超25元,其他系列定價大多也超20元。即使存在一些優惠,但預估人均消費也要20元左右。

菁財簡評:

純粹從便利蜂的門店數量來看,佈局在北京、天津、上海、江蘇等地的700多家門店,已是頭部茶飲品牌的規模,具備一定的渠道優勢。同時,便利蜂的供應鏈優勢及鮮食品牌效應,也保證了原物料的新鮮與質量,容易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而超20元的定價,避開了茶飲10-15元的核心競爭區間,又未及頭部茶飲品牌30元水平。但這也意味著,便利蜂的產品要做出比CoCo都可、1點點更高的價值感,才能更有競爭力。

未來,對於檢驗自身門店數字化能力的便利蜂來說,到底能否經得起市場考驗,還要看品牌的帶貨能力、選址能力和茶飲研發能力等。

3、永輝一季度淨利15.68億,超2019年全年

信息來源:商業觀察家

永輝超市發佈2019年年報,及2020年一季度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一季度,實現營收292.57億元,同比增長31.57%;淨利潤15.68億元,同比增長39.47%。其中,線上到家業務實現銷售額20.9億元,同比增長239%。3月份,永輝生活app佔到家業務比重提升至56.86%。

而在2019年,永輝超市整年實現營收848.77億元,同比增長20.36%;淨利潤15.64億元,同比增長5.63%。可見,疫情下的20年開篇,永輝的一季度淨利潤就已超19年全年400萬元。

4、農夫山泉正式啟動IPO,毛利超60%

信息來源:小食代、36氪、農夫山泉招股書

近日,以生產“農夫山泉”飲用水而知名的中國飲料巨頭,在港交所發出IPO申請文件。招股書顯示,以2019年零售額計,農夫山泉在茶飲料、功能飲料及果汁飲料的市場份額,均居於中國市場前三位。根據弗若斯特沙利文報告,2012年-2019年,農夫山泉連續八年保持中國包裝飲用水市場佔有率第一。

從下表可以看到,飲料行業擁有相當不錯的毛利率,毛利最高的品類“飲用水”,去年為60.2%。同時,在近年不斷攻城略地和進軍新品類的策略下,2017年-2019年,農夫山泉分別實現174.91億、204.75億、240.21億人民幣的收入,增長率17%以上,遠高於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5.0%及6.6%的增速,及全球軟飲料行業2.7%及3.4%的增速。

海底撈開快餐店,便利蜂入局茶飲,農夫山泉IPO | 新餐飲半月報

文件也顯示,2017年-2019年,農夫山泉淨利潤率分別為19.4%、17.6%及20.6%,遠高於同期中國軟飲料行業6.9%、7.1%及9.6%的平均盈利水平,及全球軟飲料行業3.9%、7.6%及8.5%的平均盈利水平。

海底撈開快餐店,便利蜂入局茶飲,農夫山泉IPO | 新餐飲半月報

此外,根據最新披露,2019年,公司通過經銷商分銷的收入佔總收入的94.2%。截至去年底,農夫山泉通過4280名經銷商,覆蓋了全國237萬個以上的終端零售網點,其中有約187萬個終端零售網點,位於三線及以下城市。

5、東鵬飲料衝刺IPO,將成中國功能飲料A股第一股

信息來源:快消、東鵬飲料招股說明書、FoodPlusHub

4月25日,東鵬飲料(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向證監會正式遞交招股說明書,計劃於上交所上市,擬發行不超過4001萬股,擬融資14.9億元人民幣,主要用於擴建南部地區生產基地、品牌營銷推廣、信息化建設、研發投入等。

報告顯示,2017年-2019年,東鵬飲料營收分別為28.4億元、30.4億元、42.1億元,毛利率分別為48%、46%、47%。目前,東鵬飲料分為能量飲料、非能量飲料和包裝飲用水三類,其中東鵬特飲能量飲料貢獻了95%以上的營業收入。

據調查,2019年,我國能量飲料CR4為88%,合計實現銷售額377.81億元,其中紅牛市場份額達57%,佔據國內能量飲料的半壁江山。而東鵬特飲、樂虎雖是行業老二老三,但距離紅牛的市場份額還有明顯差距。

對於東鵬飲料而言,面對樂虎的不斷追擊,和紅牛的斷層式差距,如何突破大單品限制、渠道和消費場景限制等實現跨越發展,是其亟待解決的問題。而從此次融資用途可以看出,東鵬飲料將通過擴建產能、依靠新零售、建設品牌聲勢等突破瓶頸。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看美國魔爪(怪獸飲料)的數據。2002年,怪獸飲料一經推出,就使漢森天然飲料從默默無聞變成增長最迅猛的企,創造十年股價暴漲690%佳績,並於2015年在美國市場份額達到52.8%,市值過千億美元。

同時,在東鵬飲料招股書中,對比的是香飄飄和養元飲品(六個核桃)。香飄飄上市前不計稅營收24億,毛利率40.20%,上市市值81億;養元飲品不計稅營收89億,毛利率47.85%,上市市值610億;東鵬飲料19年毛利率46.74%,雖然銷售收入低於養元,但這些年一直穩定增長,預計2021年上市市值保守估計200億,衝刺300億。

6、絕味年報:開店穩健同店高增,美食生態圈初具雛形

信息來源:北京商報、太平洋證券

絕味食品發佈2019年年報,公司營收51.72億元,同比增長18.41%;歸母淨利潤8.01億元,同比增長25.06%。此前,據周黑鴨年報,其19年營收31.86億元,同比下降0.8%;歸母淨利潤4.07億元,同比下降24.56%。據煌上煌年報,其19年則實現營收21.17億元,同比增長11.56%;歸母淨利潤2.2億元,同比增長27.45%。

2019年,絕味擴張速度依舊很快,在全國共擁有門店10954家,同比增長1039家,增速10.48%。截至2019年底,煌上煌擁有直營店241家、加盟店3465家。周黑鴨專注於發展自營門店,為1301家。2019年,絕味簡單平均後的單店收入為44.94萬元,同比增長5.77%。

此外,長期來看,公司致力於打造“美食生態圈”。一方面通過自主孵化餐飲類新項目、新模式試水,為公司主業貢獻新的增長點;另一方面通過投資併購等方式,對外輸出供應鏈及管理能力,如入股和府撈麵、幸福西餅等,力求成為我國輕餐飲和特色餐飲的加速器。

而針對當下的疫情衝擊,絕味預計20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收10.50-11.00億元,同比下降4.68%-9.02%;實現歸母淨利潤6000-6300萬元,同比下降65.24%-66.90%。

7、香飄飄年報:即飲業務表現亮眼,一季度業績暴跌

信息來源:咖門、每日財經

香飄飄發佈2019年年報,公司整體經營態勢良好。2019年營收39億,同比增長22.36%;淨利潤3.47億,同比增長10.39%,現金流也有所增長。

具體來看,旗下衝泡類產品延續了往年的平穩增長,同比增長4.69%,營收29.36億,佔公司總營收的73.8%。即飲品類(液體奶茶和果汁茶)則營收已超10億元,實現140%的增長。其中,被譽為香飄飄“第二增長曲線”的Meco果汁茶,增長更是達到332%,實現營收8.67億。

隨著近年來茶飲品類消費場景的拓展、即飲便捷屬性等趨勢,香飄飄已陸續推出牛乳茶、蘭芳園以及果汁茶,並不斷推出新口味。近期,還上線了季節限定新品芝士烏龍奶蓋茶,售價4杯/60元。據香飄飄研發人士介紹,這款新品最終呈現形式和線下門店街飲類似。

海底撈開快餐店,便利蜂入局茶飲,農夫山泉IPO | 新餐飲半月報

此外,年報顯示,香飄飄19年在電商渠道實現銷售額1.25億元,與上一期相比增長58.9%,其中單果汁茶這一品類,電商銷售額暴漲907%。據悉,2014年-2018年,香飄飄電商渠道複合增速為161.52%,遠高於其他渠道,成為新的發力點。

而在疫情下的20年第一季度,香飄飄業績暴跌,總營收4.3億元,同比下降48.61%;歸母淨利潤虧損8557萬元,同比下跌264.7%。公司解釋稱主要有三大原因:原主要營收來源的春節期間受挫、工廠復工延遲影響出貨量、作為重要銷售渠道的學校也一再延遲。

8、廣州酒家年報:一季度速凍明顯發力,餐飲虧損拖累整體成長信息來源:光仔看消費

廣州酒家發佈2019年年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收30.29億元,同比增長19.38%;實現歸母淨利潤3.84億元,同比僅增0.06%。其中,最為亮眼的是月餅系列產品,營收11.92億元,佔2019年總營收40%左右。

而據其2020年一季報數據,2020年第一季度,廣州酒家餐飲業務收入下滑54.10%至0.84億元,速凍食品、其他產品則同比增長49.77%和12.31%。速凍發力對沖餐飲收入下滑,但餐飲虧損拖累業績。

此外,今年來看,廣州酒家速凍業務有望明顯發力。公司逐步進入產能釋放高峰期,有望明後年實現產能增長70-100%。且新品類的研發創新、線上下省內外渠道共同發力、以及整合陶陶居帶來的多品牌成長,有望推動明後年業績明顯提速。

9、正大集團推新業態,定位“高配版”正大優鮮

信息來源:第三隻眼看零售

據悉,正大集團擬推出新業態“福來食集”首店將於5月底開業。該業態主打3R食品(ready to eat、ready to heat、ready to cook),業態經營面積約200-800平方米左右,前期在長沙試點。

相較正大優鮮來說,福來食集偏向中高端,定位“餐廳+生鮮+食品超市”三店合一模式,品類涵蓋現場堂食、生鮮食材、鮮奶製品、各類零食等,既是消費者一日三餐的提供者,又是周邊餐廳食材的供應者,以及前置倉社區團購等模式的應用者。

10、快遞巨頭順豐入局團餐市場

信息來源:團餐謀

一場疫情,引起了更多局外人對團餐市場的關注。4月中旬,順豐同城推出企業團餐平臺“豐食”。據悉,目前豐食上已有近百家知名餐飲企業入駐,如德克士、真功夫、吉野家、達美樂、雲海餚、西貝、周黑鴨等。

從表面上看,豐食是順豐同城針對企業團餐市場,為企業員工提供集體配餐而打造的一款企業訂餐平臺;深層次上,則是順豐利用自身在配送、渠道、線上運營等方面的優勢,想要搶奪的下一個餐飲流量入口。

而盯上團餐這一餐飲新流量入口的巨頭,並非順豐一家。在此之前,兩大外賣平臺美團、餓了麼紛紛上線團餐配送業務,並同期吸引了上千家餐企業加入。可見,這場團餐市場大戰,必將是一場曠日持久的經典之戰。

11、連咖啡再遇“關店潮”,疑似資金鍊斷裂

信息來源:界面新聞、中國商報

繼瑞幸暴雷後,連鎖咖啡品牌“連咖啡”,再度被曝陷入“關店潮”。大眾點評信息顯示,北京僅能檢索到21家連咖啡門店,上海40家,400電話一直處於忙線中。

其實早在去年年初,連咖啡就曾對北京、上海門店進行了整體優化。當時,連咖啡關閉了北、上30%-40%的咖啡站,對外表示是由於門店處於負毛利狀態和品牌形象欠佳而關店。

而對於此次關店傳聞,連咖啡再次回應稱關店潮並不屬實。不過,對方也承認了北京區域暫停營業的狀態,稱是疫情原因導致的店鋪暫時歇業,並非陷入困境,但對最新的在營門店數語焉不詳。

12、包子油條、零售輕食,萬物皆可喜茶

信息來源:喜茶抖音號、天貓旗艦店、企查查

近日,喜茶抖音發佈醬香餅新品介紹,目前上線於北京喜茶熱麥店。而一向以麵包為主,作為早點與下午茶的喜茶熱麥店,此次推出醬香餅這個與西點反差有點大的產品,確實有些讓人意外。

此外,據企查查數據,深圳美西西餐飲管理有限公司早前已申請註冊喜茶牌每日堅果、豬肉脯、爆米花、米麵包等商標。結合其4月21日天貓旗艦店的正式上線,喜茶發力新零售與健康輕食的意圖明顯,且正密集佈局中。

而佈局新零售,也得益於喜茶私域流量的強大。經過近兩年的積累,喜茶GO已達2500多萬用戶。以喜茶GO為觸角和工具來運營數據的“大中臺”, 在服務場景挖掘、用戶畫像分析、新品研發、服務優化等方面都具有積極意義。

菁財簡評:

喜茶的野心,不止於成為一個優秀的茶飲品牌,更在於其品牌打造過程中的鮮明特點:品牌定位夠寬、執行細緻。與其他絕大多數茶飲品牌所不同的是,喜茶希望把自身的品牌和年輕人所崇尚的很酷的生活方式聯繫到一起,而茶飲只是一個切入口。

喜茶的厲害之處,就在於把充滿厚度但很“古老”、讓現在年輕人有距離感的中國茶文化,通過非常現代化的形式呈現出來,得到了年輕人的高度認可和追捧。同時,在“酷”的基調下,將品牌具象為“靈感”、“禪意”、“設計”,並融入與消費者互動的方方面面。

海底撈開快餐店,便利蜂入局茶飲,農夫山泉IPO | 新餐飲半月報

13、奈雪天貓開店滿月,超六成買家為男性

信息來源:中國飲品快報

自奈雪登陸天貓至今,交出首份“月度成績單”。目前,奈雪天貓店共上架23款產品,瑞獸白鹿款心意卡位列銷量榜第一;在名優茶產品方面,經典名優茶茉莉初雪則最受買家青睞。

值得注意的是,奈雪天貓店上線30天,超過六成買家為男性,店鋪用戶年齡多在25歲-30歲之間,其中華南地區用戶佔比最大。這也從側面說明,產品、銷售渠道的多元化,也使得奈雪的消費群體變得更加廣泛。

菁財簡評:

餐飲業最本源的含義是:通過租用一定的空間,現場對食客提供以食材為原料的產品服務,產品的內核是提供飽腹感。可見,傳統餐飲業本質上是服務業,而產品的現場加工製作、即時消費和重服務屬性,也正是區別於傳統零售行業的核心特徵之一。

因此,我們可以看出,餐飲業最核心的痛點在於:由於時空限制,餐飲門店的流量瓶頸和產能瓶頸都非常明顯,這也就決定了餐飲業門店坪效、時效以及人效的天花板明顯。

未來,餐飲和零售的邊界將會越來越模糊,當我們定義一個餐飲品牌,已經不能單純地侷限在線下,而餐飲+電商+零售的多渠道化運營,也將成為新時代餐飲品牌的標配。

14、雀巢首次官方確認,正在評估銀鷺出售的可能性

信息來源:雀巢官網、小時代、銀鷺官網、快消

近日,在2020年一季度財報公佈的會議上,雀巢宣佈將對銀鷺花生牛奶和銀鷺罐裝八寶粥業務進行戰略性審視,包括出售的可能性,但將保留目前由銀鷺灌裝和分銷的雀巢咖啡即飲業務。

自2011年雀巢15億收購銀鷺60%股份後,又用了七年時間完成銀鷺剩餘40%股份的收購。但與持股比例不斷上升相反的是,銀鷺在營收、銷量卻遇到增長問題。從2013年到2019年,銀鷺銷售額從111億元下降至50億元左右。其中,銀鷺原有業務(即飲粥、牛奶花生)的營收規模,較高峰時期也已大幅下滑。

另一方面,雀巢出售銀鷺更多是出於整體戰略的考慮。根據其官網公示的戰略可知,雀巢未來投資佈局的重心,將放在咖啡、寵物護理、營養、水和健康等高速增長的類別上,而對於表現不佳的或者是非核心的業務,雀巢會考慮逐步剝離。2019年,銀鷺在大中華區銷售額僅佔雀巢總銷售額的10%,而在收購前一年的2010年,銀鷺的貢獻約為20%。

15、海底撈啟動接班人計劃

信息來源:澎湃新聞、海底撈張勇內部信

近日,海底撈創始人張勇宣佈稱,海底撈全面啟動接班人計劃,自己則將在10-15年內退休。而除施永宏、苟軼群、楊小麗以外的所有員工,都有機會參與領導者接班計劃。

據悉,該計劃是對公司現有行之有效的升遷體系的延伸,進一步強化海底撈的人才晉升機制,通過在各崗位的管理實踐和長期的觀察與判斷,找到符合“愛海底撈、業務熟練、又能洞察人性”標準的領導接班者。

菁財簡評:

從不斷推出半成品菜新品,到低調開業線下快餐廳,再到啟動接班人計劃,海底撈發展到今天,業務佈局越來越豐富,未來職業經理人團隊升級也是迫在眉睫,所以此次接班人計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16、麥當勞雲直播,發佈“5G”新品

信息來源:餐飲老闆內參

自連續的預熱圖文後,4月15日,麥當勞在B站舉行了24小時新品雲發佈會。麥當勞中國CEO張家茵開啟直播帶貨首秀,發佈會在線觀看的人數超100萬人次。

值得一提的是,相較於其他人餐飲人熱衷於抖音、快手等平臺,麥當勞看中了B站上與其契合的目標客群。此次新品麥麥脆汁雞還借力“5G”概念,契合產品5大特色,為直播造勢的同時,也讓新品的賣點形成了強有力的記憶點,更容易被消費者記住。

然而,此次直播首秀翻車了。在長達24小時的直播裡,有尷尬的對白、讀錯字的主持人、被迫營業的路人面無表情的吃播,就是沒有最該有的——和B站風格相符的內容。實際上,要想搭上B站這輛通往年輕人的車,更要深刻洞察B站的用戶調性和營銷價值,做好內容與氛圍。

海底撈開快餐店,便利蜂入局茶飲,農夫山泉IPO | 新餐飲半月報

17、市值超可口可樂,茅臺成全球食品飲料行業第一信息來源:財新

在疫情下全球市場暴跌的行情中,茅臺完美的體現了品牌的“抗跌”能力。4月16日,貴州茅臺股價升至1193.54元,市值達到約1.54萬億人民幣,超工商銀行重回A股市值第一。

同時,在全球食品飲料行業中,貴州茅臺市值也登頂全球第一,比可口可樂的1.44萬億市值多近600億元,比百事的1.32萬億市值多1700多億元。

18、監管部門進駐瑞幸,首席技術官離職

信息來源:瑞幸咖啡官微、騰訊新聞、華爾街日報

日前,瑞幸咖啡發佈聲明稱:目前,公司正在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對其經營情況相關工作的瞭解,並強調公司及全國門店運營正常。

有報道稱,中國證監會依據“長臂管轄權”,目前已經派駐調查組進駐深陷財務造假醜聞的瑞幸咖啡多日。同時,多位審計人員正在對瑞幸的財務狀況進行審計。

此外,瑞幸首席技術官何剛已於4月底辭職,這是瑞幸自曝財務造假後又一重要職位人士離職。據悉,何剛於去年9月加入瑞幸,曾任京東集團技術副總裁、盛大集團副總裁、亞馬遜開發負責人,及微軟廣告中心首席研發經理等。

19、漢堡王新西蘭公司破產,83家門店暫時關閉信息來源:澎湃新聞

4月14日,據新西蘭當地媒體報道,受疫情衝擊,當地的83家漢堡王門店持續處於暫停營業狀態,因其所有者欠款超過6500萬新西蘭元(約合2.78億元人民幣),現漢堡王新西蘭的業務已被破產管理公司KordaMentha接管。不過,此次被託管的只是漢堡王在新西蘭的業務,其他國家和地區的業務並不受影響。

三、新風向與大數據

1、星巴克、肯德基、棒約翰推人造肉產品,植物基市場熱度高漲

信息來源:FoodPlusHub、環球時報

最近,中國人造肉市場熱度頻頻,各大餐飲連鎖品牌紛紛推出人造肉產品:披薩品牌棒約翰推出未來肉披薩套餐、肯德基推出植培黃金雞塊、星巴克宣佈星善食行動,其中包括5款植物人造肉產品和3款Oatly燕麥奶飲品。

海底撈開快餐店,便利蜂入局茶飲,農夫山泉IPO | 新餐飲半月報

實際上,自去年Beyond Meat美股上市後,一度引起了人造肉市場的資本熱度。在我國,也出現包括雙塔食品、金字火腿等A股市場概念股,以及包括星期零、珍肉、未食達等初創品牌。而消費端的熱度,則要看還處於非常早期階段的我國人造肉市場,接下來如何採取有效且討巧的方式做市場教育,以及如何針對中國餐飲業分散、多元等特點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

據FoodPlusHub分析,對比美國市場,目前我國人造肉市場的發展路徑其實有許多相似之處。不論是Beyond Meat還是Impossible Foods,都是藉助知名的渠道端品牌來做市場教育與普及工作。只不過在早期階段兩家公司各有側重,Beyond Meat早期側重零售渠道端,而Impossible Foods側重在餐飲渠道端,不過殊途同歸,最終都在積極佈局餐飲渠道和零售渠道。

而就目前中國人造肉市場情況而言,一方面各大餐飲品牌在線下門店推出人造肉產品,畢竟餐飲端做市場教育工作是比較直接的。另一方面,也不乏零售渠道的拓展,比如百草味、味Back、拉麵說等品牌紛紛推出相關產品。不過,“貴”似乎是目前植物肉食品的通病,比真肉還要高的價格,成為攔住許多消費者的門檻。

此外,星巴克此次推出燕麥奶基底飲品,此前已提供“豆奶”等植物奶的基底飲品選擇。預計星巴克與Oatly建立的合作,將加速中國植物基與燕麥奶市場的發展。尤其是VC圈的嗅覺,從早期投資角度看,會給這類型的創業公司帶來利好。

2、一季度中國經濟成績單:食品價格回落,餐飲成本上漲

信息來源:經濟觀察報

4月17日,國新辦就2020年一季度國民經濟運行情況,舉行新聞發佈會。數據顯示,一季度,餐飲收入6026億元,下降44.3%;商品零售72553億元,下降15.8%。其中,3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6450億元,下降15.8%,降幅比1-2月收窄4.7個百分點;商品零售下降12.0%,降幅比1-2月收窄5.6個百分點。

在消費價格上,一季度,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9%。其中,3月份全國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4.3%,漲幅比2月份回落0.9個百分點,環比下降1.2%。分類別看,一季度鮮菜價格上漲9.0%,由2月的上漲10.9%轉為3月下降0.1%;豬肉價格上漲122.5%,其中3月上漲116.4%,比2月回落18.8個百分點。

★本文作者:菁財研究院,發佈於公號菁財資本(ID:jcziben),本文部分圖片來源於職業餐飲網、知食吧、喜茶官方微信號、吃啥。

★作為一家研究驅動的諮詢式精品投行,菁財資本主要為大消費成長期優秀創業公司提供高品質常年資本顧問類諮詢服務。秉承“以行業最頂級的服務,服務行業最優秀的創業者”的理念,憑藉對行業現狀和前景的獨特理解、強大的研究諮詢定價能力、精細化的服務管控力以及優良的品牌信譽度,已服務眾多優秀創業公司。關注“菁財資本”,歡迎更多的創業公司與我們鏈接,實現產業與資本的協同作戰~

★版權聲明:本平臺文章的著作權均為相關作者享有,任何機構、單位和個人未經授權,禁止進行轉載、摘編、複製等任何使用,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