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房地產行業是否會重新迎來反彈或爆發?

鋼的琴吉的他古的箏


國家關於房地產的政策已經非常明確,即房住不炒,反對過熱發展,所以是否反彈和爆發,不能一概而論,全國各線城市根據城市的吸引力、人口、經濟等不同,會形成對住房的鋼需也不同。如北上廣深等大城市,永遠是最吸引人的,所以房地產業還是如火如荼,無論是否疫情存在,只要價格迴歸理性,用反彈或爆發都有可能性,因為剛需是客觀存在的!總之,疫情與房地產的反彈或爆發關聯並不大,大家圍繞剛需理性分析,切莫人云亦云,被媒體或一些別有用心的專家忽悠,盲目出手!特別是不應再投機炒房!做任何生意,不研究國家政策,自以為是,國家不讓乾的事偏要幹,賠錢失敗是必然、毋容置疑的!


方向農


先說判斷:基本不會。下面我用房地產行業的數據和週期來解釋為何這麼判斷。

第一,表面上看,從商品房中房屋銷售價格數據來看,近二十年一直是增長的。但是,你想過沒有,近二十年,什麼沒有漲價呢?所以不要被某些開發商用房地產絕對價格的數據忽悠,如果去除通貨膨脹因素,未來漲價的肯能很低。下圖是房地產開發商經常用來宣傳的房屋價格數據,我根據官方數據更新到了最新的2018年。實際上,更關鍵的是,從各地市來看,2019-2020年的房屋銷售價格基本上處於微增長狀態,去除CPI後基本沒有增長。但目前官方數據只更新到2018年。


第二,來看個更實際的,房屋銷售面積。這個數據直接反映了房地產熱度,而且每月更新。從近年來看,2016年以來,熱度不再,尤其是2019年以來,同比負增長的情況經常出現。當然,這次疫情的影響也很大,但只是加劇了其負增長,而非改變趨勢。


第三,如果你還把握不好,春江水暖鴨先知,可以看看房地產開發商的態度。行情再不好,開發商也要繼續幹,但通常行情好的時候投資更多。即使不考慮本次疫情因素,2016年以來,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額處於歷史低位水平,2019年4月開始,啟動了新一輪的緩慢減產。


第四,我們再簡單地看一下發達國家的住房空置率,比如美國,近年基本在2%以內。而我國,根據任澤平的預測,城鎮存量房即有3.11億套,而農村的和小產權房大約是城鎮存量房的3-4倍,有媒體報道空置房達到4億套,保守估計空置率也在25%左右,實際可能更高。


最後,總結一下,從房地產供需的角度看,疫情過後,房價也很難再次暴漲了。以20年一個大的房地產週期來看,房價總體上已經進入下行週期。考慮到通貨膨脹因素,房價未來幾年在現價的基礎上小幅波動是大勢所趨。有人說短期看政策,從我國從高速發展進入到高質量發展階段來看,經濟將進入中低速增長,房價對經濟社會的副作用已經超過其正效應,房住不炒的定位短期也不會變,房地產的金融屬性和投機價值未來將大幅削弱。


財經一熱點


目前中國的房地產市場存量的情況受多個因素影響,長期看區位,交通,人口中位數比如市區跟郊區、大城市跟小城鎮的房地產存量市場是不一樣,市區和大城市的地產保值高,反之則沒有;臨近交通幹線的市場需求較大;人口中位數較為年輕的區域收入高,發展潛力大;短期看供需,樓市能不能火爆,看這個城市和區域的供需是什麼情況,供大過於求,市場就火爆,反之則不火爆;當然,未來中國的房地產市場一定是分化發展。

受疫情影響,國民的收入大幅度下降,預期收入不明朗,房貸壓力大,購房需求不強烈,房地產市場受到一定影響。但隨著疫情逐漸被控制之後,國民收入有的保障,市場信心被提振,無論是資本注入程度,還是國民購房需求都會有所提高,房地產市場就會有一個反彈,包括現在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已經開始反彈。疫情對於房價的影響是短期的,絕對不是長期的。

在不確定因素不斷增加的背景下,比如黑天鵝和灰犀牛事件的概率逐年擴大,希望穩定是大部分國民追求的狀態,購置一套房產成為是不錯的選擇,加上這次疫情期間有很多租戶進小區諸多不便,讓這些租戶不得不思考在大城市當中擁有一套住房的重要性。在未來,一一二線城市和有特色的中小型城市的房價會有所上漲,剩下絕大部分城市,樓盤下跌成為必然的趨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