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如酒,酒如人生

人生如酒;酒如人生

酒,是沉澱著華夏五千年的傳統世俗。

酒,是古人遺留下來的一份源遠流長的文化遺產。

古往今來,

不知多少文人墨客、多少的凡夫俗子都喜借酒舒懷,

以酒寓意,在觥籌交錯間,

感嘆著生活的境遇,頓悟著人生的智慧。

三國時的曹操賦得"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堪稱詩仙的李白更是"斗酒詩百篇";

趙匡胤的"杯酒釋兵權";

再到如今的婚宴祝福酒,

八月中秋的團圓酒,

清明時節的悼念酒,

迎賓接風酒,

送別的餞行酒….無不透著酒香,

酒,千百年來就這樣在世間演繹著,

一幕幕,

成也酒,

敗也酒,

喜也酒,

愁也酒。

酒,貫穿著歷史,浸潤著人生,

人生如酒,酒如人生。

人生如酒,有濃烈也有清淡。

XO,威士忌。。。一類的烈性酒,

那濃郁而轟轟烈烈的味道,

像極了我們的愛情。

"上邪!我欲與君相知,

長命無絕衰,山無稜,江水為竭,

冬雷震震,下雨雪,

天地合,方敢與君絕…"

這決絕而震撼的誓言有著酒一般的火辣與濃烈。

帶著幽香和暖暖味道的紅酒,

給人以清幽和甘冽。

像極了夕陽中那一對彼此攜扶的老夫婦,

"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他們品味到的是如紅酒般的淡泊牽繫著的親情和對愛人平靜的依戀,

那是一種對"愛過方知情重,

醉過方知酒濃的"認可,

那是杯中乾坤,

瞭然於心的一種淡定。

人生如酒,有難以逃脫的誘惑。

就像迷戀著酒香,

迷戀著談笑間觥籌交錯,

爆笑迭出的快樂一樣,

我們對權力,職位,香車,美女。。。。

有著不可抗拒的迷戀和無法滿足的種種慾望。

人生如酒,如酒般醉人,如酒般辛辣。

我們醉在事業有成,父母安康,事事如意的順境裡,

我們回味在苦也過,淚也過,喜也過,

憂也過的苦辣人生的坎坷經歷中。

人生如酒,越久越醇香。

酒以陳年佳釀為上品,

一如我們的友誼。

道"一聲珍重"無論朋友你走遍海角天涯,

我們都是咫尺相鄰。

那零距離的心靈感應,

讓人醉在友情酒的無限祝福和思念裡。

友情的酒,生活的甘露,

唇齒之間留下了無盡的飄香,

越久越珍貴,越久越醇香。。。。。

人生如酒,令人留戀。

像戀著酒的香氣,

戀著舉杯暢飲時的快意一樣,

我們留戀著蹣跚走過的生命歷程,

留戀著只有這一次的生命,

留戀著著不可重複的生活過程。

人生如酒,歷練越多,經驗越豐富。

都說女人天生三分酒量,

對於一個酒中高手,

那餘下的七分該是練出來的。

今天的三兩,明天的六兩,

後天到了八九兩不是酒的境界後,便也學會了狡猾。

因著這豐富的練酒歷程,不再狂喝暴飲,

學會了"感情有喝啥都是酒的"推卻。

心裡還禁不住的暗笑道:"鬼才和你死拼著硬喝呢,

愉悅了你,最後牆走我也走的是自己,當我是酒罈新手啊。。。。。"

酒越喝越老道,一如我們的生活,

種種的坎坷與磨難讓我們積累的豐富的人生經驗,

沒有了年少時的魯莽,

多了沉穩和冷靜的思考。

人生如酒,幾度半醉半醒間。

異鄉漂泊的流浪,

滾滾紅塵中的輾轉,

流蕩的靈魂在半夢半醒間模糊了鄉愁。

人生如酒,醒醉一場空。

酒肉從此穿腸過,

一如人生千帆過盡,

塵歸塵,土歸土,

起點又回到了終點。

人生如酒,酒如人生。

我把人生當酒飲,

把酒當人生給嚥了。

一清醒,

一迷醉,

不知是酒醉了我,

還是我醉了人生

...接上。。。

酒,乃至性至情之物,無酒不成詩,所謂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於酒,更能品得人生真味,與詩與人與此種種,皆在酒之況味。 史載中國最早的釀酒師為儀狄,古籍《世本》與《戰國策》均有所提及。三國時杜康同為造酒先賢,魏武帝曹操在其《短歌行》中便曾吟道:何以解憂,惟有杜康。商時設專司酒事之酒正。周朝代商,設更為繁多的司酒職務,酒正、大酋、漿人等。至秦漢,釀造技術進一步發展,酒種也更為繁多,菊花酒、糜欽酒、梅酒、蘭英酒、桂酒等,飲酒之風愈盛。

酒分多類,大體分之,為黃酒,葡萄酒,果酒露酒,藥酒等。黃酒又稱老酒、陳酒,糯米制成,酒度低微,色澤紅褐或金黃,宋朝詩人陸游贊之曰:一杯放手已薰然。葡萄酒,以葡萄釀成,在唐代得以大規模釀造,民間甚為喜愛。唐劉禹錫作詩曰:有客汾陽至,臨堂瞠雙目。自言我晉人,種此如種玉。釀之成美酒,令人飲不足。劉復《春遊曲》:細酌蒲桃酒,嬌歌玉樹花。眾多讚譽詩詞中,則王翰《涼州詞》最為有名,詩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酒與文學有不解之緣。早在漢代,酒便逐漸成為文學藝術的主題。鄒陽、揚雄各自作有《酒賦》。漢代樂府詩以酒為題的也不乏其例,《雜曲歌辭.飲酒樂》、《四廂樂歌.上壽酒歌》等,都有歌酒詠飲的詩句。如《鼓吹曲辭.將進酒》詩云:"將進酒,乘大白。"《雜曲歌辭.樂府歌》詞雲:"春酒甘如醴,秋醴清如華。"藉助於詠酒之作,人們抒發了對人生的感悟,對社會的憂思,對歷史的慨嘆。酒深深潛入人們心靈深處,從而使酒的內涵隨之廣為擴展。

漢末以後,酒成為詩詞歌賦的永恆主題。魏晉南北朝時期即有大量詩歌與飲酒有關。晉代陶淵明詠酒的詩很多,以酒或飲為題的有《飲酒十二首》、《連雨獨飲》、《述酒》等。這十二首詩,題為飲酒,實為詠懷。他常言酒、多言酒而意卻不在酒,其中既有絕意仕途的錚骨豪氣,也有感慨人生多舛的恬靜物語,還有歸隱田園的開闊與曠達。

到了詩歌大盛的唐代,詠酒的詩更是蔚為大觀。李白、杜甫孟浩然等著名詩人均有許多相關詩歌傳世。唐末五代以來以詞詠酒的篇章大量出現,五代李珣的詞中有:"蘭棹舉,水紋開,竟攜藤籠採蓮來。惠塘深處遙相見,邀同宴,淥酒一卮紅上面。""春酒香熟鱸魚美,誰同醉,纜卻扁舟篷底睡。"

宋代詞人詠酒更多,黃庭堅《西江月.戒酒》:"花病等閒瘦惡,春來沒個遮攔。杯行到手莫留殘,不道月明人散。"南宋辛棄疾不嗜酒,但愛酒,常以酒為詞,抒發愛國熱情:"醉裡重指西望眼,惟有孤鴻明滅。萬事從教,浮雲來去,枉了衝冠發。故人何在,長庚應伴殘月。"

宋代詞人中蘇軾是集愛酒、品酒、釀酒、詠酒於一身的佼佼者。他在詩詞書畫方面均有造詣,尤以詞高,傳唱至今,歷久不衰。蘇軾謫居黃州時試圖通過酒來尋求解脫:"夢中了了醉中醒,只淵明,是前生。"(《江城子》),"夜飲東坡醉復醒,歸來彷彿三更。……小舟從此逝,江海寄餘生"(《臨江仙.夜歸臨皋》)。蘇軾被奉為豪放詞派的魁首,酒既能引發他委婉沉鬱的情感,同樣也能激發他萬丈豪情。"酒酣胸膽尚開張。鬢微霜,又何妨!持節雲中,何日遣馮唐?會挽雕弓如滿月,西北望,射天狼"(《江城子.密州出獵》)。借酒感悟人生是蘇軾的獨到之處,如"明月幾時有,把酒問青天"(《水調歌頭》)。"人間如夢,一樽還酹江月"(《念奴嬌.赤壁懷古》)。

南宋女詞人李清照也善於借酒抒情。她早期作品如"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東籬把酒黃昏後,有暗香盈袖"等等,皆體現了名門淑女優雅閒適的生活及多愁善感的情懷。南渡以後,詞人飲酒別有一番淒涼滋味。在《聲聲慢》中她吟道:"尋尋覓覓,冷冷清清,悽悽慘慘慼戚。……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風來急。"字裡行間瀰漫著悽苦北望的慼慼之情。

...接上。。。

自古以來,飲酒之風盛行。酒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佔有越來越重要的地位,酒對人們的社會心理,思鄉意識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中國歷史上有很多著名的"酒徒"和與酒相關的逸聞。

西漢末葉的揚雄(前53—18年),字子云,蜀郡成都(今屬四川)人,漢成帝時為郎,給事黃門,王莽時任大中大夫,校書天祿閣。他是著名的哲學家、詞賦家、著有《太玄》、《法言》、《甘泉賦》等。相傳他喜歡飲酒,手不離杯,寫作時必須飲酒。大家知道他嗜酒,遇到有生僻字不能解釋時,就帶上酒作為禮品,向他請教,揚雄飲酒而盡,解答疑難。

唐代詩人李白(701—762年)號青蓮居士,被稱為"酒星魂"、"酒聖"、"酒仙"。酒為李白和他的詩作增色不少。

杜甫在《飲中八仙歌》中詠李白:"李白斗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生動地描述出李白才氣橫溢、狂放不羈的個性。

在李白的作品中,關於酒的詩歌隨處可見,如"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將進酒,杯莫停但願長醉不復醒"。

李白寫酒的氣勢之大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會須一飲三百杯"、"百年三萬六千日,一日須飲三百杯"。其中豪氣無人能及。李白在《陪侍郎叔遊洞庭》中說"劃卻君山好,平鋪湘水流。巴陵無限酒,醉殺洞庭秋"。

李白對酒的領悟也非常人能及,"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如不是常與杯中之物打交道,難有如此精髓之領悟。

清代鄭板橋有詩書畫三絕,為"揚州八怪"之首。他的書體被稱為"板橋體",又名"亂石鋪街體"。自謂"下筆自成一家,書畫不願常人誇。頹唐偃仰各有態,常人盡笑板橋怪。"

和許多前輩畫家一樣,鄭板橋喜醉後作畫,他曾在《自遣》詩中寫道:"看月不妨人去盡,對花只恨酒來遲。笑他縑素求書輩,又要先生爛醉時。"

傳說揚州一富商求他作畫,鄭板橋堅拒不作。這個商人聽說鄭板橋喜換美酒與狗肉,就乘鄭板橋出遊時,在他必經之地設酒與狗肉等候。

鄭板橋酒足飯飽之後,醉意朦朧中把商人備下的紙頃刻塗就。

飲酒、詩賦、書畫被古人視為風雅之事,一些行為乖張不羈又才華橫溢的人可在酒後盡脫束縛,大展才情。

時至今日,人們於酒多了些世俗味道,風雅之情大遜古人。

觥籌交錯間彼此心中之事塵埃落定,酒多了些功能涵義,卻少了些應有性情。

人生如酒,酒如人生。

細品則辛辣甘飴皆入口中,

豪飲則其中況味一以概之。

芸芸眾生,奔波行走。

且擎酒一杯,獨醒卻看眾人醉。

...接上。。。

老祖宗傳下來的"飲"、"品"文化,恐怕在茶、酒這兩樣上表現得最為淋漓盡致了。 論起酒,它幾乎是同中華民族的文明一起誕生的。相傳最古老的酒是儀狄為大禹造的酒,大禹飲後連聲稱好,從此,酒文化便弘揚開來。 酒易飲,凡夫俗子誰都能喝,大多也都會喝。

酒是用來壯膽的,武松,十八碗夜過景陽岡,是靠它添一身虎膽;

酒是用來澆愁的,古往今來的遷客騷人,壯志難酬,常常"呼兒將出換美酒,與爾同銷萬古愁";武俠小說中的英雄豪傑,常借酒會友,大碗喝酒,大塊吃肉,盡顯一身豪氣。因此可以說,人們喝酒,目的通常不那麼純粹。 關於這一點,歷史可證:宋太祖的"杯酒釋兵權",可謂是喝酒的至高水平,歷朝皇帝最頭痛的問題,他僅用一杯酒便解決了;

漢高祖劉邦赴的鴻門宴,把盞言談間激流暗湧,寫下了楚漢相爭的精彩一筆。

酒,用在政治上,便不再是喝酒了,至少不再是其原有的質樸和單純了。

至於酒常與王侯將相扯上關係,或許是因為酒的豪氣很適合統治者的霸氣雄心吧。

相比之下,茶就顯得簡單清雅多了。我始終覺得,會喝酒的人,不一定是為了喝酒而喝酒;會喝茶的人,不一定是為了喝茶而喝茶。

喝茶有很多講究,飲茶之風起源於中國,千百年來逐漸發展成了一門學問,即茶藝。

《紅樓夢》中妙玉泡的茶,用的是陳年梅花上的雪水,其空靈悠遠又豈是一般的水所能比得了的。再看妙玉說茶:"一杯為品,二杯即是解渴的蠢物,三杯即是飲牛飲騾了。"茶真是與俗無緣。

除茶與飲茶人本身之外,喝茶時的意境也是必不可缺的。

周作人曾在一篇文章中提到過:"喝茶當於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清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閒,可抵十年的塵夢。"

喝茶要心如止水,無慾無求才好。捧一盞清茶,青綠搖曳,茶香嫋嫋,心便隨著那舒展的茶葉緩緩沉入杯底。

茶真是超凡脫俗的隱士。這或許就是古人的處世哲學吧,清心寡慾遠離塵囂。

然而,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未免有點兒消極。

於是,我又把視線轉向了酒——它果真只是濃烈落俗嗎?我很喜歡一首唐詩的意境:"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其雅境奇趣,不遜於周作人筆下的茶事。

都說茶是性靈之物,其實,酒更激發了多少文人墨客的靈感——"竹林七賢"中的阮籍,才高八斗,嗜酒如命;"詩仙"李白的"黃河之水天上來",其豪邁綺麗的想象,很大一部分是美酒所賜予的。 看來,酒也不乏其高雅的一面,甚至是醉酒之態——湘雲醉酒,是醉臥於芍藥蔭,那是千金小姐的嬌憨之態;李白醉酒,是醉倒在翰林院,是一代詩仙的桀驁之態。

文人愛酒,武夫也愛酒。武林中人以酒會友,豪氣如雲,不過是匹夫之勇,只有把酒在疆場吟唱時,才能真正體現出其豪放雄壯的脾氣。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據說,葡萄美酒倒入夜光杯中,酒色與鮮血無異,飲酒如飲血,這不由得令人想起岳飛的詞:"壯士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的方剛血氣與壯志豪情在飲酒中一覽無餘。

茶,是遺落凡間的精靈,它的高雅與脫俗,只有少數人才能品味得到;

酒卻是豪爽之物,宜喝宜品,可以說是雅俗共賞。

這兩者都延續著幾千年的文明,

然而,它們又代表著兩種不同的處世之道——清心寡慾抑或豪情萬丈,平平淡淡抑或轟轟烈烈。

...接上....

人生如夢,歲月無情。

驀然回首,

才發現人活著是一種心情。

窮也好,富也好,得也好,失也好。

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想想,不管昨天、今天、明天,

能豁然開朗就是美好的一天。​

不管親情、友情、愛情,

能永遠珍惜就是好心情。​

記得有一個經典短信這樣寫著:

​曾經擁有的不要忘記;

​已經得到的更加珍惜;

​屬於自己的不要放棄;

​已經失去的留作回憶;​

想要得到的一定要努力;

​累了把心靠岸;

​選擇了就不要後悔;

​苦了才懂得滿足;​

痛了才享受生活;

​傷了才明白堅強;​

總有起風的清晨;

​總有絢爛的黃昏;​

總有流星的夜晚。

人生就像一張有去無回的單程車票,

沒有彩排,

每一場都是現場直播。

把握好每次演出便是對人生最好的珍惜。

​把握現在,暢享人生!

(本篇完。。。)

本文為本人十五年前所寫,因開本公眾號故重新整理發佈;本人以前廝混於天涯,註冊過幾個賬號,在天涯首發過,這次重新整理,願喜歡的人多多轉發,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