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年初八,原本是快遞復工的日子。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各地隔離,快遞行業迎來大考。一面是隔離在家而導致的配送需求激增,另一面則是無法快速補充的運力缺乏。
張梅梅第N次打開她的淘寶,查看自己購買的口罩是否已經發貨。“商家說可以發順風,但是一週了,顯示已發貨,正在等待攬收。”
不僅僅口罩。
生鮮電商也藉由疫情迎來一波快速發展。與同期相比,訂單激增,且常處於補貨狀態。
但不論是瓜果生鮮還是口罩、消毒液等日用品,都要落在配送上。
需求激增,不僅僅是沒貨,更是無法配送。
“京東、淘寶、每日生鮮、山姆會員……我基本上下載了所有知道的平臺,就為了買點吃的屯著,但都很慢。”
全國郵政業春節期間攬收包裹量大幅增加。據國家郵政局數據顯示:僅今年1月24日至29日,全國郵政業攬收包裹8125萬件,同比增長76.6%,投遞包裹7817萬件,同比增長110.34%,急需物流企業早日復工。
截止2月28日,全國郵政行業復工人員達246萬人,復工率達90.2%,快件日攬收量和投遞量分別達到1.62和1.6億件,較一個月前增長了數倍。
疫情之下,物流行業的分化開始加劇。
物流的煩惱:高成本、少人手、強管制
快遞業復工的第一個關鍵,是人員到崗。
大年初七,張俞芳已經回到崗位,“一天要稱小2000件貨物。”春節期間,由於人手不足,張俞芳開始加班加點。最初,她經手最多的是發往醫院的醫療物資。在2月10日復工後,消毒液、洗手液等家庭日用品的數量開始每日遞增。“比之前還忙,好多人回來上班了,但是復工後,淘寶店鋪也開始恢復營業,網購的人多了,我們還是有點人手不足。”
3月初, 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佈會,中國快遞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韓瑞林直言,“客觀來講,快遞行業受疫情影響比較大,快遞企業自身也面臨著一些困難亟待解決。”
韓瑞林表示,當前快遞業有兩大困難,其一是人員短缺,其二是受疫情管制措施影響,無法正常分撥、配件。
根據國家郵政發佈的快遞員生活狀況調查報告顯示,76.31%的快遞員來自農村地區,15.89%來自縣城。也就是說,來自農村的大量快遞員無法或不願返回工作。
隨著疫情的控制程度,這一情況正在緩解,截至3月末,順豐速運武漢城區已有5396人到崗恢復工作,到崗率達88%。
物流業成本也在增加。
數據顯示,國內物流成本佔生產成本30%-40%,而這一數據在發達國家為10%-15%,由於空駛率高等原因,我國物流成本長期居高不下。而每年物流相關總支出約19000億元,國內運輸和物流費超過2000億元。
一般而言,物流成本中包含28%-30%的路橋費等硬性成本,人員人工成本、吃住行修、加油、保險等軟性成本佔70%-72%。
而疫情之下,更加劇了快遞企業的運營成本。
防控疫情所催生的新需求和技術進一步將物流行業的頑疾凸顯出來,不少物流企業和電商平臺都選擇“無接觸配送”的方式。無人物流、智慧物流也開始凸顯重要的位置。
讓物流智能化,似乎成為物流行業在這次疫情大考中保持高分的唯一手段。
價格高企 小機構望塵莫及
中國物流產業的總體規模仍較小,發展水平較低。從具體情況看,國內物流企業規模小、實力分散,物流基礎設施較差的同時,企業信用不佳 。信息化、標準化、社會化程度均較低。而在國際快遞業務上,超過6成的市場被國外企業所佔據。
但另外一面,這又是一片寶藏。中國郵政業務量70年增長超7700倍,包裹量超美、日、歐等總和。業內人士直言,未來5年,中國快遞行業預計將有30%左右的年增長率。
近年來,物流行業的集中度越來越高。小規模快遞公司走向合併,行業巨頭在資本的助力下競爭力不斷提高,並通過收購的手段兼併小公司。艾瑞諮詢報告顯示,大型快遞企業間的強強聯合或者相關戰略投資,快遞企業之間的併購重組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推動行業向更為集中、資源更為整合的方向發展。
從2016年以來,申通、圓通、中通、韻達、順豐、百世等快遞企業相繼上市,隨著國內快遞巨頭走上資本市場,行業整合趨勢明顯。
一級市場在物流行業也所獲頗豐。
融中財經整理發現,在過去幾年中,最偏愛物流行業的GP機構以騰訊投資為首,其次為紅杉、毅達、高瓴、淡馬錫、經緯中國、鐘鼎創投、華平投資、紀源資本、IDG資本等。
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頻繁下注物流行業的機構,大多是實力強悍、資產管理規模大的機構。而且在投資金額上,也都以億為單位,“豪氣十足”。
以騰訊投資為例,根據IT桔子數據顯示,在過去幾年中,騰訊投資先後下注了G7匯通天下、滿幫集團、京東物流、永輝雲創、貨車幫、快狗打車等物流企業。
再如紅杉資本,近年來投資了蜀海供應鏈、運去哪、拉拉快送、貨拉拉、跨越速運、滿幫集團、中通快遞、京東物流等。
再看高瓴資本,先後投資了蜀海供應鏈、啦啦快送、滿幫集團、京東物流、中通、德邦快遞、普洛斯GLP等。
三家均投資的滿幫集團和京東物流可謂是近幾年來融資金額之最的物流企業。滿幫集團上市前F輪融資金額達 19億美元。京東物流的A輪融資也高達25億美元。
2017年普洛斯併購一案上,中財團(厚朴投資佔股21.3%、萬科集團佔股21.4%、高瓴資本佔股21.2%、中銀集團投資有限公司佔股15%、普洛斯管理層佔股21.2%)出手收購價格更是天價,高達160億新元(約790億元)。
物流行業由於需要倉儲、冷鏈等支出,無疑是需要機構重倉的。對於一些小基金而言,恐怕是有緣無分。
在重倉物流的機構中,普洛斯(GLP)是較為特殊的一個。普洛斯GLP是一家現代物流設施提供商。物流地產市場可以用“一家獨大,百家爭鳴”來概括,曾有人評價:“得普洛斯者,得物流天下。”
普洛斯在中國物流地產業的市場份額超過第二名到第十名的總和,牢牢佔據了一線城市核心交通樞紐區域,向亞馬遜、京東、菜鳥等電商提供高標準倉庫。
而在投資方面,普洛斯戰略投資階段佔比接近30%。
普洛斯中國區首席戰略官、隱山資本董事長及管理合夥人東方浩最近表示,疫情推動了全社會數據化、信息化進程加速發展。同時,也更加看到了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性。他看來,物流行業升級空間較大,而數據化的閉環將決定未來發展的方向。
物流+智能 物流供應鏈受熱捧
“物流看上去傳統,但黑科技含量非常高。目前行業盈利主要來自於物流運輸網絡效應、一級中心倉跟二級倉的基礎設施改造帶來的效率提升,這對物流管理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過去行業靠模式創新、精細化管理提升效率,如今一定要靠科技來賦能。”毅達資本合夥人朱愛民在此前的採訪中表示。
智能化對物流行業而言,意味著更高的效率,和更低的成本。
在對物流大行業的投資上,各家機構的選擇也並不相同。比如鐘鼎創投,更偏愛物流供應鏈。 鐘鼎創投總裁嚴力看來,互聯網已經進入到下半場,接下來是信息流和具體產業結合的時代,其核心就是物流供應鏈。
他直言,物流供應鏈不僅僅是一個行業,更是一種能力,基本上所有的企業都會需要。對於某個企業來說,如果物流供應鏈能力是它的盈利基本點,是他的核心能力之一,即使它表面看起來是個電商或者O2O企業,都可能是鐘鼎關注和投資的對象。
在佈局智慧物流的邏輯上,朱愛民表示:“以電商為代表的新零售,給物流帶來巨大的增量市場,物流活動滲透在生產、流通、消費各個環節;從存量看,新技術的應用從成本、效率等多方面改善了物流運營和服務水平,並催生眾多創業和投資機會。”
在物流行業,華平投資也是所獲頗豐。
華平投資中國執行董事張磊將物流行業的發展分為幾個階段。他表示,2012年的時候,華平曾考慮過從電商方面入手,經過調研發現,物流是電商平臺的一個落腳點。華平也因此將邏輯轉變為“隔山打牛”。
華平將物流方面的投資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是倉儲,而另外一方面則是無人駕駛。“物流與AI如果能夠這樣結合,即是相對務實的創業與投資。”
疫情之下,暴露出物流行業長久以來利潤水平低、經營粗放等問題。後疫情時代,對物流行業的要求更高,智能化、無接觸等需求,也將引發從業者數字化轉型的思考。
而在投資方面,物流行業生態內的智能倉儲、無人貨運或將迎來新一輪的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