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三座大山,簽約只有半年,李鐵正式掛帥中國國家隊


李鐵昨天已經正式出任中國國家隊主帥,並公佈了其徵召的大名單,僅僅半年的簽約也能看出足協現在對李鐵保持謹慎信任,不過目前來說李鐵在成績方面的壓力並不大,通過四十強賽的考驗看起來並不算大,雖然裡皮都栽了跟頭但是出線的難度仍然沒有太大壓力。反而,李鐵面對的國家隊建設和與足協和各俱樂部之間的配合成為更大的問題,本文將舉出當前李鐵急需解決的三個最重要問題。


前有三座大山,簽約只有半年,李鐵正式掛帥中國國家隊


難題一:以什麼班底打造國足的體系

兩個選擇,一是繼續沿著恆大體系做,另一個是按照自己的嫡系部隊重建。

過去幾年由於裡皮在位,恆大眾多國腳又在當打之年,所以國家隊始終的班底是廣州恆大隊,如何理解“班底”二字,主要是看中軸線上的搭配。核心球員是由門將、中衛以及後腰組成的中後場中軸線,這個搭配是為了能夠使最重要的幾個位置能夠相互有默契。國家隊在曾誠把守球門期間,實際上戰績還是不錯的,尤其是裡皮帶隊2018年世界盃十二強賽後期幾場還是打出了自己的東西。而自從亞洲盃之後,為何成績就有所下降,也與更換門將有關。坦率的說,顏駿凌的能力毋庸置疑,水平也是目前國家隊最強的,但是與中後場中軸線上的默契度實在太低了。所以自從更換了顏駿凌為主力門將,相應的也一直在找尋適合的中衛組合。

最極端的例子出現在四十強賽對陣敘利亞的比賽中,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最終打進烏龍球的張琳芃身上。但是當你仔細看張琳芃打進烏龍球之後的鏡頭,你會發現張琳芃一直在對隊友說“喊我一聲啊”。對陣敘利亞的比賽中後場的核心是:上港門將、 恆大邊衛客串中衛、申花中衛和國安後腰,這個中後場的組合可能是當時從能力和狀態上最應該選的幾個人,但這幾個人之間的默契程度實在很難令人滿意,出現失誤或者烏龍球自然是可以理解的。

以中國球員目前的能力,還做不到短期集訓後相互就能達成默契,球員的比賽習慣主要在聯賽中養成,換隊友就是最大的風險,此時最好能夠保留一個相對穩定的組合,這樣可以保全中後場不出現低級失誤,穩定後場也才有可能在前場有所作為。

以目前的情況,大約有兩種可能性做為選擇。一是力挺門將劉殿座,然後以恆大中衛張琳芃、梅方、高準翼、劉奕鳴等為中衛首選,後腰配一個黃博文、王上源(原恆大隊)或者徐新,這樣中後場比較完善,不過這個方案目前有多位球員不在李鐵的名單中,恐怕李鐵未想好以恆大作為班底的可行性。第二種是上港的中後場,門將顏駿凌,中衛用石柯和賀慣的組合,後腰用蔡慧康,此次李鐵徵召了蔡慧康,但是沒有上港的後衛入選,這個方案可行性似乎也沒有那麼強。以李鐵的性格,目前四個武漢球員入選,包括一名門將,這是情分,最終很難讓董春雨去真正挑大樑,所以以武漢卓爾為班底的中後場暫時不作為考慮方案。


前有三座大山,簽約只有半年,李鐵正式掛帥中國國家隊


難題二:與足協和俱樂部之間保持什麼關係

斯帥已經離開了廣州富力,他再也不需要吐槽中國國家隊的“ABC隊傻傻分不清楚了”。但是,當中國國家隊的主教練不是裡皮的時候,似乎俱樂部的不同聲音就會出現,教練在江湖中的地位深刻影響現任教練做出的決定。過去幾年,雖然“國家隊被恆大控制”是一句結結實實的玩笑話,但是國家隊確實長期需要與俱樂部之間產生連接。李鐵此刻的選擇是要不要讓國家隊與俱樂部割裂,或者繼續深度與某個俱樂部產生連接關係。

這個“連接關係”聽上去會讓人覺得不舒服,可能刺激到了球迷敏感的神經,比如刺激到了大家對於比賽公平性的質疑。但是“連接關係”似乎非常重要,這應該看做是一場戰略協同,對於水平較低的中國足球,這個戰略協同也是非常必要的。千萬不要低估“俱樂部幫助國家隊培養團隊”的價值。只是,要注意這個價值的副作用。在中國,萬事看圈子,國家隊隊內文化不可能沒有文化,只能是選擇一種文化並打造起來,否則關鍵時刻靠不住。

從本次李鐵公佈的名單來看,李鐵做出了第一個選擇,就是拿掉鄭智。鄭智比李鐵僅僅年輕幾歲,過去是裡皮用來穩定更衣室的球員,現在在少帥面前,這個角色已經完全不需要了。李鐵更希望自己充當球隊教練兼帶頭大哥的角色,隊內再找一個副手。目前,隊內的第二大哥感覺上是于大寶,李鐵本人曾任職華夏幸福、武漢卓爾和廣州恆大,裡面有些球員都可以控制,于大寶待過北京國安和大連阿爾濱,也算是老熟人比較多,兩人聯合起來更衣室相對不會出亂子。

與俱樂部之間的關係,李鐵只能最大限度照顧武漢卓爾的情緒,但是最終選擇恐怕還是恆大和上港。這裡有一個關鍵問題,也是影響少帥前途的複雜問題,就是當下足協主席是上港派系,而足協之前的贊助方是恆大派系,如今必須在其中做出必要的選擇,以防止未來產生不穩定因素。如果非要給李鐵一個建議,我建議是選擇與上港進行戰略協同。如今邊緣國腳買提江也轉會到了上港,看上去未來還是有可能在上港打造協同部隊的。從一個新教練的角度,打破過去圍繞恆大的文化建設思路,也算是李鐵的一個改變的舉措。


前有三座大山,簽約只有半年,李鐵正式掛帥中國國家隊


難題三:確定國家隊未來的打法定位

老實說,李鐵的東亞杯打得一般,沒有意外也沒有驚喜,重要問題是李鐵還沒有給國家隊準確的打法定位。確定不了主要來自於三個方面的未知因素,這三件事都會影響李鐵的長遠規劃,也會讓足協只給李鐵半年的考察期。

一是歸化球員的出場問題不確定,除了艾克森、高拉特以外,其他球員的歸化,尤其是那些非血緣歸化球員的未來有點不確定,和目前政策口風有關,如不確認確實很難做定論。而且每一個歸化球員的入圍,都是根本上影響國足的打法和實力,自然不確定歸化球員未來的政策就很難確定如何定位自己。

二是四十強賽與未來十二強賽的目標矛盾。四十強賽說白了後面即使再輸一次敘利亞也無妨,關鍵一戰是對菲律賓,只要贏下那些比較弱的球隊,多進球就行。但是進入十二強賽之後,國足面對的對手個個都是敘利亞以上的,而且不能帶著虐菜的心態打。所以比賽任務方面,遠近實在不同,會給李鐵帶來短期內很大的矛盾。

三是教練團隊如何配合不確定,這也影響打法和體系建設。目前李鐵不僅僅是拿卓爾團隊過來做國家隊教練團,足協也給李鐵補充了人才,加在一起是12個人的大團隊,這個團隊能如何配合也是不確定的,同樣影響球隊的打法和建設。


前有三座大山,簽約只有半年,李鐵正式掛帥中國國家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