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協人士解釋U23踢中乙:不是拍腦袋出來的。真正實現漲球。你對此事有何看法?

體育任意球


另外,有部分俱樂部已經收到了足協徵召球員的文件,並表示會支持這一決定,畢竟國青球員能在俱樂部踢上球的鳳毛麟角,現在足協出面解決這些球員的實戰和訓練,俱樂部做個順水人情,何樂而不為?

在去年11月份亞青預賽結束後,國青無緣亞青賽決賽圈,就地解散後,這批實力算不上出眾的年輕球員,在未來兩三年內面臨著無球可踢的局面,除了球員個人無法進步外,也很可能造成國足人才梯隊的“斷檔”。

為此,國青主教練成耀東就向足協建議讓國青踢中乙,並得到了足協的認可,並開始了運作,而這次“國青踢中乙”,應該也是經過多方權衡後才決定的。

總所周知,國內的青訓水平低,一直未能穩定的為各級國家隊輸送人才。這裡面,除了球員基本素質、訓練水準、基礎設施等因素外,缺少實戰也是一方面。足協為了增加年輕球員的實戰機會也算“操碎了心”,聯賽中的“U23”政策,就是一個不得已的措施。

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在成績的壓力下,很多球隊對U23球員的使用,完全是走過場,讓足協鍛鍊年輕球員的想法完全落空,除了少數優秀球員之外,絕大部分的U23球員根本踢不上球。

在世界上,讓預備隊、年輕球員組隊踢低級別的聯賽,並不罕見,實戰的演練,能讓年輕球員獲得更多的鍛鍊,也更有利於成長。當然,是在不影響整個聯賽公平、合理運作的前提下。

所以,這一次“國青踢中乙”,應該也是一個不錯的嘗試,只是別又一次“好心辦壞事”就行了。


掩耳不盜鈴


其實這個問題就是撿好聽的說,確實不是拍腦門想出來的,實際上是被現實所逼。中乙聯賽盲目擴軍後,不少俱樂部都是趕鴨子上架。要基地沒有,要梯隊也沒有。在得不到當地政府的支持,同時在自身造血機能為零的情況下,從2017賽季開始以來就有了這樣的現象,不會降級。例如,大家可能不知道有一隻球隊名叫“內蒙古草上飛”,他們幾乎每年都要降級,可總是能夠涉險保級成功,為啥呢?因為中冠俱樂部有意願上中乙的俱樂部有限,同時因為退出的球隊多,因此他們就總能回來。2020年對於中國足球是艱難的一年,對於中國足球的底層聯賽則更難。

大家想一想有多少中乙俱樂部退出了——吉林百嘉、延邊北國、南京沙葉、福建天信、深圳鵬城、保定容大、大連千兆、浙江義烏商城(寧夏還因為沒交上工資確認表退出),他們都直接宣佈退出了,這意味著32支聯賽級別的中乙聯賽,根本就沒法維持原來的規模,你說怎麼辦?現在的局面是,上賽季中乙降級的球隊全都留下,還需要中冠所有上交了工資確認表的俱樂部都能參加中乙,才能保證聯賽有32傢俱樂部。退出超過了1/4的球隊,你說中乙不讓中超俱樂部的U23打,你說怎麼辦?對了,還有國家青年隊也參加中乙聯賽。中乙是中國足協自己組織的聯賽,怎麼安排球隊都可以。中乙聯賽可能要比中超預備隊聯賽好一些,競爭要激烈一些。不過,有一點是問題——是不是所有中超、中甲的預備隊都參加。如果都參加,這樣中乙聯賽的賽程怎麼安排?這都是難題。還好,因為新冠疫情,聯賽停滯,中國足協也有更多的時間來研究。

據說,現在中超俱樂部的U23球隊有兩個選擇,一個是參加U23聯賽,第二是參加中乙聯賽。


球哄哄


拿u23 綁架俱樂部,擾亂聯賽本身就行違背足球規律的行徑!足協應該全面退出職業聯賽管理,只提供業務指導和技術支持(如果有能力有技術的話);足協應把精力集中在足球運動推廣普及、青少年訓練培養和辦好各個年齡段全國、區域聯賽(非職業)上,別哪有利益往哪上,當心自取其辱、身陷囫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