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縱慾自己,禍神臨頭

大家都知道,有句演講說句“人最可怕的險惡,藏在自己的縱慾裡”,這話一點不假。民間也有俗話“色字頭上一把刀”,造成了人命殺割正是“色字”的真實寫照。


老子:縱慾自己,禍神臨頭

還有一句民間俗話“有錢能使鬼推磨”卻最終成了“有錢能使磨推鬼”的個案,屢見不鮮。

縱慾:就是放縱自己貪得無厭的私慾。不僅是女色之流,而且有更多的惡禍行為和不知羞恥的為之體現。

如:男女之間不守規境,為人為事不誠信,爭勝好強不講理......等等。這些行為縱慾下去就是自己福災來臨的開始。

有的人為什麼這樣縱慾自己,是自我道德倫理在自己心裡蕩能無存。被貪慾無厭,財迷心巧丟失了放向,是貪慾薰心所至。

這種人還沒意識到禍神已降臨在身,是等待時機懲罰。如:腫瘤一樣慢慢形成癌症細胞,再擴散全身,無法救治而死亡。縱慾自己,禍神臨頭,有著同樣的道理。

老子:縱慾自己,禍神臨頭

老子言:“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臭。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道德經》第十二章。

老子把五行(金,木,水,火,土)比喻繽紛絢麗的色彩。雖然不會使人眼晴瞎,但會使人眼花繚亂,鬼迷心亂,德性丟失全無。

古人發明“色”字非常有教育意義,以至民間行成俗話“色字頭上一把刀”,來說明好色的嚴重性。

如:《水滸傳》中人物,西門慶好色成癮,與有夫之婦勾搭成奸,結果被武松殺害,就是禍神臨頭的案例。

所以老子主張,“見素抱樸,少私寡慾”,就是做人保持住本來純樸,淳厚的德性,要減少私慾。

當然,減少私慾,不等於無私無慾,不是滅絕人性的所有慾望。而是在滿足人的基本需求之後,不要再有別的慾望。

一個人總是不滿足現狀,為了過得比別人特殊的好,就拼命追求財富來達到完美。也就有了欲無邊,放縱慾望,禍神也隨之降靈,演繹出一幕幕“人為財死,鳥為食亡”的人生悲劇。

為此,縱慾自己,形成了無限的追逐,貪婪中輸掉了一切,正是禍神臨頭的真實寫照,後悔莫及!


老子:縱慾自己,禍神臨頭

老子言:“禍莫大於不知足,昝莫大於欲得”《道德經》第四十六章。

“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道德經》第四十四章。

老子這一言論就是再次強調:人一旦不知足,個人主義慾望無限膨脹,定會招來更大的災禍。

過分地貪愛,收藏反而招來更大的喪失,道德淪喪。人就會淹沒在物質生活之中,從而失去了人自身價值,定走向社會反面自行滅亡。

如:清朝乾隆時期的和坤,就是一個貪得無度的典型代表。儘管一時的風度翩翩,可是換了個皇帝,就落得個抄家問斬的下場。

這樣的案例,自古到今,數不勝數,為什麼不接受教訓呢?就是因為過分的縱慾自己,以至到達自控不了狀態。只有一直走到黑,太迷於“有錢能使鬼推磨”,到最後就成了“有錢能使磨推鬼”把自己推進了鬼門間。

為此,人也應該效法天道的自然而然規律。要放空自己內心的汙濁,排除私慾雜念,迴歸人的自然本性。“不敢為天下先,故能成器長”,謙虛,退讓,居下才能成為眾人尊敬,信服,遵從之人。


老子:縱慾自己,禍神臨頭

再說:因為大的慾望,是從小是貪得無厭而形成的,所以為了不使得放縱自己,而沒有禍神臨頭。就得從平時不貪圖私慾做起,平時要有個好心態來應對人生。

佛曰:“淨心生淨土。”淨心的動力,就是要堅信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堅信意念,心態就會平和平常。行為就會按平和心態而動。

心態有邪念,心就有汙濁,則行為就會汙穢,行為汙穢,就會控制不了自己慾望,而導致禍神臨頭。

縱慾自己是人生最大的悲哀,人既然要有敬畏,更不可放縱。人有自我道德修養到社會上為人為事,一定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和愛戴。

如:做生意經營業務,就得講誠信,不要貪圖掙得更多而弄非作假。否則,顧客吃一次虧,不會再來吃你虧。也就沒有了回頭客,這樣就經營不下去虧本,這也是災禍降臨。

為此,如果不想枉來世上一遭,就不可以隨心所欲,放縱自己的無限慾望,一定會招來禍神臨頭,不可一世的下場。

老子:縱慾自己,禍神臨頭

總之,民間俗話“有錢能使鬼推磨”確實如此,但縱慾自己就成了“有錢能使磨推鬼”,競而反把自己推進了鬼門間而禍神臨頭!千真萬確!


分享到:


相關文章: